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孩子學習成績不佳,父母該怎麼辦?

12歲孩子學習成績不佳,父母該怎麼辦?

孩子12歲,學習成績差,常被老師批評。孩子恐懼老師,學習沒信心,被壞情緒困繞,我又沒更有效的辦法來扭轉現狀,希望能知道如何讓孩子學習有動力,恢復自信,讓成績提升?

匯愛家答疑:

您好!關於學習問題,幾乎是每位家長最關心的,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的輕鬆,學的好。關於學習,家長要先了解一下學習的4要素:

第一個要素:場域

chapter one

場域就是孩子生活的環境以及氛圍,帶給孩子什麼樣的感受,是緊張焦慮的還是放鬆快樂的,在學校因為被老師批評,那孩子一定會恐懼和焦慮,那家長就一定要在家裡營造放鬆的環境,幫助孩子緩解情緒,當孩子感到放鬆的時候就能獲得更高的能量,這樣會促進孩子的行動。

如何營造高能量的場域,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開心:

一家人在一起是為什麼,是要彼此開開心心,這才是大事,其它都是小事,重要的是開心,要學會生活的藝術和生活的哲學。

2)正向:我們在家庭中彼此講話的模式一定是正向的,把你想讓孩子做的事情,正向的去表達,而不是說不好的,例如,讓孩子保護眼鏡,要說抬頭,保護好眼鏡,不要說頭怎麼又低下去了。一定要正向的耐心的一遍一遍地說,沒有謾罵、沒有諷刺、沒有批評、沒有指責,表達希望,而且很耐心。

3)溫暖:只有溫暖,才能讓孩子能量上升,從語言溫暖、肢體行動溫暖、家庭溫暖。

4)希望:父母要懂一些藝術的表達,不要總是很嚴肅,孩子做不出來題,要先給孩子希望,說他一定能做出來,上次考試的補充題都可以做出來。父母在家庭中給孩子希望和可能性,將給孩子巨大的推動力。

5)責任:在家庭中一定要給孩子承擔家務活,讓她感覺到在家庭中是有位置的,被家庭包容的,讓她成為家庭的一員。每個成員都在家庭中有責任有義務,必須有家庭責任感。

第二個要素:學習的動力

chapter two

動力就是一個人做事的推動力,孩子學習的根本源頭是動力,有學習推動力之後,才能有行動。

動力分為2種——外部動力,內部動力

外部動力有以下幾種:

1)壓力:例如:還不寫作業,今天的電視就不能看了。這個時候孩子會為了想看電視而立即去寫作業。很多父母喜歡用這樣的政策,因為短期內的確有用,它的弊端是:當孩子不斷被施壓,能量會下降,行動無法持續。一開始因為害怕會聽父母的話,時間久了就沒用了。而且能量持續下降,還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得不償失。

2)激勵:例如:做完作業就可以玩電腦、看電視,考試考好了,就給你買想要的玩具。這是一種物質激勵。還有一些非物質激勵,例如:外界表揚:小紅花,誇獎,學校的名次,排名靠前的會被激勵。這種方法的弊端是:如果一直靠外部激勵才能行動,慢慢會習慣化,同樣的物質就無法激勵了,必須加大籌碼。而且會使得孩子的內心比較脆弱,如果表揚了關注了肯定了,才做,沒有關注了就不做了。

3)環境:好的學校,好的環境和好的學習氛圍,也會影響一個孩子學習的動力。

1)興趣:孩子為什麼都喜歡玩遊戲,就是有興趣,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就是因為沒有找到事件去啟動學習的興趣,讓孩子感興趣的事往往是真實生活中的事,例如家務、遊戲、旅行等。還有就是好玩,父母要給孩子空間,讓孩子學會自己找樂子。再一點就是讓孩子保持好奇心,孩子對好奇的東西自然會去主動學習。

2)願景:讓孩子展望未來,並清晰描述未來的畫面,然後引導孩子如果要實現這樣的願景,現在應該怎麼做,孩子的願景越清晰,動力越強。

3)自主性:孩子學習的自主性越大,動力越足。主動性需要逐步放權,不同年齡的孩子放權程度不同,在有邊界的情況下,決定權利的大小,例如小學1-2年級,可以設定為用1-2小時完成作業,或7點前完成作業。3-4年級,可以由他自己安排完成時間、完成順序。到初中,就可以不需要規定了,學習時間,學習方法,和誰一起學,學習什麼,都可以讓孩子自己決定。

4)自尊:即自我認知,如果自己認為自己未來一定會成功,那動力一定很足,父母如何認知孩子也會影響孩子,像您說的您的孩子在學校經常被批評,那您就一定要在家裡幫助孩子建立自尊。

內動力在培養的時候要花更多的耐心和時間,但是一旦被激發,就會持續提供學習的動力。

第三個要素:學習的能力

chapter three

綜合來看,有以下5方面的能力會影響學習:

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

你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判斷一下孩子是哪方面能力較差,有針對性的培養,也要注意發掘孩子學習的強項的,充分發揮強項的優勢,保持對強項學習的持續性。

第四個要素:策略

chapter four

學習過程中到底有哪些有效的行為、步驟、程序,相對來說,策略與方法不同,方法是技巧,在別人身上行之有效的方法未必適合你,學習方法因人而異,策略是通用的,“道”,例如:學英語,單詞量是學習策略,如何記住這些單詞,是方法。

和學習有關的策略有:用心聽講、寫作業、事先預習、複習、擴大練習,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哪個策略對她是最有效的。

您的孩子12歲,這個年齡階段要聚焦學習動力和學習能力,孩子的知識結構開始構建,大腦會出現飛速發展,青春期知識儲備,父母應給孩子更多的空間,要給孩子祝福,不要總是擔心,擔心是詛咒,堅信自己的孩子是可以茁壯成長,成為有用的人,自己自信了才能支持孩子,給孩子更多的祝福,空間不僅僅是現實的空間,還有思想的空間,要創造精神和人文的環境,多讀文史哲方面的書籍,給孩子更多探索的空間和機會,和孩子多讀書,看展覽,聽音樂會,要引領孩子,自己必須站在比孩子高的層面。

作者-

李翔,兩個女兒的媽媽,曾在高校任教多年,目前在公益機構從業。熱愛閱讀、美食、旅行。因為孩子的緣故開始關注家庭教育,通過自我學習不斷提升。走入匯愛家課堂後,系統地學習了家庭感育,並積極在家庭中實踐,希望將家庭感育的理念分享給更多家長,讓更多家庭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