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錯把平臺當做自己的價值,離開企業,你可能什麼都不是!

關注職場實戰分享,學習企業經營,薪酬設計


導讀:

“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無法清晰認識自己。有時,離開了平臺,才發現自己狗屁不是。”

別錯把平臺當做自己的價值,離開企業,你可能什麼都不是!

在滿大街是“風口+資本”的年頭,就算你是根皮筋都能賣出大蔥的價。

急功近利的環境下,快,是這個世界唯一的競爭法則。

於是乎

一個在BAT待過倆月的實習生,搖身一變就成了某B輪公司的運營主管;

就連在某國企裡負責端茶送水跑龍套的,都敢出門宣稱自己是“機關領導”,張口閉口就是“誰誰是我兄弟”、“某某和我賊熟”。

大量資本推動下的虛假繁榮,為職場滋生了一堆“過水蟹”。

別錯把平臺當做自己的價值,離開企業,你可能什麼都不是!

一、很多人錯把平臺當做自己的價值,離開企業,你可能什麼都不是!

認識一個朋友老李,他在一家企業幹了10年行政,算得上公司老員工了。

剛進公司時,趕上發展興旺早些年,一進公司底薪就1萬多。

因為身處照樣朝陽行業,老李平時接觸的都是大客戶,平時聚會進出的都是高檔酒店會所,自然也少不了相互攀比,開口閉口都是幾個億幾百個億的融資生意。

那個時候,周圍很多人都羨慕他的職業高大上,誇他年紀輕輕就有所作為。

然而,10年過去了,老李的工資總共只加了3000塊,平均是一年300的往上加。漸漸地,A的心理開始不平衡。

有一次,他無意中得知,一些新進的員工,工資居然比他高!

別錯把平臺當做自己的價值,離開企業,你可能什麼都不是!

為此,他十分生氣,心想為公司苦幹十年,公司這不是拿他不當回事兒嗎?

老王以一個公司元老的姿態,怒氣衝衝地跑到老闆面前,直接當面質問老闆說:

“我在公司做了十多年,有十年管理經驗,薪酬竟然還比不上一個新兵蛋子?”

老闆淡淡回應:

“你不是有十年多工作經驗,你只是同一個經驗用了十年;

公司的公司工資是有規定的,不是你想加多少就加多少。如果你嫌賺的少,可以自己去開公司啊。”

老李一下子啞口無言,當晚一夜沒睡著,他想著跳槽,但是找來找去,找不到比這個更高薪酬的工作,更鬱悶的是大多數企業只招25-35歲以內的員工,而老李剛好35歲。

現在職場的年輕人,他們更年輕,更拼,學習力更強,還便宜!

輾轉反側,老李終於恍然大悟:

如果離開了公司這個平臺,自己靠什麼賺錢?

別錯把平臺當做自己的價值,離開企業,你可能什麼都不是!

在職場,無論你處於什麼樣的地位,只有你離開平臺剩下的,才是你的真本事。

換句話說,你以往的光環,不過是平臺聚光燈下的沉澱物,當你離開的時候,就會發現之前公司多半人際關係的結束。人心雖暖,現實殘酷。這個社會你來我往,商業上講的是利益互換。

原本你在公司身居要職,周圍人看重的是你背後的資源價值,可離開了平臺,又有誰願意為你的個人估值?

很多在職場混了很多年的老鳥,一進去面試,就要多少錢多少錢,理由是,之前所在的公司就拿這麼多。

實際上,企業不是福利院,老闆不是傻子,他聘請你過來,是看你能給公司創造多少價值,你能拿多少薪酬也取決於此,而不是你過去的履歷。

優秀的職場人都明白一個道理,無論工資還是級別,都應是個人能力的沉澱物。

但很多人卻本末倒置,認為自己只要在一家公司,就應該享受到某種待遇。

但很可惜,在未來的大環境下,無法真正創造價值的人,終將會被所有平臺淘汰。

弱者依附平臺,強者自造平臺。

別錯把平臺當做自己的價值,離開企業,你可能什麼都不是!

