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李稻葵:特朗普讓人大開眼界 創經濟恐怖主義行動紀錄

「权威」李稻葵:特朗普让人大开眼界 创经济恐怖主义行动纪录

「权威」李稻葵:特朗普让人大开眼界 创经济恐怖主义行动纪录

清華大學的著名教授李稻葵

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人民銀行、新華通訊社、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擔任支持單位,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和西城區人民政府承辦的“2018金融街論壇年會”在京召開。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出席主論壇並在在對話交流環節發表了自己的一些觀點。

談中美:特朗普讓人大開眼界 創經濟恐怖主義行動紀錄

談及中興通訊時,李稻葵表示,在這件事中美國總統特朗普創造了一個紀錄,“我稱之為經濟恐怖主義行動的紀錄。”他表示,以往很多跨國公司違背了美國的相關條例,都是罰款,有很多例子,比如英國石油在墨西哥灣漏油,大眾汽車排氣門造假等,都是罰款,幾十億的罰。“這一次不一樣,這次不光是罰款,而是不許買東西,這是恐怖主義行為,等於要把一個跨國公司掐死,不許做生意了。”

他認為,現在任何一個公司,比如蘋果公司,不允許它再從中國採購的話,蘋果公司肯定玩不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中美貿易這一次確實是創了紀錄了,讓大家大開眼界,原來美國總統特朗普還可以幹這種事情,下一步是什麼呢?大家心中充滿了不確定性。注意,我反覆強調,我指的是美國特朗普總統,我沒有針對美國其他的部門,我更沒有針對美國的企業界和學術界,我的目標是很精準的。”

關於中美貿易爭端,李稻葵表示,其實遠遠不侷限於中國和美國兩個經濟體,對全球的整個經濟形勢都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一旦中美貿易出現一點點信息,不管是正面還是負面,金融市場馬上就會巨幅波動。

談及原因,李稻葵表示中美之間的貿易實際上是全球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說我們用的手機,雖然蘋果幾乎都是在中國組裝的,但是他的很多零部件來自於韓國、日本、美國、歐洲地區,設計又是來自於美國,所以如果一旦手機徵收任何美國進口關稅的話,整個供應鏈,所有國家都會受到影響。

「权威」李稻葵:特朗普让人大开眼界 创经济恐怖主义行动纪录

談經濟:中國經濟發展對金融的依賴程度 比任何一個時期都高

李稻葵表示,實體經濟經過了金融危機爆發後十年的調整,對金融的依賴程度,以及與金融的融合程度,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實體經濟的發展更加依賴於金融和金融界各種各樣的介入。

當今,大量企業的創辦是要靠金融界大規模資金的介入。例如,共享單車、電動汽車等。今天,經濟發展對於金融的依賴程度遠遠超過20年前。在李稻葵做的統計數據顯示,十年前,中國經濟的固定資產投資中間,60%以上不是靠金融界,是靠企業的自留利來完成的,今天這個情況大不相同了。

今天我們的經濟發展很大程度上是人口在空間上的重新佈局,通俗一點講就是新型城鎮化,比如說特色小鎮。有些企業家經過可行性研究,發現某個地方可以辦一個特色產業,五年之內應該能夠做成。並且五年之內就能夠辦到歐洲上百年的逐步發展出來的特色,靠的就是金融!這麼短期之內要造特色小鎮,肯定有風險,但是總體上講,只要把握得對,是有巨大的社會回報的,甚至於是商業回報的。

談開放:對外開放程度 比之十年前上了一個臺階

李稻葵表示,不到五年,中國大量的企業已經走向了“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當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時候,跟著是金融。比如說埃塞俄比亞,有大量中國的工業園區,有大量中國的新城造出來了,靠的是金融!

中國這一輪的對外開放,又是對金融的依賴程度,跟金融的融合程度,比任何一個時期都高。

過去的開放是引進外資,過去的開放是去搞貿易,那個是別人帶錢進來,今天是我們帶錢出去搞“一帶一路”。再比如4月11號,在博鰲論壇上向全世界宣佈,金融業要大規模的開放,保險、銀行業要進一步開放,這也是一個金融街發展新的契機。因為經過入世以來17年競爭的洗禮,中國金融機構的國際競爭力,坦率地講,比十七八年前高了很多,已經到了一個完全可以開放,也應該開放的發展階段。這一輪的開放跟金融業的開放是密不可分的,反過來說,金融業的開放是引領下一階段經濟開放浪潮的。

