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曾大師清明節題詞暴露了作假的惡習

最近,範曾書畫大師為黃繼光紀念館題寫了“千秋忠烈”頌詞。這是一件值得肯定的好事情。我仔細看了新聞報道,認真欣賞了範大師的墨寶,卻發現了一點有關誠實的問題。

範曾大師清明節題詞暴露了作假的惡習

從照片中,範曾落款“戊戌清明”,大家從這裡知道他自己確定這張書法是2018年4月5日創作的。

範曾大師清明節題詞暴露了作假的惡習

這件事情因為是剛剛發生不久,所以,事情的真實情況一下子就可以弄明白。那麼,範曾為什麼不老老實實在落款中寫上真實的書寫時間呢?有人說,這是小問題,我想小問題卻在無意間反映了一個人最本質的東西。假如範曾在4月1日死了,那麼這張字就存疑了。寒食節在2018年4月4日,與清明相差一日。2018年3月31日落款時間可以寫上”仲春“、”滿月“、”望月"。

書法的款識,猶如文章的序跋,看似可有可無,無關緊要,而實際上,是書法作品重要組成部分,起著詮釋作品,平衡章法的重要作用。款識的措詞是書者學養和閱歷的體現,需要認真處理,不可等閒視之。

範曾大師清明節題詞暴露了作假的惡習

落款有“雙款”“單款”兩種。範曾採用了雙款。傳統習慣上款寫明作品內容的名稱、出處、受贈人的姓名;下款記述創作年月、創作地點、作者姓名等。上款:位置應比較高,以示尊敬之意,包括姓名、稱呼、謙詞。下款:寫時間、地點、姓名、謙詞。

範曾大師自稱坐四望五,就是已成大師,正走向巨匠。落款上沒有謙詞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是創作時間是不能隨意寫的,真實的創作時間是容易交待清楚的,除非故弄玄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