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石井子”--下鄉散記

重返“石井子”--下鄉散記

村莊一角

“石井子”是一個村名,從這村子的名字看,那裡肯定有石頭、有水井,村裡石頭確實有,而且很多,多的你走路時腳下都踩著石頭,但並沒有一眼井,也沒有自流水,不知道這個名字是咋取得,村民及牲畜的飲水全靠那些先輩們深挖的水窖,水窖家家都有,水來自於雨水集流,每逢天下雨村民們便拿著鐵鍬在水窖周圍剷出一條條細細地水溝溝,將雨水引導於水窖內,若雨天旱水窖小的人家水就不夠吃了,只能在親戚或鄰舍家借水吃,水窖的水冬天並不結冰,顯得乾淨一點,到了夏季揭開水窖蓋子水面上便漂浮著很多不知名兒的蟲子和草根之類的浮物,更是我們這些鄉下人常見的那些羊糞蛋蛋,漂浮在水面好似一隻只跳動黑色的眼睛在看著你,那些還活著的蟲子在水面上掙扎著,運氣好的能爬在一截草幹上也許還能多活幾天。“石井子”的水不好吃,見過這樣水這樣景且眼細的人恐怕寧可渴死都不會吃,但就這樣的水我確在那裡吃了三年,而且吃得津津有味兒,因為“石井子”的麵粉好吃,那是”紅禿頭“的砂地麥子磨的麵粉,是真正的綠色農產品,農家幾乎天天吃飯都有“餳面拉條子”或“手擀麵”,嚼到嘴裡有一股香香的勾人食慾的味道,將窖水那種一股久餿的氣味淹沒的無影無蹤,我想“石井子”這個村名亦可能是村民們盼望在這個滿是石頭的村子裡能掘一眼井的緣故吧!

重返“石井子”--下鄉散記

水窖

十八年前,筆者任職甘肅省古浪縣新堡鄉黨委副書記,在這個鄉工作了三年。該鄉距古浪縣城106公里,東邊與甘肅景泰縣毗鄰,南邊與天祝縣接壤,北邊與古浪縣裴家營鎮相連,全鄉面積524.4平方公里,相當於一個“新加坡”大,該鄉是一個典型的“雙業”(農業牧業)鄉,石井子村是我的蹲點村之一,坐落在該鄉東北邊,距鄉鎮府約十幾公里的山坳裡,四面是起伏連綿的毛毛山,土地廣袤,其實嚴格意義上說,它不是“土地”,而是“砂地”,砂地裡大多是垂頭大小的石子兒,石子下面是細細地砂礫,農民稱為“砂地”,砂地有大有小,大的一塊地有二三十畝,十畝一下的算是小地,那些坡坡溝溝裡到處是砂地,因為靠天吃飯,祖祖輩輩生活在那裡的農民,因地適宜,得到了從“砂裡產糧”的傳統農業種植經驗,故而從人民公社到包產到戶,村民的壓砂擴翻砂地從來沒有停止過,砂地的特點一是保溼氣,只要天下雨後,石子可以遮住陽光對農作物的暴曬和水分的蒸發,二是下種後遇到雨水充分時節,種子可以分叉,一粒種子能分幾株枝幹,糧食產量大,按照農民的說法“只要雨水好撈一年,糧食可吃三四年”,因此不管種植什麼作物都不能保收,三是砂礫中富含多種氨基酸和硒、鋅、鈣、鉀等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砂地裡種植的是一種叫“紅禿頭”的麥子,其麵粉吃起來筋道可口,備受周邊地區人們的青睞,其次還有西瓜、葫蘆等,那西瓜按照現在的說法就是的的確確是“硒砂瓜”,又甜又沙,含糖、硒量高,是當地的特色農產品,由於地理、交通條件的約束,農產品流通慢,故而不能形成規模性的種植,農戶種植也是自給自足,主要是為了“倒茬”。而大面積的毛毛山、草原植被豐富又給發展散養牛羊創造了天賜的良機,村民們家家戶戶都養殖羊、牛,養牛羊給村民們帶來了一些經濟收入,但農民離脫貧致富還相差甚遠,而我們鄉鎮幹部一年四季的重點任務就是“刮宮引產、催糧要款”,其次就是利用農閒之時動員農戶“以工代賑”修路、勞務輸出等等,那時通往村裡的路全是石子路,騎上摩托車癲得渾身上下顫抖,屁股根本坐不穩,幾乎是站在摩托車上行走,全村八十多戶人家分在三處居住,在那裡我蹲點三年後被調往其它鄉鎮,想不到時隔十八年“精準脫貧”讓我又回到了這個久別而“人想路不想”的村子,近年來,村裡人有的通過自謀生路搬遷至新疆等地生活,大部分在“易地搬遷政策”下,已在黃花灘移民點搬遷居住,農民祖祖輩輩忘不了耕作,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根本,這不,春耕季節,村民們又開始返回原居地耕作那些曾經養了幾輩子人的砂地......

