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汤汤面

河道人曾经有过多少儿时美好的记忆,当过生日的时候;当离家多日重回到家里时候;当取得一点点成绩的时候;母亲就会为我们精心烹制一顿美味的‘汤汤面’(注:汤河道地方读tang轻声,以下同)。我们也曾有多少次在别人的婚宴上大口大口吃着这碗酸汤面。岁月可以冲涮掉一切,却冲不走我们对‘汤汤面’的美好记忆!在河道人的记忆中,这碗面就是世界上最最美味的东西了!香的么,香的么……这味道已经深深植根于我们的心中。

河道汤汤面

河道‘汤汤面’,河道人又叫它‘臊子面’‘长面’‘酸汤面’‘清汤面’(清汤面里加入肉臊子后就叫臊子面),武功镇一带人称它‘旗花面’,外地人不理解,叫他‘哈水面’(注:涎水)。但河道人从不那样认为!河道人对自己的‘汤汤面’有割不断、斩不掉的情结!河道人只所以叫它‘汤汤面’是因为‘汤’字重叠后会有一种浓浓感情悄无声息融进这碗面里了。据说,‘汤汤面’和武功的明朝状元康海有一定的渊源哩!

村里人酒足饭饱后,就会夸主家实诚厚道,一拃厚的油吹都吹不透。夸厨子手艺高,碗里的汤全喝完咧。得到村人大赞后,主家和厨子更是骄傲的不得了!厨子就会喝上几口酒,对旁边的人得意地说,在某某家调的一大锅汤让全村人喝光咧!这是厨子一生中最得意的事情了。在回家的路上,有人会问:‘啥娃家招待的咋个样?’村人会幽默地回答‘好的么,好的么!’抹抹油嘴又摸摸鼓鼓的肚皮接着说‘吃饱咧喝胀咧,今儿个和喜娃他娘一样咧!’多么满足呀!喜娃是谁,喜娃他娘又是谁?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得到了久违的知足。喜娃和他娘可能是河道历史上一个有钱的土豪吧。

河道人结婚待客吃‘汤汤面’是大事,必须请厨艺精湛的厨师来帮忙。而在其他重要场合吃‘汤汤面’,那就得女主人亲自出马露一手咧。新女婿第一次来河道丈人家、大年初一早上的‘汤汤面’、儿子们远游归来等,都是由女主人完成‘汤汤面’制作。当远游的河道人回到家里,想吃的就是这碗酸汤面。年迈的老母亲会亲自下厨,烹制这碗久违的味道!

家里来贵宾,女主人会麻利地挽起袖管,系好围裙:和面、揉面、擀面、调汤、下面……。

河道汤汤面

‘汤汤面’的制作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炖鸡汤。面味鲜不鲜全在鸡汤上。要炖一锅鲜美的鸡汤,就必须买一只具有三年以上蛋龄的老母鸡。只有老母鸡才能炖出鲜汤来。如何判别老母鸡?(友情提示:买鸡时带上一个大个熟鸡蛋。若熟蛋塞不进鸡屁股,此鸡为雏鸡,肉无味;若把熟蛋塞进鸡屁股但又取不岀,此鸡为媳妇鸡,肉味淡;若把熟蛋塞进鸡屁股又可取出,此鸡为老母鸡,肉味鲜!可买。买回鸡宰杀洗净,把老母鸡在开水中略煮几分钟后,捞出鸡并把水倒掉。锅内另加水,水正好淹没鸡,水开后放入鸡,盖锅盖小火炖煮一个多小时,待快熟时再加入盐和白胡椒粉。鸡熟后汤味会鲜香扑鼻,熟鸡凉透后,用手把鸡肉撕成条状,剩余鸡骨又放进鸡汤内。把撕好的鸡肉丝和发好的黄花丝木耳丝葱丝等同炒,炒时只加入少许盐和鸡汤即可。

第二,和面擀面。河道地处武功东北部,地形北高南低东西平。北坡终年光照充足,土壤富含多种有机物且水利条件好。适合小麦玉米油菜等种植。陕西人都说武功面皮和锅盔好吃,岂不知这面皮和锅盔都是用河道出产的小麦高筋粉做出来的!河道出产的小麦颗粒饱满,面筋高出粉率高。‘汤汤面’所用面粉必须是河道本地所产面粉。和面时,一碗面可加人小小—勺盐和碱面,各约六克,另外再加入一两个鲜蛋,少量水。这样擀出来的面,才会有薄韧光的特点。(切记水不能多,反之成伤水面了)面和硬qiao(注:用少许水使面变软)软后,饧面一小时。然后揉面,面揉到手光案光面光时,开始擀面。擀面既是体力活又是技术活!

河道地方有讲究,新女婿第一次来丈人家,丈母娘要亲自下厨露一手做‘汤汤面’的绝活,在女婿面前‘显花’‘显花’。一是露露手艺;二是震震女婿。让女婿知道:有其母必有其女也!擀好的面要大如旗薄如纸,久抻不断,然后再用刀切成韭叶宽待用。

第三,调汤。汤是‘汤汤面’的灵魂。汤的调制必须个有以下几样配料:马嵬大葱、长宁醋及河道本地所产的菜籽油。把葱、蛋饼切成拇指大菱形块,锅内添水烧开倒入鸡汤,加盐、少量五香粉、生抽以及大量长宁醋。略熬几分钟后再加入切好的葱花和蛋饼块,继续熬煮到葱熟,最后倒入只有四成热的菜籽油(菜籽油温度不易过高,否则油无色)。看着锅里翻滚的葱花和蛋饼块,你就会感觉到这多像随风飘荡的旗帜呀!这就是‘旗花面’的由来。‘汤汤面’的汤味必须有层次感:入口首先要先尝到酸味、再是鸡汤的鲜味以及葱和油的混合香味。酸味要出头,但不能少了葱。葱和菜籽油充分混合,才会有香味。这就是‘汤汤面’的汤味特点:鲜酸香,煎稀汪是指汤要煎火汤要多面要少油和葱要多。这样面才好吃。

有外地人做河道女婿,第一次吃到‘汤汤面’时,竟把碗内的汤全部喝掉。一口气喝下好几碗汤,老丈人挡都挡不住咧,还不停地说:这汤咋这么好喝呢!这也难怪,谁让丈母娘手艺那么好,那么爱女婿咧!河道人就这么实诚呀!

煮面,也有讲究。水要宽面要少。只一滚,就要捞面并迅速倒入晾凉的冷开水盆中。然后用筷子捞出—两左右的面条,放入碗中加入炒好的鸡丝并浇入煎汤。一碗地道美味的‘汤汤面’就大功告成咧!先别着急吃,在吃之前河道人可有讲究咧!大年初一早上的第一碗面,会由女主人亲自端到供奉先人的牌位前,敬献先人。结婚待客时的第一碗面也要给先人敬献,然后新郎新娘才能吃第二碗面了。除此以外,做‘汤汤面’待谁,谁就先吃。‘汤汤面’讲究九个字:酸鲜香、煎稀汪、薄韧光。

一碗简简单单的面,却包含着这么多的情,礼,义。质朴勤劳智慧的河道人把自己的对生命的理解,对生活的诠释完全融入到这碗‘汤汤面’中。‘汤汤面’只是一个载体,它让更多的河道后代人铭记先辈的智慧和无言教诲,让他们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河道人的脚步无论走到任何角落,他们都不会忘记家乡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