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九子奪嫡,為何八阿哥在九子奪嫡中下場是最慘的?

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康熙更是一代大帝,康熙八歲登基,十四歲親政,之後平三藩,打擊外來侵略者,無不顯示他的文治武功。但是康熙晚年九龍奪嫡也讓他傷透了心,九龍奪嫡最後的結果是勢力大的八阿哥沒有當皇帝,反而藏拙的四阿哥當了皇帝,究竟原因是什麼呢?

八阿哥胤禩在老爸康熙活著時候,繼位的呼聲最高,八阿哥胤禩的交際能力特別強,當時的朝中大臣有一大半都非常中意胤禩。對於太子位置的爭奪,八阿哥胤禩太過於熱衷,有的時候為了群臣,他敢於頂撞康熙,這就意味著他敢於挑戰皇權。康熙心裡會想到,如果八阿哥胤禩當了太子,朝中還有這麼多人支持他,自己的地位就會受到威脅。所以,潛意識中康熙就已經把八阿哥胤禩pass掉了,比如項羽能力大,力拔山兮氣蓋世,不一樣失敗了嗎?

清朝九子奪嫡,為何八阿哥在九子奪嫡中下場是最慘的?

八阿哥胤禩

八阿哥最後輸原因有三:首先就是八阿哥太高調了,有句話叫做高點做事低調做人,但是八阿哥一直都很高調,一點都不會藏拙,,八阿哥在朝廷中的名聲極好,做事也比較圓滑,在民間就有人認為八阿哥賢良,這就很有問題了,康熙帝作為一代大帝,自己都還沒死呢?兒子就這麼著急肯定會不高興啊,自然八阿哥離皇位也就越來越遠了。這個和胤禛就沒法比較。

胤禛此人你從來看不出他有奪嫡之心,他把自己的心事隱藏的非常深,而且胤禛辦事比較牢靠,康熙晚年時候總喜歡同時安排幾個阿哥一起去做事,每次胤禛都辦的非常完美,自然康熙對胤禛的感受就比較深。

胤禛做人還比較狠,在宮中和地方都有自己的勢力,宮中守衛隆科多和胤禛關係非常好,在地方上有年羹堯作為策應,從這裡就能看出胤禛在軍方的勢力要遠遠強於八阿哥。

八阿哥是康熙眼中的紅人,但是一著不慎,滿盤皆輸,這是由於太監的疏忽,把八阿哥送給康熙的鷹弄得奄奄一息,換言之,康熙認為八阿哥送自己半死不活的鷹是詛咒自己,是讓自己早點死的意思,這也是康熙對老八的誤解,也就是從送鷹事件起,康熙不再寵愛老八了。

失去競爭的優勢後,老八沒有沉寂下來,反而加緊支持同黨十四阿哥胤禵上位,也就是說,八阿哥始終是四阿哥胤禛的強勁政治對手。一刻都沒消停,當四阿哥胤禛(雍正)稱帝后,老八又口無遮攔,不肯稱雍正為帝。失敗了還這麼嘴硬,雍正這才對他以後進行了打擊報復。

清朝九子奪嫡,為何八阿哥在九子奪嫡中下場是最慘的?

宮廷鬥爭中,往往強勁的政治對手都沒有好下場,相反窩囊的或者能力不大的人,最後往往下場不錯,比如漢獻帝,劉禪和孫皓等人,雖然能力不怎麼樣,結果都不錯。

漢朝的呂后和戚夫人,劉邦的妃子那麼多。為什麼偏偏呂后把戚夫人砍成了“人彘”呢?還不是戚夫人活著時受劉邦的寵愛,時時刻刻打壓呂后,等劉邦死後,呂后還不好好報復一下嗎?

八阿哥的下場和戚夫人的下場差不多,生前多榮光,失敗後就有多悲慘。

雍正(四阿哥)做了皇帝后,雍正將與老八胤禩親密之人盡行遣散,對胤禩予以孤立,並多次敲山震虎威脅老八。雍正處處刁難老八,胤禩(老八)本人也多次受罰,比如,雍正斥責老八監工不力,因為粉刷的油漆味太大了,一件不起眼的小事,雍正讓胤禩及工部侍郎、郎中等跪在太廟前一晝夜。這不是當面侮辱老八嗎?多大的一件事啊!

清朝九子奪嫡,為何八阿哥在九子奪嫡中下場是最慘的?

老十四胤禵

雍正時時刻刻想報復老八,時時刻刻想打擊老八,不管做得好還是不好,老八總是不能使雍正滿意,換言之,雍正和老八不對眼

最後,雍正四年(1726年)正月,雍正乾脆將老八囚禁於宗人府,這還不算,逼著老八改名字,雍正想徹底打垮老八,讓他永遠消失。

胤禩(老八)在被數度催促逼迫後被迫改其名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薩保”。打擊還沒有結束。雍正將老八打翻在地,然後狠狠踩上一腳。

五月十七日,雍正召見諸王大臣,歷數胤禩(老八)、胤禟(老九)、胤禵(老十四)等罪。他三人原來是一夥的,和老四雍正爭皇位

清朝九子奪嫡,為何八阿哥在九子奪嫡中下場是最慘的?

六月初一日,雍正將胤禩、胤禟、胤禵之罪狀頒示全國,議胤禩(老八)罪狀四十款,議胤禟(老九)罪狀二十八款,議胤禵(老十四)罪狀十四款,給老八定的罪過最大。九月初八日,據說胤禩因病死於監所,民間認為他是被雍正毒死的。 能力最大的老八就此退出歷史舞臺,謝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