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馬紮菜怎麼做最好吃?

山村玉石

山馬紮菜怎麼做最好吃?

天氣漸漸轉暖了,對於哪些愛吃野菜的吃貨們,薺菜苦菜都長老了,又在琢磨吃什麼呢,梅花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我們家鄉特有的好吃又有營養的野菜――山馬紮菜。


一、首先來了解認識一下山馬紮菜的習性特點。“山馬紮菜”這個名是我們當地的叫法,有些地方也叫它山苜楂、螞蚱菜,其實這種菜學名叫銀柴胡,別名銀胡,屬於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是我們山東半島這邊特有的,多數長在向陽的山坡或溫暖地壟石頭邊,比較耐寒,四月底五月初是山馬紮菜採摘最佳時間。而且採摘時候不能像其他的野菜那樣的連根拔起,根不可以食用,需要從莖上掐斷,只是葉子和嫩的莖才能吃。


二、山馬紮菜的主要營養價值及藥用功效。 山馬紮菜只喜歡生長在野外,我曾經刨根種在小菜園,長勢不如山上的,因此屬於百分之百的原生態野菜, 不但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本身的葉綠素、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含量都很高,同時維生素C及鋅、鐵等微量元素含量也不低,具有清熱、解毒、利水的功效,而還能軟化血管、調節內分泌、有助消化,特別是老年人食用,可以有效防止便秘,是一種老少皆宜的野菜。


三、山馬紮菜白吃法多種多樣,可以做炒菜、涼拌菜,更適宜於做包子、餃子、餛飩等餡心,不管怎樣吃,都要先洗淨用開水焯過,如果涼辦焯水時間長一點,炒或包著吃輕焯水就可以。焯水後要用涼水浸泡一24小時才可食用,不然會有一點點澀澀的味道。在我們煙臺這邊最經典吃法就是包包子包餃子、涼拌和煎餅吃。 (1)包包子餃子做法是:將鮮山麻楂菜焯水浸水後,擠去水分,剁碎。韭菜洗淨,切碎,加五花肉、山麻楂菜、鹽、味精、食用油制餡,包包子捎剁幾下就行,餃子剁細一點。 (2)可以涼拌吃 :焯水浸泡後,放入花椒油、蒜、陳醋即可。 (3)也可以煎餅吃:將山麻菜摘洗乾淨,用麵粉加水適量鹽調成麵糊,打上個雞蛋混在一起攪拌,麵粉少放,鍋燒熱加食用油,將調好的糊放入鍋中煎制,待色焦黃之後出鍋,外焦裡嫩、色香味全有。




現在正是山馬紮菜採摘的最佳時間,朋友們快約起來吧,一起去爬山,掐馬紮菜,既觀賞美景又鍛鍊身體,還有純無公害野菜吃,想想都是很愜意的事。


山村梅花

常言道:二八月亂穿衣,真是一點不假。這幾天氣溫忽高忽低的,弄的我這冬天的衣服,穿了脫,脫了穿的。都不知道穿啥好了!昨天真不暖和,大風呼呼滴。上一天課,把我凍的和個冰棍樣。傍晚回家趕緊抱個熱水袋鑽被窩裡暖和一下。順便打開手機看看同學群裡聊個啥。

同學群很溫馨,每天上演各色電視劇情:菜地裡的野菜啊,大棚裡的蔬果啊,商場裡的新款服飾啊,趕集的小販都喜歡上了頭條新聞啊!話題真是五花八門。這不我喝杯水的功夫又開始聊野菜包子了!

細想這一春天,吃的野菜真不少,薺菜,麥蒿,茵陳,蒲公英,曲曲芽,婆婆丁,柳芽柳棗,枸杞芽。幾乎都吃遍了。前天夜裡一場小雨,這愛好野菜的心,又開始蠢蠢欲動:這季節山裡的馬紮菜應該冒芽芽嘍!

馬紮菜又名山麻楂,地方小名很多,有叫山媽媽菜,山珍菜,馬踏菜。說的都是下圖這種野菜。

它生長在人跡罕至的荒山野嶺,採摘十分不易,營養價值不菲,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糖類,粗纖維,鐵,維生素,鈣,磷胡蘿蔔素等人體必須的營養物質。具有清熱利水,解毒防便秘的功效。是中老年人非常青睞的時令野味。

山馬紮菜怎麼做最好吃呢?我最愛吃用它拌餡做成特色美味大包子!具體給大家說下哈!

