紅白事簡化,公權管理不宜過細

紅白事簡化,公權管理不宜過細

吳新偉|文

近日,在孔孟之鄉的山東鄒城石牆鎮張樓村的一場喜宴上,一桌就一大碗菜——燉排骨蘑菇。唯新娘孃家人可享受一桌10個菜的待遇,這10菜加起來也不超過200元。只吃一頓,吃完走人。

媒體報道說,復員軍人張鐵軍回鄉結婚,媳婦家沒要一分錢彩禮,夫妻三鞠躬就辦完了婚禮。這是張樓村引導村民移風易俗、紅白喜事從儉的一個典型場面。當天,鄒城市文明辦和石牆鎮政府給這對新人送來兩塊牌匾,“移風易俗優秀標兵”和“好媳婦”。

村支書說,以前村民辦婚事,嗩吶酒席必備。現在不用嗩吶改用大喇叭,不設彩虹門,不請婚慶公司,酒席採用一頓飯一碗菜的方式,控制鞭炮燃放,控制迎親車輛,一場紅事能給主家節省近三萬元。據稱目前該村八成村民簽訂了移風易俗承諾書,新事新辦。

國人喜歡攀比,紅白喜事奢靡之風興盛,令不少家庭債臺高築。提倡節儉確有必要,但也不能矯枉過正。婚慶乃人生大事,親友們歡聚一堂,吃頓好飯也在情理之中。

紅白事簡化,公權管理不宜過細

何況鄒城還是全國百強縣,民眾生活水準並非低下。這一桌一菜一頓,不合情理啊!並且,作為準基層政權的村委會憑什麼就替老百姓當家做主了?

張樓村還只是“引導”村民破舊立新,貴州凱里最近出臺的操辦酒席新規,就“霸道”了:復婚、再婚者不得辦酒。

凱里市委市政府日前印發通知,規定復婚、再婚不得操辦酒席,一事多辦、一事多地辦等情況也屬違規操辦酒席行為;除結婚酒、喪葬酒外的其它一切酒席一律視為違規酒席。

新潮推舊浪,河南欒川亦出新規:農村紅事每桌飯菜價格不超150元(縣直單位人員不得超過300元),白事一律實行每人一碗雜燴菜,不出桌。

用餐具體標準為:正席不超十菜兩湯,白酒紅酒一般每瓶控制在30元內,最高不超50元,每桌不超兩瓶;煙一般控制在每盒6元內,最高不超10元,每桌不超兩盒;大力提倡不用菸酒或少用菸酒。

宴請僅限於男女雙方親戚,最多不超20桌,黨員領導幹部置辦酒席數量嚴格按縣紀委文件執行。鄉親禮金最高不超100元,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隨禮最高不超200元。

從上述“規定”看,當地政府的手伸得太長,再來就接近褲襠了。法律規章不能解決道德範疇的事情,公權力也不能侵犯私權利的領空。

紅白喜事這類文化習俗,源遠流長,其中的移風易俗只能通過文明引導、道德宣揚去逐步改變,須依賴自治而非他治,靠強力約束、搞一刀切只會適得其反。

新嫁娘要穿花衣、燙個頭、抹香水,都不行了,那些屬於“資產階級”的瘟疫,人們避之不及。就在緊鄰鄒城的曲阜,安息了2400多年的孔夫子不安生了,萬世師表的墳塋被剷平,其後人亦被掘墓。

那場世界文明史上空前災難已成過去,渡盡劫波,重開新路。但值得人們警惕的是,招魂之風忽急忽徐,意欲穿越。踐行法治、廣開民主,是走向民富國強的通天正途。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