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費千萬跟巴菲特吃午餐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巴菲特午餐只是一場秀,人們拍賣巴菲特的午餐,就像粉絲對偶像的狂熱。

——吳曉波

花費千萬跟巴菲特吃午餐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作為股神,巴菲特公開拍賣自己的午餐當然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做慈善。“拍賣午餐”這個想法源於巴菲特的第一任妻子Susie,在她的引見下,巴菲特與格萊德基金會負責人達成了協議,將每年午餐拍賣所得都捐給基金會,用於為舊金山灣區流浪漢提供食品、醫療、住所等服務。開始時,巴菲特午餐的成交價並不高,只需要2.5萬美元,然而2003年開始,拍賣從線下拍賣轉為線上拍賣,參與競拍的人越來越多,價格也水漲船高。從2000年至今,巴菲特午餐籌到的善款總額已經超過了2600萬美元。

然而,同樣的午餐,卻帶來不一樣的命運。

2003年,一位投資者僅僅花了25萬美元就拍下了巴菲特午餐,這一數字也使得巴菲特午餐成了年複合增長率達到30%的一項“投資”。他就是以2007年賣空Bear Stearns和雷曼兄弟聞名業界的對沖基金巨頭、綠光資本創始人,人稱“華爾街金童”、“雷曼獵手”的David Einhorn。

花費千萬跟巴菲特吃午餐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但2013年以來他的投資虧損嚴重,2015年他投資的SunEdison、Consol Energy等均大幅下跌,他做空的亞馬遜、Netflix都接連大漲,綠光資本旗下主力基金鉅虧20.2%。今年第一季度綠光做多美光科技、做空特斯拉所帶來的收益幾乎無法抵消投資通用汽車並做空Netflix所帶來的虧損。堪稱這家對沖基金有史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個季度。

與他相比,另一位對沖基金經理Ted Weschler則幸運得多。他在2010年和2011年都參與了競拍,總共花了530萬美元取得了兩次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機會。2011年,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提任了當時50歲的Ted Weschler加入伯克希爾,並負責管理Oracle的股票。時至今日,Ted Weschler仍舊為巴菲特工作,並在負責監督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投資業務。

花費千萬跟巴菲特吃午餐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不止外國人對巴菲特午餐趨之若鶩,許多中國人也參與其中,迄今為止共有三位公開身份的中國人取得了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機會。

2006年,步步高創始人段永平花費62萬美元,獲得了跟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機會,成為第一個獲得該機會的華人。不僅他1美元/股抄底的網易股票如今已漲到228.56美元,其所遙控的OPPO、VIVO更是佔據了全球手機五強中的兩席。就連陪同段永平赴約的黃崢,也在後來創立電商平臺拼多多,取得了商業上的巨大成功。

花費千萬跟巴菲特吃午餐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2008年,被稱為“私募教父”的趙丹陽,以211.01萬美元的價格獲得了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資格。進餐期間他向股神推薦了港股物美商業(2015年退市)股票,而巴菲特不經意間的一句“會考慮”。推動該股票連續4個交易日大漲近24%。短短几天時間,趙丹陽狂賺了1680萬美元,而這頓飯,趙丹陽只花了211萬美元。但這件事也導致巴菲特從2009年開始改變了午餐規則,規定“不談個股、莫言股市”的午餐規則。

花費千萬跟巴菲特吃午餐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與這兩位相反的是天神娛樂董事長朱曄,2015年朱曄花費234.5678萬美元與巴菲特共進午餐。2017年該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1.01億元,同比增長85.17%;淨利潤10.20億元,同比增長86.50%;基本每股收益1.17元,同比增長75.38%。但今年5月9日,朱曄卻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被證監會調查,公司股票也一度停牌,至今跌幅達到30%。

花費千萬跟巴菲特吃午餐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同一頓午餐,不同的命運,巴菲特的午餐不等於投資秘籍,改變命運最終只能靠自己,而非一頓午飯。吳曉波曾說:“巴菲特午餐只是一場秀,人們拍賣巴菲特的午餐,就像粉絲對偶像的狂熱”。而與巴菲特近距離接觸之後,每個人所能獲得的也有所不同。有的人在巴菲特這裡深入地理解巴菲特的投資理念;有的人通過“不經意”的消息推動股價、賺取財富;有的人爭取到為巴菲特工作的機會;甚至還有人只是為了向巴菲特的投資智慧表達敬意。

花費千萬跟巴菲特吃午餐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花費天價獲取一頓午餐的機會,看起來是一種狂熱的非理性行為,但終究每個人在背後都有關於得失的考量。

喜歡本文的記得點擊頭像關注我哦!!!

有投資理財方面的疑問可私信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