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聽公園企業發展之路:昔日傣王後花園,今日版納新名片

曼聽公園是西雙版納最古老的公園,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在傣族歷史上曾經是封建領主召片領和土司們遊玩賞花之所。過去,由於基礎設施陳舊、服務設施不配套等問題,曼聽公園曾一度風采漸失。2006年,曼聽公園開始進行景區提升改造。現在的曼聽公園什麼樣?和今日君一起去看看。

曼聽公園企業發展之路:昔日傣王后花園,今日版納新名片

丨載歌載舞迎賓客

夕陽已經落到樹梢,曼聽公園門口人聲鼎沸,大家都在等待著一場視聽和文化的盛宴。6點半的鐘聲剛剛敲響,公園大門緩緩打開,熱烈的入園儀式開始了。

在門口迎接我們的是熱情的哈尼族姑娘,她們唱著清脆的山歌,輕輕地撞一下客人表示歡迎。進入園中,如水一般溫柔的傣家姑娘跳著傣族的傳統舞蹈,夾道歡迎每位遊客。來到公園內的民族團結廣場前,伴著最古老的傣族打擊樂,東南亞六國美女跳著迎賓舞向遊客致敬,佤族和哈尼族姑娘帶著遊客們跳起了竹竿舞。

曼聽公園企業發展之路:昔日傣王后花園,今日版納新名片

丨曼聽御花園入口

經過了載歌載舞的迎賓區,我們向公園深處走去。夕陽餘暉下,傣王室皇家寺院建築風格的傣王行宮、東南亞建築風格的城心塔與有蒲甘特色的御象咖啡廳交相輝映。

曼聽公園的前身是傣王御花園,至今已有1300多年曆史,是傣族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2015年10月,我們更名為‘曼聽御花園景區’後,主要從傣王室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三塊進行重點打造。”公園辦公室主任肖紫鵑介紹道,“我們曼聽公園現有員工439人,其中少數民族員工341人。公園內的人文景觀囊括了我們版納13個世居民族各自的特色。我們每晚的入園儀式就是想讓賓客們體會到版納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風土人情。”

曼聽公園企業發展之路:昔日傣王后花園,今日版納新名片

丨公園內的葉子花園

“公園內的建築風格也吸收了多種文化的精華。比如著名的總佛寺,它始建於公元615年,先後經歷了四次大的修建。在修建過程中,傣族人民逐漸吸收中原地區的建築特色,同時也受到東南亞地區佛寺建築文化的薰陶,所以總佛寺建築同時具有中原和東南亞建築的特色,又有鮮明的傣族建築藝術風格。”在肖紫鵑的解說和指引下,我們來到了我國南傳佛教文化的中心——西雙版納總佛寺。

曼聽公園企業發展之路:昔日傣王后花園,今日版納新名片

丨總佛寺

西雙版納與泰國清邁、緬甸景棟、老撾琅勃拉邦齊名,並稱為南傳佛教四大中心。西雙版納的南傳佛教佛寺、佛塔遍佈全州各地,形成了迥異於國內其他地方的濃郁地域特色。宗教信仰融於世俗生活的人文風情也讓無數遊客心馳神往。在曼聽公園人文景觀的打造中,宗教文化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放生亭、總佛寺是我們打造的佛教文化區。西雙版納總佛寺是中國與南亞東南亞南傳佛教交流的一個文化窗口。歷年泰國皇室御賜袈裟佈施代表團都會參訪總佛寺,贈送袈裟。在總佛寺一樓大殿內還有一尊純手工編制的竹佛,是一位緬甸的傣族長老與他的弟子們合力完成的。主殿前的貝葉棕是1993年泰國僧王參訪總佛寺時親手種植的,代表了中泰兩國的佛教情誼源遠流長。我們周圍的傣族村民都非常虔誠,有放生的習俗。每到初一十五,我們就讓他們免費進來。他們自己買了魚,到總佛寺請大佛爺開光,拿到我們的放生池裡放。”肖紫鵑邊說邊指給我們看放生亭岸邊正在虔誠許願,準備放生的幾位傣族阿媽。

