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今起,潁州西湖封園建設——3年後,將還你一個“新西湖”

5月23日起,潁州西湖景區封園,拉開大開發、大建設的序幕。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潁州西湖開發建設將進入緊鑼密鼓的施工階段,3年後,將還你一個“新西湖”。

部分區域啟動建設,今天起停止售票、封園

而潁州西湖景區街道辦事處毛莊到木莊鄉村道路改擴建工程開始施工,這也是潁州西湖環湖大道工程。

“目前,潁州西湖環湖大道工程沿線,拆遷已經結束;湖體清淤擴寬工程已經招標結束,施工單位已經進場,並且清淤工程部分啟動,具備了封園正式施工的條件。”潁州西湖管委會有關人員介紹。

經研究,潁州西湖風景區定於5月23日封園,拉開建設帷幕。同時,今天起,不再向外售票。“正式開始建設後,潁州西湖風景區將成施工重地,為了不影響施工,並考慮到安全問題,也請市民們不要再進入景區。”

湖體清淤擴寬和環湖大道建設,將奠定西湖核心區框架

據瞭解,本次啟動施工的湖體清淤擴寬工程(一期),佔地面積約為160.8公頃,主要包括阜臨路以北水域,還包括西湖管委會周邊坑塘及草河閘至草河入西湖口段水域清淤區域及鐵佛寺12.8公頃堆土場。本次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圍堰施工、湖區清淤、淤泥晾曬、淤泥填埋、圍堰拆除等主體工程施工。投資規模約3900萬元,計劃工期為110天。

潁州西湖環湖大道全長11.5公里,道路紅線7米,總投資4.5億元,計劃工期240天。除了道路工程,還將在路兩邊實施高標準綠化,讓它成為一條“環湖景觀大道”。

“我們將對現有西湖水面,及周邊水域,採取分塊施工的辦法,先行清理水體內的淤泥。”潁州西湖管委會的工作人員介紹。以後,再逐步拓寬水面,使潁州西湖核心區水面達到6.6平方公里。湖體清淤擴寬工程和潁州西湖環湖大道的建設,將奠定潁州西湖核心區框架。

計劃今年修好環湖路,明年基本實現能旅遊目標

按照初步規劃,建設後的潁州西湖風景區將由8個功能區組成,分別為歷史文化觀光區、溼地休閒體驗區、文化休閒體驗區、文博會議會展區、花卉博覽區、田園休閒體驗區、養生休閒度假區、溼地康體體驗區,以10公里長的環湖大道串連。

結合古詩詞文獻記載,規劃發掘了36個最具代表性的景點,呈現古潁州西湖的歷史人文景觀。其中包括西湖書院、歐陽文忠祠、歐堤、蘇堤、關帝廟、四賢祠、六一堂、白蟹泉等。

因為要將現有1.9平方公里水面擴大到6.6平方公里涉及土地報批等工作,我市將在現狀湖區先行啟動起步區進行建設。

在秉承潁州西湖風景區整體定位及規劃的基礎上,本次重點開發的起步區,總面積為3.78平方公里,總投資9.3億元。其中,水面2.74平方公里,綠地1.04平方公里。重點建設範圍為阜臨路以南2.29平方公里區域,建設內容包括水生態修復、自然景觀及人文景觀的構建等,將成為潁州西湖風景區的示範區。阜臨路以北1.49平方公里區域以水生態修復為主。

目前,起步區規劃方案已經形成,正在向省住建廳初步彙報。完成審批後,潁州西湖將進入進一步擴大水體面積、景點建設等階段。

我市決定,西湖開發將全面奏響“三年三部曲”:今年要把環湖路修好,完成擴水工程,確保50%以上的景點開工建設,部分功能區要啟動;2019年要基本實現能旅遊的目標;2020年重點要完成主景區外八大功能區的完善提升工作,全力實現“一年大見成效、兩年基本建成、三年完善提升”的開發目標。

潁州西湖的歷史變遷

古潁州西湖與杭州西湖、惠州西湖和揚州瘦西湖並稱為中國四大西湖。

據我市文史界考證,潁州西湖“興於唐、盛於北宋,至南宋、金、元漸衰”。

對於古潁州西湖的面積和水深,明正德《潁州志》說:“湖長十里,廣三里,相傳古時水深莫測,廣袤相齊。”對此,原市地方誌辦公室主任劉弈雲有過探討:阜陽市區地面標高一般在30-31米,地勢西北高、東南窪。但位於阜陽西北的原潁州西湖地面,在很大範圍內標高都低於市區地面,其起伏高差幾達4米。

關於潁州西湖的範圍和位置,也是有跡可尋的。潁州北城,州志傳為漢汝陰縣故城,今鼓樓為其南門,其西門稱水門,額曰“望湖”。城河以西地面高度即為30米以下,《鳳陽府圖經志》也說:潁州西湖“在西門外”。看來古代潁州西湖水曾直抵西門,然而到了明代,正德《潁州志》雲:“在州西北二里外”。清道光《阜陽縣誌》則雲:“縣西五里”。

潁州西湖管委會人員介紹,現址潁州西湖位於城西三十里河,起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當時,由幾家單位及個人聯合建設;1995年前後至1996年,阜陽撤地設市,潁州西湖管委會正式成立機構,拉開建設潁州西湖南湖區的帷幕,歷經多年建設,成為現在的潁州西湖,多年來一直是阜陽人休閒度假的好去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