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數據背後隱藏著多少股民的血淚,還有更多“意想不到”等著我們

一數據背後隱藏著多少股民的血淚,還有更多“意想不到”等著我們

一週的市場又結束了,週五收市的大陰線讓很多投資者一週積累的好心情又消失了。正逢高考,很多老股民的子女也正在加油,朋友圈中看到一些股民寫到,無論子女未來會有怎樣的發展,都不希望他再進中國股市,言下那一把把的辛酸淚依稀可見。

去年在我的評論中出現最多的一句話是“改變從今開始”,很多投資者認為這句話反映的是對價值投資到來的預言,我們確實說過“2017年是價值投資的元年”,但從改變來看,如果說價值投資是A股國際化進程中被陽光照耀的地方,那麼2018年我們見到的更多是A股國際化進程中的很多陰暗的角落。

本週錄製《財經風味》的節目,主題是“A股烏鴉再難見鳳凰”,在翻閱數據時看到一組數據讓我咋舌。當下兩市總市值在50億元以下的公司竟然已經高達1500餘家,接近兩市的一半,這一數據背後隱藏著多少投資者的血淚,又意味著什麼,引發我們的深思。

A股27年的歷史,“炒小、炒差、炒概念”是老股民盈利的秘訣,是投機者的必然,是賭徒們的首選,什麼是小,就是市值小、股本小、波動大、彈性大,簡單講就是容易投機、容易重組、容易講故事。以前有很多老股民告訴我,在A股只要買最便宜的,市值最小的,拿著就行了,跌也不用怕,一輪牛市保證翻幾番。時至今日,1500家小的,未來或許有2000家,“怎麼炒、怎麼選、那隻會重組”,真是變天了。那些“倚老賣老”的經驗不值錢了,甚至變成了坑人的教訓,這裡面恐怕有很多根本的原因。

一方面,獨角獸、CDR的迴歸使得殼資源股被優質資產重組的概率變小,雖然註冊制還沒有實行,但必須承認大量公司的上市大幅稀釋了殼資源股的價值,上市不再那麼難,那麼殼的價值必然會大幅打折。目前兩市最小市值已經來到13億元,未來或許會更低,這是老股民以前不曾見過的;

另一方面,退市開始啟動了,5月有三家終止上市、兩家暫停上市,未來會更多、更嚴,我們相信以後每年的5月都會有兩位數的企業由於退市新規而一次性終止上市、暫停上市。監管層一邊提高重組門檻,一邊逼著退市進行,A股喊了多年的優勝劣汰、寬進嚴出,恐怕已經開始了,這也是國際化的標準。很多人說這是好事,但如果真的退到了自己的頭上,恐怕就叫不出好了吧,當然我們希望後續的集體訴訟機制、集體賠償機制能儘快推出,“總不能上市時風光無限,等掏光了股民的錢拍拍屁股啥都不留下吧”;

最後,是更多國際資金的抱團效應。未來隨著國際化的進程,機構投資者的佔比越來越高,大資金求的是穩、是確定性,什麼是確定性,首先是公司不能沒了、其次是主營要穩定、最後是價格價值的匹配,因此龍頭溢價、藍籌抱團漸漸成為必然,全球發達市場皆如此。雖然他們也會有崩盤,也會有股災,但你發現一旦市場好了,還是那個樣,幾百家機構買來賣去就那幾百家公司,資源配置的核心就是二八原則,只有20%的企業能夠受到長期資金的關注,剩下的則無人問津。

國際化,一個多麼高大尚的名詞,在A股國際化的這兩年來,很多投資者見識了外來的機構們怎麼做價值、怎麼抱團做趨勢,卻很少發現越來越多綿綿陰跌的個股,他們無聲無息的不斷創著新低,也毀滅著曾經的財富。

去年某時,我問過很多投資朋友一個值得深思問題“未來五年、十年甚至更長,A股還有沒有全面性的牛市,還會不會有雞犬升天的那一天”,很多人說會有,有些人說沒有。其實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時間會告訴你最終的答案,但當下的選擇將會決定你當下的操作並伴隨你走過接下來的五年、十年。希望所有投資者好好的想想這個問題。

至於六月的市場,我們之前已經說了,難熬的流動性,潮水在退去,CDR的消息更消磨著投資者的意志,耐心、堅定關注持有那些有價值的品種,在六月下旬或許是有一個彎腰撿貝殼的時候吧。(邊風煒,國泰君安上海研究總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