重返“石井子”--下鄉散記

砂地

由於農戶大都回老家種地,清明節前為了落實“一戶一策”“精準脫貧計劃”,我們一行五人乘車前往石井子村,從古浪縣城出發,途徑大靖、橫樑、干城等鄉鎮,新修的柏油路寬敞平整,從上午9點出發,3個多小時後到達了該村。出發前我們知道農民們肯定很忙,沒時間給我們做飯,我們便自帶午餐:每人兩個餅子,因我患有糖尿病,臨到村時覺得有低血糖現象,便將自己的那份午餐吃了,沒料到村文書知道我們要來,將地理忙活的妻子早早地叫來,給我們準備了午飯,剛落座不久文書妻子就招呼我們吃飯,一看是紅禿頭臊子面,我聞著那久違的飯香味就是不敢吃,因為再吃血糖會升高,為了消除眼饞口饞的食慾,我立刻走出文書家,走出門外再一次細看這個久別村子的概貌,感受著曾經吹過自己臉龐的風,聽一聽那些熟悉的犬吠雞鳴,人喊馬叫的聲音,眼前的山還是十八年前的山,那些滿山的砂地裡村民們開著四輪拖拉機正在播種,過去木耬種田的“呱噠呱嗒”的耬蛋聲已變成了拖拉機“噠噠噠”的聲音,而整個村子已面目全非,殘垣斷壁,只剩下那些原來村民們最羨慕的幾處“拔廊坊”還氣勢軒昂地坐落在那裡,目視著那個太陽昇起的方向,但顯得孤單寂寞,原來的那些水窖在政府的“母親工程”中都變成了水泥窖,水窖修建已有數年也顯得破舊,鐵質的蓋子上略有鏽跡,打碾場上的秸稈堆的饅頭似得,但秸稈垛也被風雨洗刷得披上了一層灰黑色的皮膚,失去了原有的光澤,曾經那些生人沒進村就能聽見此起彼伏的狂吠且兇猛的狗一個也不見了,村裡到處跑的是那些見人就跑,貓兒般大小的小狗,連幾聲像樣的“吠”聲都沒有,況且很多小狗已成了無家可歸的流浪者,因為主人搬遷了,新居住地的房子裡又不能養狗,主人們都將它們留在老家,讓其自生自滅吧,但一個都沒死,而且都活蹦亂跳,不知道它們吃的啥喝的啥......