曼聽公園企業發展之路:昔日傣王后花園,今日版納新名片

丨曼聽公園裡具東南亞風情的風雨橋

夜幕降臨,遊客們紛紛湧入曼聽公園的表演大廳,馬上要開始的是頗負盛名的“瀾滄江·湄公河”之夜歌舞演出,可容納2200人的大廳內已座無虛席。隨著大幕緩緩拉開,在美輪美奐的燈光和舞臺佈景中,觀眾們時而置身傣寨,看著美麗的傣族姑娘勞動嬉戲;時而置身布朗山,看著布朗族姑娘梳妝打扮;時而置身彝族寨子,看著彝家姑娘小夥約會定情。當演出到達高潮時,觀眾又跟著演員們走過了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越南,通過歌舞感受各國民俗風情。

曼聽公園企業發展之路:昔日傣王后花園,今日版納新名片

丨“瀾滄江·湄公河”之夜歌舞演出

“我們整臺歌舞晚會分三個篇章:《瀾滄江之歌》《迷人的傣鄉風情》《湄公河之韻》。晚會除了充分展示西雙版納州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外,還集合了湄公河流域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越南五國的特色歌舞。”說起晚會的構想,肖紫鵑打開了話匣子,“瀾滄江發源於我們中國西藏唐古拉山,流出我們景洪關累港後就叫湄公河了,流經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越南,一江連著六國

。瀾滄江·湄公河流域的國家山河同脈、民族同根、文化同源,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彼此有著密切的交往和深厚的友誼。多國毗鄰的區位優勢讓西雙版納的文化獨具特色——以傣族為主的西雙版納各民族人民創造、傳承的文化,是多元交融的文化。我們想為觀眾展現一個集民族風情、異國風光、現場互動於一體的充滿多元文化的西雙版納。”傳承西雙版納各民族傳統文化,兼收幷蓄東南亞各國民族文化精髓是曼聽公園發展的重要理念。

曼聽公園企業發展之路:昔日傣王后花園,今日版納新名片

丨周總理銅像

曼聽公園非常重視展示民族團結的歷史,宣傳民族團結的理念。肖紫鵑說:“自公園成立,我們一直秉持著促進民族團結的理念。在園區人文景觀的打造、歌舞節目的設計中,我們都融入了民族團結的思想。我們堅持抓少數民族人才培養工作。除了在招聘方面提高少數民族員工的比例外,還著重培養他們走上管理崗位。我們也非常注重民族團結宣傳工作,做了宣傳欄、小冊子,還由我們公園自己的團隊拍攝了一部民族團結宣傳片,每天晚上都在我們公園電子大屏上播放。每年,我們還會開展一次企業內部的民族團結表彰活動,表彰和獎勵積極推動民族團結進步的先進部門和個人。對周邊的民族村寨,我們企業也有許多幫扶措施,比如捐資助學、幫助解決就業等。”

曼聽公園企業發展之路:昔日傣王后花園,今日版納新名片

丨曼聽公園白塔

以“打造多元文化景觀、促進民族團結”為經營理念,曼聽獲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2016年,曼聽被評定為“西雙版納民族團結創建示範州七進企業”;2017年,曼聽又被中央精神文明委員會評為“全國文明單位”。幾年來,曼聽公園的接待遊客量也在不斷提高,2017年全年已達110萬人,接待收入達6000餘萬元。

曼聽公園企業發展之路:昔日傣王后花園,今日版納新名片

一個景區,囊括了版納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地緣文化、宗教文化;一場演出,展示了版納各民族間團結互助的手足情。曼聽公園已逐漸成為海內外遊客瞭解西雙版納多元文化的平臺,成為了一張西雙版納精雕細琢的名片。

曼聽公園企業發展之路:昔日傣王后花園,今日版納新名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