二、這時代已經沒有所謂的穩定

前不久,看到一則新聞:國有企業深化內部分配製度改革,員工薪酬和績效結合。

連國企都要薪酬變革了,還有所謂的穩定嗎?

別錯把平臺當做自己的價值,離開企業,你可能什麼都不是!

新方案進一步落實國有企業內部分配自主權,由企業參考勞動力市場工資價位,結合市場競爭程度和企業經濟效益,根據崗位職責和績效貢獻自主確定不同崗位人員工資,合理拉開內部工資分配差距,增強關鍵崗位和核心人才的薪酬競爭力,激發企業內生活力

不管在哪裡,想依附某些單位,過著安逸穩定的日子一輩子,這樣的生活一去不復返。

在時代的發展浪潮中,沒有人可以倖免,真正有價值的人,才能在大浪淘沙中留下來,成為閃閃發亮的金子。

當你身處平臺時,如果你能為公司一年淨賺100萬,公司必然捨得花10萬甚至更高薪水請你;

又如你做的工作替換成本太高,以至於市場很難找到比你更合適的人,那你肯定不會被盲目被裁;

再如你掌握某些核心資源,公司需要仰仗你的人脈,就算老闆再不爽也不敢拿你怎樣。

如果以上幾點你統統不是,那麼就該好好想想,若脫離了平臺,你每個月的一百塊、一千塊、或者一萬塊,到底能從何處來?

別錯把平臺當做自己的價值,離開企業,你可能什麼都不是!

三、華為任正非:高績效者得高收入

盈利是企業的核心目標,尤其是對民營企業來說,永遠喜歡高績效的員工。

華為一向以高薪稱著,但是華為對於員工的要求是高績效,並且,實行末位淘汰。

35歲以上員工,如果不是核心員工,就可能會被清退。

看起來很殘酷,但是這種薪酬激勵機制,狼性文化,把華為做到國產手機第一,全球前三。

別錯把平臺當做自己的價值,離開企業,你可能什麼都不是!

任正非說過:

“物質薪酬是生存的保障,一定要給他加薪的機會!”

但是加薪不是無條件的,這樣會助長員工貪婪,一定要讓員工做出好的結果,拿出高的績效來交換,有人效,有結果,給員工多少錢都不過分。

以奮鬥者為本是華為的文化,一系列的獎勵制度,也保證了讓奮鬥者不吃虧,讓奮鬥者去創造華為的奇蹟。

對於國內的企業來說,要留住人才的關鍵在於設置高激勵性的薪酬機制!

富有激勵性KSF、PPV、積分式等模式實操內容及案例,來自《績效核能》一書,上萬名老闆、導師推薦,內含數十行業案例。想深入學習的,建議點擊上面鏈接購買!贈送獨家視頻學習資料。

四、什麼樣的薪酬機制是好薪酬機制?

別錯把平臺當做自己的價值,離開企業,你可能什麼都不是!

別錯把平臺當做自己的價值,離開企業,你可能什麼都不是!

別錯把平臺當做自己的價值,離開企業,你可能什麼都不是!

別錯把平臺當做自己的價值,離開企業,你可能什麼都不是!

所以,一個聰明人,無論身處何時何地都不能忘記自己是誰,自己究竟能有幾分創造價值的真實能力。

平臺再大,你不參與,也永遠是觀眾;平臺再小,你若善用,也能施展威力。

一個企業,就是要創造這樣的環境,讓有能力的人可以發光發熱,做出高績效的結果,拿到高收入!

畢竟,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真正有效的激勵機制,必然是引導人向上發力,激勵員工做出高價值,並讓員工得到高收入。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分享你的見解!

文/甘志凌

分享是一種美德,希望每篇文章對大家有所啟發和幫助;也期待你的轉發,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