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困難戶”的女兒秒變“社交達人”,我做了這幾件事

點擊上方 藍字 ▲ 關注訂閱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交友困難戶”的女兒秒變“社交達人”,我做了這幾件事

“交友困難戶”的女兒秒變“社交達人”,我做了這幾件事

我家老二,一個快六歲的女孩,性格開朗活潑。平時在外面見到外人都很健談。可是這學期回到家裡,經常在我面前唸叨:“媽媽,我沒有朋友,幼兒園沒有人跟我做好朋友,誰誰誰都不跟她玩。”我再問她:“為什麼小朋友不跟你玩呢?”她又支支吾吾回答不出來。

放學後下樓到小區玩的時候,我特意開始觀察。我發現小區滑滑梯附近確實有幾個她的同班同學,三四個聚在一起,有時候邊走邊聊,有時候又一起追逐打鬧玩。

女兒總是緊跟在最後面,就這樣默默的跟著,有時候想追趕上去或者加入遊戲。

不一會兒,就灰頭灰臉地跑過來對我說:“媽媽,她們都不跟我玩,她們不跟我做朋友。”我看著她覺得她好可憐,好心疼,但是又不知道如何幫她。

有一次,我甚至拉著她去到小夥伴旁邊輕聲地說:“書涵,你好!馨月特別想加入你們的遊戲,你們可以讓她一起玩嗎?”“可以呀,她是怪獸,來抓我們啊!”

說完一支溜就跑了,我和女兒傻傻地愣在那兒,頓時我覺得自己好尷尬,做法好失敗!於是我只好拉著女兒去別處玩耍。

就這個問題非常困擾我和爸爸,我們覺得女兒好可憐,我們甚至開始擔憂她今年上小學會不會適應小學生活,會不會也交不到朋友?

“交友困難戶”的女兒秒變“社交達人”,我做了這幾件事

上週末參加《匯愛家感育》二模複訓,於是在課堂我尋求譚老師的幫助。老師在課堂答疑中給了我幾點指引,接下來我在以下幾方面開始做調整。

1

“交友困難戶”的女兒秒變“社交達人”,我做了這幾件事

第一:這個年齡階段的小孩子特別喜歡和擅長編造故事,引起大人的關注。而恰恰作為父母,我們總是情不自禁地喜歡帶著成人的世界走入孩子的世界,想象她每天的學校生活有多糟糕,她每天是如何的難過、失落和自卑。因此,處理這件事情首要需要做的就是先跟我的女兒核准她在這件事情上內心深處真實的感受。

於是我特意選擇了一個晚餐時間決定跟她好好聊聊。因為在我們家就餐期間是全家人是最放鬆和最開心的時候。

“交友困難戶”的女兒秒變“社交達人”,我做了這幾件事

我親切地問女兒:“小龍珠寶貝,你總是跟媽媽說,在幼兒園裡沒有好朋友,沒有人跟你玩,其實這件事到底會不會讓你很難過、很傷心!”

寶貝馬上回答:“不會啊,你看我都沒哭?反正他們也不是我的好朋友,而且我還有曦曦(我家老三)和哥哥呀!“

這時我深刻的意識到原來我和老公的擔憂都是自己一廂情願的假象,假想她有多慘、多難過!其實對於女兒來說,她的感受是自己容許和已經接納這樣與朋友相處的關係。

2

“交友困難戶”的女兒秒變“社交達人”,我做了這幾件事

第二:瞭解女兒現在在幼兒園每天和小朋友相處的情況,從而去核準女兒在學校到底有沒有朋友?

接著我又開始問她。

媽媽:“你們幼兒園有好多很棒的自由活動區,那你今天在幼兒園裡自由活動時間,有沒有小朋友和你一起做遊戲呢?”

女兒:“嗯,讓我想想,有啊,我和紹赫在幼兒園裡打牌,比大小的,誰大誰就贏。”

媽媽:“喔!那就是在幼兒園裡有小朋友和你一起玩呀!那媽媽再問你,昨天呢?昨天你在學校裡還有沒有其他的小朋友又跟你做其他的遊戲呢?”

女兒:”昨天?哦,昨天我不記得!沒有沒有。”

(小孩的思維很跳躍,一會兒她又說:“昨天優優、書涵還有諾諾,他們一起玩,總是不跟我玩”。)

媽媽:“她們在玩遊戲的時候你在幹嘛呢?”

女兒:“哦,我在畫畫,我在認真畫畫呀!

媽媽: “我說對呀,那就不是像你說的那樣,她們不跟你玩呢,而是因為你在非常認真的做一件事情,在那個時候你覺得畫畫更重要,所以你沒有加入他們的遊戲,所以並不是她們不跟你玩嘍!”

女兒: “對呀!”

“交友困難戶”的女兒秒變“社交達人”,我做了這幾件事

3

“交友困難戶”的女兒秒變“社交達人”,我做了這幾件事

第三:瞭解女兒對“朋友”和“好朋友”這兩個稱呼的理解並用她易懂的語言描述“朋友”和“好朋友”。

媽媽:“媽媽想問一下你,你所理解的好朋友是什麼意思?什麼叫做好朋友呢?