先把山馬紮菜摘洗掉杆子,硬梗,雜草,只保留鮮嫩肥美的葉片芽芽,然後井拔涼水淘洗乾淨,多淘洗幾遍,清除掉泥沙,草種子等。然後燒一大鍋開水,放少許鹽,醋。

把山馬紮菜浸入,沒過開水,盡多兩三分鐘,葉子變得脆綠時趕緊戳子撈出來,不要過於燒煮,時間長了葉子會變黃綠色,色相不好看了,還會流失太多營養素。然後浸入事先準備好的涼水中浸泡。多換勤換水,浸泡幾次後,撈一點,擠幹水分,嘗一下,沒有苦味,只有新鮮的野菜清香就好了。

接下來就可以調味拌餡了,把山馬紮菜撈出,用雙手捏成糰子,捺幹水分,菜刀剁幾下,不需要太碎了,儘量保持野菜的口感和原滋原味不留失。準備韭菜,蔥,姜,蒜末,鹽,糖,五香粉,一小把韭菜切段,新鮮五花肉切丁塊,花生油,味極鮮,大醬,香油或橄欖油拌勻就可以包包子了。包包子的發的面要軟,蓬鬆起發才好吃哦!


瞧我,週末一大早起來,敘敘叨叨說的這麼詳盡,小夥伴們一定都看的不耐煩了吧!外面陽光明媚,沒有風,要不,咱們穿戴起來,拿上籃子,做伴去農村的大山裡採山馬紮菜吧!有沒有約的,快點給我打電話!留言哈!


豔陽之美

剛下了一場比油還貴的春雨,終於可以進山摘這個季節最好吃的山馬紮野菜了,這菜在悠然老家可是上檔次的野菜,酒店裡有名氣的高大上的一盤菜呢,話不多說,悠然給大家介紹這個菜最好吃的做法。

山馬紮在我們老家還有一個名字:長壽菜。應該是豐富的營養價值為它賺來的名字。今天只談吃,不說它的營養成分了,想知道的話可以網絡裡搜看。

吃山馬紮您得會吃,要根據它的早、中、晚三個成長期來吃。


第一時期,也就是剛生長階段,早期。

一般是在清明前三兩天,即使天氣冷也會有剛探頭生長的山馬紮,只是現在採摘真是不容易,好幾天才能弄來兩三斤,所以這時候摘到的山馬紮非常貴重,一般都是自己吃了。

那麼,早期的山馬紮怎麼吃呢?悠然家裡,婆婆會在清明前幾天開始到山裡摘山馬紮,一般兩天能摘一小盆,回來撿乾淨清洗乾淨,然後用熱水焯一下,浸泡一天,這一天裡最少換水三次。

浸泡好了的山馬紮剛好用來在清明節包餃子,買來新鮮的五花肉,別人家裡都是放些韭菜,悠然家裡不放,怕解了山馬紮地道口味,放上油鹽味極鮮提味,於是清明節這天,悠然家裡總是能夠吃到最美味的山馬紮野菜餃子了。


為什麼包餃子呢?首先是山馬紮太小,不容易摘來多的,能包頓餃子就很不容易了,其次山馬紮太嫩,如此鮮嫩的野菜用來包好吃的餃子再合適不過了。

第二階段,比如這場春雨過一週後。也就是山馬紮成長中期。

一週後山馬紮會是一年裡生長開始旺盛的時節,這時去山裡摘山馬紮會容易不少,一般幾個農村婆娘大清早互相喊一嗓子,就約著進山了。一上午能弄三五斤山馬紮回來。


這個時期的山馬紮適合涼拌著吃,酒店會在這個季節大量收購山馬紮野菜,用來供應酒店顧客的大快朵頤。

照樣是焯水,浸泡時間要比早期稍微久些,多個半天就好,勤換水,把山馬紮的澀味泡下來。

涼拌山馬紮有訣竅,那就是把浸泡好的山馬紮先在鐵鍋里加油爆鍋後炒一炒,此時油裡面放了蔥花和花椒,出鍋後放入搗好的蒜泥,合適的鹽,一點香油,一點味精。悠然老家的金歐大酒店,這個菜被涼拌的遠近聞名。

第三階段,山馬紮開花抽苔之前,也是最後吃山馬紮的時期。

到最後上山摘山馬紮容易多了,只是此時的山馬紮口味大不如前兩個時期段。弄回來後無論是焯水也好,浸泡也罷,必須比之前多些時候,不然那個澀味會處理不好,嚴重影響口感。

後期山馬紮您就別惦記著包餃子或者涼拌了,只用它包好吃的野菜包子吧。

焯水浸泡一樣的流程,浸泡時間多個一天,然後納幹水分,剁細了後加入提前醬好的五花肉肉丁,多放些蔥,悠然還是不喜歡擱韭菜,因為太喜愛山馬紮的原味了,不喜歡韭菜跟它竄味。

給大家一個小提示,包山馬紮包子一定放足夠的油,野菜喜油,油少了會跟嚼草一樣無味,還有一點,發麵山馬紮包子最好吃了,俺們老家喜歡包發麵的野菜包子。

其實分三個階段吃山馬紮,是因為現在山裡這個野菜太少了,要是跟以前一樣,漫山遍野多的是,那就建議只吃早期和中期的,還是這倆階段的山馬紮味道鮮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