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歡樂頌》,你可能不知道的那些事

“歡樂女神聖潔美麗,燦爛光芒照大地!我們心中充滿熱情,來到你的聖殿裡!你的力量能使人們,消除一切分歧,在你光輝照耀下面,四海之內皆成兄弟。”

看著上面的歌詞,你是否能直接哼唱出來?

這是德國詩人席勒創作的詩歌,名為《歡樂頌》;它的曲調是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創作的“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

為什麼突然想說說“歡樂頌”的故事呢?是因為看到了一篇報道,104歲的澳大利亞科學家大衛·古德爾在瑞士安樂死時,一直聽著貝多芬的《歡樂頌》,直至生命的終結。

突然有種淚目的感覺。

關於《歡樂頌》,你可能不知道的那些事

(席勒《歡樂頌》手稿)

我最早知道這首歡樂頌,是在小學的音樂課上。一個春天的下午,有一節音樂課,音樂老師教我們唱《歡樂頌》,還和我們說這首樂曲非常偉大。但是小學生的我,只覺得這歌詞怎麼這麼傻,這曲調倒是挺磅礴的。

後來,等我長大了,在無數的場合聽到了這首《歡樂頌》,在遊行示威裡、在電影的高潮處、在重大事件的慶祝場合中……最近一次聽到,是在2016年杭州G20峰會文藝演出的末尾。

隨著年齡的增長,知道了這首《歡樂頌》的曲調,是歐盟的盟歌;知道了這是貝多芬晚年失聰後最棒的交響樂;知道了磅礴的音調下是追求自由、平等的巨響……

關於《歡樂頌》,你可能不知道的那些事

(席勒畫像1759年-1805年)

1785年,住在萊比錫的德國詩人席勒,因為老朋友及贊助人克里斯蒂安·戈弗雷德·科爾納的友誼,寫下了第一版本的《歡樂頌》。

1803年席勒又重新修訂了《歡樂頌》。因為他對這首膾炙人口的詩歌不滿意。一開始席勒創作的標題是《自由頌》,後來才改成了《歡樂頌》。1800年,席勒寫信給老朋友及贊助人科爾納(也是詩歌創作的靈感來源)時,席勒說這首詩歌是“脫離現實”的,“對我們倆來說它是有價值的,但是對世界、對詩歌藝術來說,它毫無價值可言”。

儘管席勒本人不認可這首詩歌,1792年,22歲的貝多芬讀到這首《歡樂頌》時,欣喜若狂,他決定一定要為這首激盪人心的詩歌譜寫樂章。

直到1822年的秋天,52歲的貝多芬,在事隔30年後,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時光,也是創作最為成熟的階段,用了將近兩年的時間,創作了生命的絕響,最後一部交響樂“第九交響曲”。

關於《歡樂頌》,你可能不知道的那些事

(貝多芬畫像1770年-1827年)

在這部氣勢磅礴、意向恢宏的交響曲的第四章,也是最後一章,貝多芬從《歡樂頌》的詩中挑選了合適的章節作為樂章的歌詞。

1824年,貝多芬完成了這部交響曲,迫切希望自己的新作品能夠儘快上演。他一開始選擇在柏林進行“第九交響曲”的首演,因為他覺得維也納的觀眾現在只喜歡類似羅西尼之類的意大利作曲家的音樂作品。

貝多芬的朋友們和經紀人聽到這個消息後,立馬聯合當時一些有名的維也納音樂贊助人和表演家,寫了一封請願書,希望貝多芬將新作的首演選在維也納。

感情充沛的貝多芬,被這封請願書感動了,他受寵若驚,於是改變主意,決定將“第九交響曲”改在維也納凱倫特納托爾劇院首演。

關於《歡樂頌》,你可能不知道的那些事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首演地-維也納凱倫特納托爾劇院)

因為貝多芬的耳聾無法擔當指揮一職,但是他仍舊固執地要當自己新作品的指揮。於是劇院採取了折中的辦法。正式指揮由烏姆勞夫負責,而貝多芬和他同臺一起指揮。

為了防止首演時指揮混亂,指揮烏姆勞夫讓歌手、合唱團、樂器表演者等忽略幾乎全聾的貝多芬。但是貝多芬不知道這一點。

1824年5月7日,首演當晚,貝多芬仍舊倔強地坐在指揮的位置上,翻著樂譜,打著節奏,指揮著一個他聽不到的交響樂隊。

當首演進行到尾聲,維也納的觀眾被這首美妙而偉大的作品震撼了,以極大的尊重和同情,給這位暮年的音樂英雄,起立鼓掌,次數多達5次。

關於《歡樂頌》,你可能不知道的那些事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手稿)

但是背對觀眾席,正在指揮的貝多芬,完全沒聽到觀眾雷鳴般的掌聲和喝彩聲,20歲的女低音歌手卡羅琳·昂格爾走到貝多芬的身邊,把他轉了過來,接受屬於他的榮耀時刻。

喝彩的觀眾們,為了讓耳聾的音樂家感受到他們的敬意,拼命揮舞手臂,紛紛將手帕、帽子等物品拋到半空中,至少這位偉大的音樂家還能看到人們為他歡呼的場面。坎坷一生的貝多芬,感受著此刻的榮耀和歡欣,淚流滿面。

“第九交響曲”首演三年後,1827年3月26日,這位要扼住命運喉嚨的音樂家,在貧病中溘然長逝。

“第九交響曲”末章《歡樂頌》,既歡欣鼓舞,又悲愴感人;既磅礴宏大,又百轉千回。

也許選擇安樂死的104歲科學家,他的生命也承載了太多的歡欣與悲愴,才選擇《歡樂頌》作為臨終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