女兒:“好朋友?好朋友就是經常來我家玩,在就是好朋友。“

女兒:”有啊!”於是她說了三四個小朋友的名字。

接下來我很認真的告訴她:“寶貝,媽媽告訴你啊,什麼叫做朋友?什麼才是好朋友?朋友呢?就是在學校裡跟你一起做過遊戲的同學,比如說今天誰誰和你一起玩,明天誰誰和你一起玩,每天一起玩的同學可能都不一樣,但是呢?他們都願意和你一起玩遊戲,那這些都是你的朋友。所以,你在幼兒園是有朋友的。”

“那什麼是好朋友呢?媽媽告訴你,比如像哥哥和樂樂哥哥一樣,他們從小一起長大,兩個人總是在一起,一起下樓玩,一起邊看邊討論一部動畫片,一部電影,他們在一起玩玩具。他們總是在一起做一些倆人都特別喜歡的事情。所以,樂樂就是哥哥的好朋友。那現在你身邊可能你還沒有找到一個非常好的好朋友,對嗎?

“交友困難戶”的女兒秒變“社交達人”,我做了這幾件事

4

“交友困難戶”的女兒秒變“社交達人”,我做了這幾件事

第四:接下來我以開放式提問引導她自己思考如何才能交到更多的朋友甚至是好朋友。並幫助她對自己的策略進行思路整理和有條理的輸出。

媽媽:“媽媽問你,你有沒有想過怎樣才能交到好朋友呢?”

女兒:“嗯!讓我想一想。”

女兒抬頭看著天花板,很認真地想一會兒。然後開始準備回答。

我立即開口: 好的,你慢慢說,我們來幫你記錄一下。

女兒: 1)我覺得我可以經常去一個小朋友家,經常去經常去,我就可以和她成為好朋友啦!

女兒2)就是我可以送她們玩具。 我送給她玩具,她就會給我做朋友了。喔,對啦!媽媽,你可不可以給我再買一本和家裡一樣的《甜蜜魔法公主》?

媽媽:你不是有一本嗎?

女兒:是啊,可是我前幾天在幼兒園裡把給送諾諾啦!因為她說自己很喜歡這本書,如果送給她,就跟我做朋友,我就送給她了。

那你再給我買一本好嗎?

媽媽:當然可以!

女兒:3)我還可以在幼兒園經常去找她玩,這樣子她也可以跟我做好朋友啊!

媽媽:哇,媽媽覺得你真的好棒啊!我超會交朋友啊!我幼兒園的時候可沒有像你這麼聰明,有這麼多辦法。

“交友困難戶”的女兒秒變“社交達人”,我做了這幾件事

“交友困難戶”的女兒秒變“社交達人”,我做了這幾件事

聊到這兒,我突然想到了前兩天在小區發生了一件事情。

這天放學,我和女兒放學去港貨店,她給自己挑選了一個喜歡的零食,然後我們去到滑滑梯玩。

隔了一會兒,她跑了過來,帶著一個同班同學跑到我跟前:“媽媽,剛才我買的零食在哪裡?我要給悠悠吃。”

小女孩眼巴巴的,好期待的樣子盯著我的小挎包。我立馬拿出了零食給她,她很開心地把零食倒出來分享給她的朋友,接著又對我說:“媽媽我可以把零食帶走嗎?”我立馬答應:“當然沒問題!去玩吧!”

於是她把零食放進了褲口,特別得意地跳著和小朋友走開了,然後在遠處一邊吃著一邊聊天玩。

又隔了一會兒,兒子放學回來。來到小區滑滑梯處找我們,女兒看到了,拉著她的小夥伴們跑來找哥哥:“哥哥你可以做小偷嗎?我們來做警察抓你,我們玩抓人的遊戲。”哥哥聽了一口答應:“可以!”,於是她又找來了兩三個小朋友,開始在小區裡圍著哥哥滿場跑,玩的好開心呢。

回想到這一幕,我不禁自己笑了。整個人都已經完全放鬆下來,沒有焦慮、沒有擔憂。

原來女兒這麼棒,原來我所有的擔心都是多餘的,她一直有著自己的思考,她一直都有著自己的方法去選擇和決定交自己喜歡的朋友。並找到屬於她自己喜歡的快樂。

我笑著對女兒說:“小龍珠,媽媽覺得你好棒啊,你有這麼多方法可以交朋友,你很會交朋友。媽媽相信以後你會好多朋友。”

第二天送女兒上學,走到幼兒園門口,我給她緊緊的一個擁抱:“寶貝,記住媽媽跟你說的,你是獨一無二的,你是最棒的!(前幾天剛剛和女兒一起閱讀了繪本《獨一無二》)今天在幼兒園裡,媽媽希望你又能交到更多的朋友。女兒羞澀的笑了笑,開心的道別再見,走進了幼兒園。

此時此刻,我心裡感到特別溫暖和踏實。

是啊!作為家長我們總會不由自主地帶著成人的世界走入孩子的世界。

在孩子出現任何狀況的時候,我們看到的僅僅停留於孩子們所呈現出來的表象,而沒有看到背後真正的原因。

當我們靜下心來開始瞭解他們,用心發現,那麼所有的焦慮就會開始放下,從而我們便能變得從容、淡定、有智慧。

李卉,三個孩子的媽媽,兒子11歲,兩個女兒分別是6歲和1歲10個月,曾就職世界500強外企擔任銷售工作,目前是熱愛家庭、熱愛生活、超級有個人魅力和價值的全職媽媽。喜歡研究和為孩子們製作各種美食,重視孩子教育,學習匯愛家《感育家長力》,是匯愛家感育理念的踐行者和分享者。 
“交友困難戶”的女兒秒變“社交達人”,我做了這幾件事

感育,就在你身邊

“交友困難戶”的女兒秒變“社交達人”,我做了這幾件事

匯愛家:家庭感育的創造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