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遇到這樣的問題別洩氣,走出誤區迎刃而解!

壓強是初中物理要求“掌握”的重要知識點之一,是模考和中考物理的高頻考點。縱觀歷年來的物理一模試卷以及二模及中考試卷,不難發現,壓強這一考點所佔比例是很大的。

接下來筆者對於壓強這一考點的一些難點進行具體分析:

1.靈活的運用壓強公式:

例1:用同種材料製成幾個實心圓柱體,它們的質量、粗細和長短各不相同,把它們豎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較長的那個圓柱體對桌面的壓強較大

B.較粗的那個圓柱體對桌面的壓強較大

C.它們對桌面的壓強一樣大

D.質量較大的那個圓面積柱體對桌面的壓強一定較大

分析:設圓柱體的橫截面積為S,高為h,據壓強的定義公式P=F/S,水平放置的粗細均勻的圓柱體,對桌面的壓力等於它自身重,即F=G=ρgsh,將本公式代入壓強的定義式,即得P=ρgh,但是有很多同學誤認為只有液體內部壓強才能使用,因此舉旗不定。

正解:

因為水平放置的粗細均勻的圓柱體,所以G=F,據P=F/S得P=ρgh,ρ相同時,h越大壓強越大。本公式不僅適用於液體壓強,對粗細均勻且水平放置的柱狀固體也適用。因此答案選A。

初中生遇到這樣的問題別洩氣,走出誤區迎刃而解!

例2:放在水平桌面上的量筒內盛有濃鹽水,如果向量筒內加水,(液體沒有溢出),則溶液對量筒底部的壓強將( )

A.先增加後減小 B.先減小後增大

C.增大 D.無法確定

分析:不能靈活的區分、應用壓強的定義式P=F/S和液體壓強計算公式P=ρgh,認為液體內部壓強,只能根據P=ρgh來計算,加水後,

ρ液變小,h變大,故而P=ρgh的乘積大小不能確定。

正解:因為量筒粗細均勻,且水平放置,所以溶液對量筒底部的壓力F壓=G水,據壓強的定義公式P=F/S可知,當加水後,F壓增大,S不變,故P增大。所以選C。如果可以確定壓力F的大小,本公式適用於任何情況下壓強的計算。

注意:如果容器形狀不規則,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不能確定,這時只能用P=ρgh求解。

初中生遇到這樣的問題別洩氣,走出誤區迎刃而解!

2.液體壓力壓強的分析:

固體壓力壓強:(在支持面水平,且壓力僅由固體或液體的重力產生的情況下)

① F=G

② P=F/S

一般是先求壓力後求壓強

液體壓力壓強:

① P=ρgh

② F=PS

一般是先求壓強後求壓力,只有當液體為直柱體時,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等於液體重力,可以先求壓力後求壓強。

例1:

(1)如圖所示,甲乙兩個相同的試管,如果兩管內盛有同種液體,兩個試管底部受的液體壓強比較( )

A.甲大 B.乙大

C.一樣大 D.無法比較

(2)如果兩管盛有質量相同的兩種液體如圖,兩個試管底部受的液體壓強比較( )

A.甲大 B.乙大

C.一樣大 D.無法比較

分析:很多同學不能正確的理解和確定液體的深度,錯把乙試管液體的長度當作深度;不能正確的理解液體的壓力和重力的關係,認為質量相等,壓力就相等。

正解:

(1)試管傾斜放置,深度應該為底部到自由液麵的豎直高度,液體密度相同,則壓強一樣大,故選C。

(2)深度相同,乙試管傾斜放置,則其體積較大,密度較小,根據P=ρgh,所以乙試管底部所受的壓強較小,故選A。

初中生遇到這樣的問題別洩氣,走出誤區迎刃而解!

例2:

如圖所示的三個容器中分別裝有酒精、清水和鹽水,它們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相等,則所裝三種液體中,質量最大的是_______,質量最小的是________。

分析:圖中裝有酒精和鹽水的容器不是直柱體,很多同學對“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不一定等於液體的重力G”這句話不能正確理解,口大底小的容器,F<G;口小底大的容器,F>G。可以從容器底部作垂直於底面的垂線進行理解。

正解:三個容器中的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相等,根據容器的形狀得出三種液體重力和壓力之間的關係,進而得出它們的質量最大的是酒精,質量最小的是鹽水。

練習:如圖所示,兩個完全相同的礦泉水瓶子,裝滿水,一個正放,一個倒放,則:

(1)水對瓶底的壓強大小關係:P甲_____P乙

(2)水對瓶底的壓力大小關係:F甲_____F乙

(3)瓶子對桌面的壓力大小關係:F甲′______F乙′

(4)瓶子對桌面的壓強大小關係:P甲′______P乙′

參考答案:(1)=;(2)>;(3)=;(4)<

思考?

如果上題中瓶子裡水沒有滿,結果又是怎樣的呢?

學習物理的效果如何,成績是否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是不是自主學習,學習方法是否科學和有效。有些學生粗心一點,看題目時不夠仔細,往往會漏掉重要條件,造成無法解題。在學習壓強時,對於基礎知識的掌握不仔細,在比較簡單的理論題中也會損失分數。得高分的一定是那些有準備的認真的同學。

初中生遇到這樣的問題別洩氣,走出誤區迎刃而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