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焦慮母親的改變∣爸媽成長記(值得借鑑)

藍色字

讓我們一起感育”做更好的

一位焦慮母親的改變∣爸媽成長記(值得借鑑)

一位焦慮母親的改變來自匯愛家感育EPA

匯愛家短評

母愛會讓一個生活在自己慣性中的成年人開始願意反省,願意笨拙地用自己不習慣的方式來對待周圍的人和事,在遇到阻礙時,痛苦時,原來的本能又開始試圖控制我們時,願意捂著自己的傷痛站起來再一次嘗試。

文 |李鳳

最近朋友圈流行一個段子,大至意思就是自從孩子爸爸每晚花200元請媽媽給兒子輔導作業,媽媽的思想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覺得輔導的不是自己的兒子了,是別人家的,態度要好,要有耐心,不能像以前那樣,情緒不高,生無可戀,雙手叉腰獅吼,氣急揚手就打,動不動就跑孩子爸那裡要求罷工。總結就是:花錢請人給娃輔導作業,換來家庭寧靜和諧。緊跟著圈裡各種夫妻間互相調侃,彼此開出的價格也是一個比一個高。看到這裡我們能夠感受到父母對孩子讀書這件事莫名的壓力和恐懼,可又是什麼原因導致我們這樣呢?

一位焦慮母親的改變∣爸媽成長記(值得借鑑)

回想兒子剛讀一二年級時,我也是像上面段子裡的母親一樣,天天晚上盯著兒子的作業,常常為一個計算錯了或者生字默寫錯誤而大發雷霆,字寫得不好看撕了重寫,最發瘋的一次我竟然把兒子衣服脫光了推到門外去,我已經不記得因為什麼我會如此發瘋,可兒子撕心裂肺的哭喊著向我認錯,求我開門的那一幕我依稀記得,想起就心痛不已。現在想來是無知讓我犯此大錯,兒子的哭喊讓我幡然醒悟,那時只有一個想法,我需要學習,我要改變這糟糕的局面,我要兒子健康成長,我要做個正常的媽媽。

後來陸續買了很多書回來學習,去上海參加國外兒童教育專家的培訓、去學校找老師溝通交流,印象最深刻的是兒子的數學老師葉老師對我說,天天媽媽,別看你說話聲音溫柔,可還是感覺到你嚴厲的態度。當時真是回家反醒了好幾天。可仍是在不斷提醒自己別對兒子發火接著下一分鐘又沒忍住的反覆狀態中迷茫……

直到有一天,我走進匯愛家線下《感育家長力》的課堂,聽匯愛家的馬麗俊老師講人的三腦工作原理、講尊重和自由、講如何和孩子溝通願景。

太多了。最讓我和兒子關係好轉的是我對他的愛的表達。無數次的在腦海裡回顧和思考怎麼做才能讓兒子感受到我對他的愛,才能讓他對我重拾信任----放鬆下來,一點一點地做:準備他喜歡的食物、帶他去玩他想玩兒的、把注意力放在他有進步的地方,反覆地聽匯愛家的音頻課程,早餐和睡覺時故意放著讓先生一起聽,讓他配合我,和我的教育思路同步。這兩年馬老師在南京的線下講座我幾乎沒有落下過,跟著老師和同學交流,回去再練習。直至今天,我和兒子彼此間已經非常信任,兒子在作文中會寫我和其他媽媽不一樣的地方,“他會寫我的媽媽非常溫柔,沒有獅子般的吼叫,會在我沒考好的時候和我一起分析錯在哪裡?會找類似的錯題給我練習。”他還會在逛超市時悄悄告訴我以前放學偷偷玩遊戲,一聽到我回來的腳步聲就趕緊藏起手機。他告訴我他要考建鄴區最好的中學……可以說我能回憶出很多生活中欣賞他的地方,當我們有成果時會和他一起慶祝分享喜悅。

● 愛讓我們彼此平靜,讓我開始思考到底要什麼樣的兒子,讓我們都開始給對方所期望的樣子。我和兒子都開始成長。

● 當年我希望擁有一個完美優秀的兒子,用自己都做不到的標準來要求一個小小個子心智剛剛開始發育的小男孩兒。

恐怕段子裡的父母大多和我都是一樣的心理。現在我希望兒子快樂,健康,獨立,樂觀先成人進而成才,兒子也正追著自己的夢想奔跑!寫下這些我多麼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父母能和我一樣幡然醒悟,還孩子自尊,自由,給到他們無盡的愛。深深的祝福每一個孩子和每一位父母!

馬麗俊老師點評:

其實生活中發生的一切比這篇文章要更加豐富和動人。這裡有一個母親對孩子深深的愛,這種愛會讓一個生活在自己慣性中的成年人開始願意反省,願意笨拙地用自己不習慣的方式來對待周圍的人和事,在遇到阻礙時,痛苦時,原來的本能又開始試圖控制我們時,願意捂著自己的傷痛站起來再一次嘗試。

這些都是文章短短的篇幅無法展示的,而我有幸認識李鳳,並且見證了這一切。說心裡話,換成是我,也不見得會比她做得更好。很多人不可思議:你不是老師嗎?老師都做不到最好?是的,生活面前人人平等,我雖然知道,雖然研究,到了實踐的時候,我也是新手,我也會無措,也會有情緒,可能不同的是,我訓練得夠多,我瞭解得更透徹,我更堅定而已。匯愛家的美好在於我們每一個參與進來的父母都在為這一套理論提供實踐檢驗,每一個成年人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長對孩子帶來的影響。在今天的這個案例中,那些文字之外的部分才是我想分享的。真誠地向匯愛家的父母們致敬。

-作者-

李鳳,南京某企業高管,一位十二歲男孩的媽媽。在養育孩子成長的路上,曾經是一個沒有安全感的母親,對孩子,對自己都特別的緊張。在匯愛家完成了《感育家長力》課程的學習後,成為一位樂觀的、熱愛家庭感育的媽媽,併成為感育理念的積極實踐者和熱情分享者。

·

一位焦慮母親的改變∣爸媽成長記(值得借鑑)

匯愛家:家庭感育的創造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