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峰會,特朗普“遲到”且“早退”

G7峰會,特朗普“遲到”且“早退”

6月8日,在加拿大魁北克省夏爾瓦鎮,(從左至右)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德國總理默克爾、美國總統特朗普、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法國總統馬克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意大利總理孔特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合影。

一年一度的七國集團峰會8日在加拿大魁北克省夏爾瓦鎮開幕,所有成員國領導人悉數出席。

本次峰會將持續兩天,主要包括5個議題:包容性經濟增長,兩性平等和賦予婦女權利,世界和平與安全,未來的工作機會,氣候變化、海洋和清潔能源。

由於美國政府決定6月1日起對歐盟、加拿大和墨西哥徵收鋼鋁關稅,輿論普遍認為貿易問題將成為本次峰會的中心議題。

將提前離會趕往新加坡

七國集團由加拿大、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英國和美國組成。

今年峰會的背景之一是,特朗普的“美國優先”主張不受待見,對鋼鋁產品徵收高額關稅引燃與盟友之間貿易戰的導火索。

一些媒體描述,這屆G7峰會可能是其他6國與美國對壘的場面。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7日對特朗普隔空叫陣,稱如果後者不介意孤立,其他6國也不怕“G7變成G6”。

特朗普強硬回應,在社交媒體“推特”上發出多條帖子,稱“撤掉你們的關稅和貿易壁壘,否則我們將加碼奉還”。

G7峰會,特朗普“遲到”且“早退”

當他的專機降落在加拿大時,比預定時間晚大約45分鐘,以至於他與馬克龍單獨會面的時間從上午推遲至下午。

美國相距峰會地點最近,但與其他領導人相比,特朗普最後抵達。

白宮7日說,特朗普定於峰會最後一天、即9日上午啟程離開,不參加剩餘的活動,理由是要趕往新加坡,準備12日與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的會晤。

貿易議題出現“一些情緒”

不過,見面時,特朗普與盟友握手、微笑、寒暄。

特朗普當天與馬克龍會面兩次。第一次在貿易議題會議開始前,持續大約10分鐘。馬克龍的辦公室說,這次會面由特朗普提議,雙方談了朝鮮半島局勢和貿易議題,交談氣氛“很友好”。

G7峰會,特朗普“遲到”且“早退”

這次聚首以後,他們再次會面。馬克龍說,他與特朗普的討論“非常坦率、直接”。特朗普把與歐洲聯盟的貿易爭端描述為“時而會出現的小考驗”,說美國對歐盟“多年來貿易赤字巨大”,但是“我們正在解決”,馬克龍“發揮了很大作用”。

特朗普還與加拿大總理賈斯廷·特魯多見面。加方原本就因特朗普決定重談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不滿,美方加徵鋼鋁關稅給這對鄰國兼盟友的關係火上澆油。按照特朗普的說法,他與特魯多的會面“取得很多進展”;法新社則以一名不願公開身份的官員為消息源報道,會面氣氛不緊張,但是兩人“分歧嚴重”。

路透社同樣以一名不願公開身份的官員為消息源報道,以貿易為議題的會談上,出現“一些情緒”,其他國家領導人向特朗普出示一系列貿易數據,試圖說服他改變決定,特朗普也拿出數據,堅稱美方吃了虧。“與預想的一樣,他沒有鬆口,”這名官員說,“這可能不是因為他不懂,而是因為(美國)國內的原因。”

邁“小步” 無突破

白宮發言人莎拉·桑德斯說,特朗普與馬克龍和特魯多的會面成果“積極”,其中特朗普與特魯多就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接近達成一致”,另外討論了美加雙邊貿易協定。

馬克龍與特朗普會面後說,“各方有意願達成一致,尋找雙贏方案”。

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8日提出一套化解爭端的方案。路透社以一名官員為消息源報道,方案提及建立“共同評估和對話”機制,獲得其他領導人贊同。這名官員沒有披露方案細節。

一名不願公開身份的法國官員說,美方與歐盟將在兩週內著手貿易對話。

路透社報道美歐在七國集團峰會期間就貿易爭端“邁出一小步,但沒有突破”,其他媒體則突出美國與盟友的分裂狀態。法新社報道的標題是:因為貿易戰威脅,G7分裂為G6與特朗普;美聯社報道,特朗普“闖入”七國集團峰會,準備與美國的盟友“幹仗”;英國廣播公司的標題是,特朗普在峰會首日“遭孤立”。

歐洲理事會主席唐納德·圖斯克8日在峰會開始前說,特朗普與其他6國領導人就貿易、氣候變化、伊朗核計劃協議分歧仍然顯著。

分析:特朗普提前“離席”的如意算盤

6月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前一天離開在加拿大魁北克的“七國集團峰會”會場,理由是需要趕往新加坡參加與朝鮮元首金正恩的會晤,令峰會尷尬,引起多方的猜測。

“七國集團”是當今世界的“富人俱樂部”,分量頗重,美國還被認為是集團“老大”。以往峰會的結果雖然沒有法律意義,對各方的約束力不大,但畢竟都引起了一定範圍的關注,還引起了一定程度的重視,產生過某些影響。

對於這樣的國際組織和美國在其中的地位和影響,特朗普卻似乎不屑一顧,說走就走,不考慮其他成員的想法和感受。很多領導人可能做不出來,但他做了,別人瞠目結舌,他也全然不顧,確實讓人疑竇叢生,非常費解。

G7峰會,特朗普“遲到”且“早退”

其實,特朗普此舉目的簡單,即迴避批評和抱怨,不想在“盟國”領導人面前解釋對盟國的政策舉措,繼續擺出“老大”的架勢。

特朗普堅持其“美國至上”的思維和行動標準,還要在歐洲各國、加拿大等盟友的頭上“動土”,自然會引起對方的不快和反抗,利用“峰會”抱怨和批評,是勢在必然。特朗普的“早退”,將直接避免直聽,也就無需答覆和解釋。此乃如意算盤之一。

和金正恩的會晤,是在當今國際舞臺上最受關注的重大事項。特朗普以此為由,容易獲得國際好感和同情,還可能取得國人大幅度的支持,有利其在國內聲望的提升。這該是特朗普的又一如意算盤。

還有分析說,特朗普有意通過朝鮮半島無核化的進展贏得“諾貝爾和平獎”。為此,與金正恩的會晤事關重大,明顯具有實質性意義。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這樣的聚會上,可以彰顯特朗普的“和平誠意”,有益於其“和平努力”。在特朗普的如意算盤上,此點該具有更特殊的含義和分量。

一種短暫的“尷尬”,換來許多實質性的好處,特朗普的商人精明確實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刮目相看。

究竟結果會如何,還要看特朗普是否真的把爭取和平放在世界事務的頭等位置上,並以實際行動予以落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