李稻葵認為,金融行業,尤其是北京市金融街有兩大發展機遇。第一,金融監管部門到了新的發展的歷史階段,必須跟得上這一輪金融的發展。坦率地講,金融的發展我們已經超過了監管的能力,監管本身就是一個行業,現在金融監管的能力跟不上,落後於金融發展的速度。第二個科技跟金融高度配合。北京是科技中心,國家定位也是政府服務的中心,監管跟科技一融合,就應該產生金融科技以及相關監管的產業。這也是金融街發展的重大機遇。

「权威」李稻葵:特朗普让人大开眼界 创经济恐怖主义行动纪录

談監管:現在金融監管能力跟不上金融發展的速度

李稻葵指出,金融監管部門到了新的發展的歷史階段,必須跟得上這一輪金融的發展。“坦率地講,我認為現在金融監管的能力跟不上,落後於金融發展的速度。”李稻葵說。

李稻葵還指出,金融監管還應該發展,不僅依賴“一行兩會”,更重要是發展一大批同業的、自律的協會,讓其在金融街能夠落地,去跟監管部門溝通、配合,甚至提醒監管部門如何發展。另外,監管與科技融合可以產生金融科技及相關監管的產業。

談槓桿:中國槓桿率本質上不算高 問題在於質量

李稻葵在論壇上表示:“中國現在的槓桿率,以GDP作分母,在260左右,個人認為本質上不算高,但是問題在於質量,我們有大量的不良資產,大概佔GDP的7%。”

“中國槓桿率比日本低多了,跟美國差不多。但是我們的國民儲蓄率是美國的三倍,我們這麼高的國民儲蓄率,而且我們實體經濟在發展,中國實體經濟如此依賴金融,所以說槓桿率並不高。” 李稻葵解釋。

李稻葵指出,中國金融問題在於質量,我們有大量的不良資產,大概佔GDP的7%。我們的監管重點應該是化解這些不良資產,而不是簡單的節食。“現在的辦法是什麼呢?是減肥,是不吃飯,不許貸款,限制貸款,限制信託,限制理財。”

他建議,金融街應大力發展一大批同業、自律協會,讓他們去跟監管部門去溝通,去配合,去告訴監管部門該怎麼發展。

談樓市:不能簡單認為人才引進就是給房地產調控開口子

“人才爭奪戰是好事,是中國新型城鎮化發展的最重要的標誌。中國城鎮化什麼時候才能算真正起來了呢?我認為就是各個地方政府不去招商引資了,而是去搶人才了,這個是(中國城鎮化的)關鍵。”

李稻葵同時指出,房地產調控各地情況不一樣,有的地方房價還在上漲因此比較吃緊,有的地方房價不怎麼漲了,房地產調控不能一刀切,因此不能認為人才引進就是給調控開口子,這其實是兩碼事。

李稻葵預計,今年可能是棚改的一個轉折年,“未來的若干年,我相信棚改的力度和緊迫性將不如前幾年。因為整個宏觀經濟在企穩向好,棚戶區改造可能適當放緩。”

在李稻葵看來,棚改可能會被另一件事代替:政府和各種機構聯合開發的、只租不售的長租房。他認為,長租房市場前景廣闊,十九大報告定調“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所以長租房成了房地產調控的一個主要抓手,這是一個自上而下的方針。

「权威」李稻葵:特朗普让人大开眼界 创经济恐怖主义行动纪录

談債市:債務違約頻發 建議監管層抓典型案例重組

李稻葵建議監管層找一兩個案例,將不良資產撥清楚,釐清利益相關方尤其是債權方的償還程度,好好進行重組。

“我們是有撥備金的,但現在的問題是有錢不願意動,不願意觸碰到複雜案件裡的核心問題,因為一動就有麻煩,歷史問題容易被揭露出來。”李稻葵強調,他認為當下金融監管的重點不是“節衣縮食”不貸款,而是抓住一兩個案例好好重組。

李稻葵表示,與美國、日本相比,中國現在的槓桿率比日本低,跟美國差不多,但國民儲蓄率是美國的三倍,槓桿率本質上不算高。問題在於質量,中國有大量的不良資產,大概佔GDP的7%。中國的監管重點應該是化解這些不良資產,而不是簡單的“節食”:不許貸款、限制貸款、限制信託、限制理財,應該想方設法抓幾個案例,用已有的金融撥備去化解不良資產。

針對此次違約潮中主體多為民企的現象,李稻葵提出了兩點建議。首先,民企的資金一定要投向其承諾的資金用途上去,這是堅決不能動搖的;第二,民企要加強與監管部門的溝通,同時還要加強與投資人的溝通。

對於地方政府債務導致的不良資產,李稻葵強調,“地方債是另一個性質的問題,公共財政的問題,不要把公共財政問題跟金融問題混為一談”。中國的行政體制與美國不同,地方政府的融資本質上應轉為地方債務,由國家維護地方信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