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手機的錯失與執念

時隔3年後,昔日的聯想“二號人物”劉軍再次為手機業務站臺:聯想手機重生了。

這位曾經的手機業務執掌者,在“中華酷聯”時代,曾為聯想打造出多款旗艦機型。而這一次,他給出的核心理念是“良心優品,國民手機”。

重生,直譯為死而復生。

在過往的7年中,聯想在全力發展移動業務,單就品牌方面看,最多時曾達6個品牌產品同時覆蓋高、中、低三領域。可惜,一切未能改寫銷量低迷的態勢。

不久前,聯想CEO楊元慶在接受新浪科技專訪時坦言,“手機業務在此前發展中存在一些失誤,包括在判斷客戶需求和切換品牌策略上”。

在昨日的聯想新品發佈會後,有媒體直言不諱地向聯想手機中國區業務負責人常程發起追問:這一次要堅持多久?會不會放棄?

這個不叫堅持多久!時間多久都可以,做好就行!”常程坦率地說,聯想手機依舊存在很大挑戰,是死是活不得而知,需要支持。

執念

聯想集團內部員工透露,雖然聯想手機在中國的份額不高,但內部並未放棄,一直在探索嘗試尋找出路。

在發佈會上,劉軍評價常程時說道:“他堅持每天早晨5點半起床,雷打不動親自回覆用戶每一條評論,即便在聯想手機處於最低谷時期,仍堅持承諾為用戶升級系統。他相信一切將重生,一切關乎信任”。

外人或許不解,為何聯想要執著做手機?

實際上,手機與聯想目前的整體戰略息息相關。在去年的誓師大會上,楊元慶曾提出三波戰略,在設備+雲的佈局中,手機是除PC外的最重要設備。當下,聯想在主推智慧零售,同時佈局智能物聯與應用,手機都是重要的連接樞紐。同時,在即將到來的5G時代,手機也是重要端口之一。

聯想顯然不想再錯過風口。

不久前,聯想集團宣佈組織結構調整,把PCSD(個人電腦和智能設備業務集團)和MBG(移動業務集團)整合後,“裝入”新成立的智能設備業務集團(IDG)。此舉也表明了手機在聯想佈局中的重要意義。

劉軍更是直言道:手機業務直接關乎聯想未來的新增長點。

變陣

此前,楊元慶在業績發佈會上稱,過去移動業務做得不好,但遠遠沒到放棄的時候。

在這些年,聯想的移動業務到底經歷了怎樣的變遷?

實際上,聯想入局手機行業,早於小米足足9年。

2002年,聯想做手機並創下了多個第一:首款國產自主研發的GSM手機,首款支持TD-SCDMA的3G OPhone手機等。

聯想手機的錯失與執念

▲ 聯想OPhone系統的O1手機

2010年,聯想宣佈移動互聯網戰略,同時推出安卓智能手機“樂”Phone。在當時的外界看來,在傳統手機混戰的年代中,“樂”Phone的“四葉草”插件設計別具一格,但相對高額的價位導致銷量不足50萬,1年後,“樂”Phone黯然退出。

聯想手機的錯失與執念

▲樂Phone

從2011年起,聯想手機的產品線開始頻繁調整。據新浪科技統計,7年中,重大調整多達五次:

2011年至2012年,聯想手機的產品線有A系列、P系列、K系列和S系列,分別對應中低端、商務、高端和時尚;

2013年,保留低端線,將P系列和S系列整合為一條線,並將原有的高端K系列升級為“Vibe”高端品牌;

2014年至2015年,A系列、S系列和Vibe系列,各自演化出兩條產品線,黃金斗士、樂檬、S系列、ZUK、VIBE、Moto六個產品系列覆蓋低、中、高三個領域。

2016年,採用了“去聯想化”戰略,未來將只保留ZUK和Moto,去除VIBE和聯想,Moto專注於國內外高端市場,ZUK為中端市場。

2017年,取消了ZUK,未來只有聯想和Moto兩個品牌。前者推出更具性價比產品,後者專注高端市場。

錯失

產品線頻繁變更的背後,是聯想手機業務管理層的劇變:劉軍、陳旭東、喬健、常程等先後執政,使得發展策略不斷變更,進一步導致了品牌難以持續。

從整體策略看,聯想手機或錯失兩次轉型機會。

1、從運營商轉型:此前聯想押注運營商渠道,依靠合作保證銷量。但在2014年前後,運營商開始下調補貼,這對於憑藉運營商走量的廠商無異於“滅頂之災”,最終導致手機銷量直線下滑。

同一時期,憑藉新經營模式與營銷理念,小米等互聯網手機迅速崛起,並逐步蠶食聯想曾經拿下的市場份額。

2、向線下零售轉型:OPPO、vivo藍綠大廠通過線下渠道實現了逆襲,專注於線上的小米緊急變陣,開設了數千家線下體驗店,銷量回暖。而聯想手機近兩年才開始吸納多位渠道高管主攻下線,動作要稍晚於對手。

從近三年的銷量看,聯想手機已跌出前八陣營。

“戰略對業務影響很大”,楊元慶告訴新浪科技,聯想曾對手機品牌進行整合,該過程中存在難度,在切換品牌方面準備並不充分。

不過,楊元慶對手機業務依舊充滿信心。他說,通過多次復牌後,戰略已愈發清晰,聯想有能力做好手機業務。“但在短時間內,並不是在這個業務上追求增長和市場份額,而是先讓手機業務恢復健康”。

“這個市場比之前還要激烈,但是市場還夠大、需求還在,現在還是踏踏實實做產品,所有期望就交給時間吧”,常程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