下午我們走進了我所聯繫的村民張寶山家,他中等個兒,人很樸實敦厚,50歲的年齡卻顯得過於蒼老,臉上寫滿了滄桑,妻子常年生病吃藥,他家屬於貧困戶,自達出生在這裡他和其他人一樣,父母先讓他邁進小學的門檻,就算讀不了大書也能脫個盲,張寶山和村裡大多數孩子一樣,讀完小學便輟學接過了父親手中的牧羊鞭,趕著一群羊在滿山跑,那群羊是父親的希望,也是全家養家餬口惟一經濟來源,就這樣羊群年年發展,年年變多變少,一茬接一茬,張寶山也從一個年輕後生變成了一個半拉子老漢,一家人奮鬥了幾十年,總算是蓋了五間像模像樣的“拔廊坊”,我們進屋後,他妻子好客,趕緊打開冰箱取出冷藏的“火鏊子”,拿出後放在案板上切成小塊,然後端在茶几上一個勁兒地嚷著我們吃,這種燒成的饃饃我們叫“火鏊子”,那是將發麵和好,經過幾次的揉麵或摻點雞蛋、清油,然後放在一種叫“鏊鏊子”的器皿中,將柴草點燃後埋在火堆裡,經一小時左右饃饃便熟了,經過這種程序燒的饃饃吃起來香軟可口,此時我也不再推託主動拿起一塊吃了起來,邊吃邊聊起了張寶山去年的收入和目前面對的困難,如何爭取2020年脫貧的問題,同時根據他家的實際情況與他商量制定脫貧計劃。

重返“石井子”--下鄉散記

筆者和聯繫戶主張寶山

去年由於易地搬遷,張寶山將自養的36只羊全部賣了,羊價好他一下子收入了幾萬元,前一段時期我去了他家在黃花移民點的新居,新修的移民住房漂亮寬敞,佈局合理,他妻子打掃著院裡衛生,說已請了人準備近期裝潢房子,這次他說房子的頂棚已裝好,由於種田其餘事田種了在幹。老張說由於妻子長年生病,自己年歲也大了,外出打工也沒人要了,只有操起老本行,搬下去後繼續養羊,但面臨的困難是沒有資金,而圈養又沒技術,羊養好了兩口子明年就能脫貧。我說這些問題你放心好了,到時政府一定會組織你參加養殖技術培訓,協助解決貸款,有啥事我不在時給我打電話,我細心地在“一戶一策”表上填寫著他的脫貧計劃,他逐字逐句地看後滿意地簽了字,那“張寶山”三個字寫得那麼認真自信,這種自信來自於政府政策扶持的力度,來自於對幫扶幹部的信任,更是來自於自己對生活的信念。

從張寶山家出了門,我們緊接著走進了一位姓徐的老人家裡,老漢一隻手拿著一把切菜刀,那刀鏽得簡直是一件“文物”,他見了我們就說:“不准你們拆我的房子,我們還要在這裡住......”話剛說完,他的老伴躬著腰從一間破舊的房中走出,邊關門邊說:“拆房子不行,我們老兩口不搬,就在這裡到老死為止......”

重返“石井子”--下鄉散記

徐老漢

他那老伴衣服襤褸,骯髒不堪,但說話頭腦清楚一點兒不亂,我們說:我們不是拆你房子來的。她才放心了,這時徐老漢打開了話匣子,給我們說開了他的家事,一個兒子領著媳婦孫子在景泰連打工帶供孫子們上學,家裡只有他老倆口,他今年78歲了,老伴也75歲了,搬到哪裡就這老樣子,還不如在老家待著......。我說:您老倆口都這麼大年齡了,能幹動活啊,他說:我還精神著呢,你看我把這菜刀磨一磨,準備到了夏天,拔草剁草還餵豬呢......,院子裡的房屋還是六七十年代修建的,看樣子已數年沒添過一磚一瓦。此時讓我想到的是留守老人的生活確實是個老大難,像徐老漢這種情況的家庭很多,居住在這種環境和條件下,一個兒子不去打工如何生活?孩子不讀書不行,不管老人居住何處,下一步解決這種留守老人生活問題必然會擺在各級政府的議事日程。而老倆口這種外在的、邋遢的生活情景,是山區農村老人長時期在貧困生活中的陋習,並不是老人沒有像樣的衣服穿,這種外在的“邋遢”折射出了這一代人生活的習俗,也是貧困山區農民長期抗爭及克服貧窮、缺水、惡劣環境等客觀因素和困難的烙印。

重返“石井子”--下鄉散記

徐老太

古老的“石井子”村即將消失,那些吆喝牲畜帶著滄桑的山裡號子也會沉澱於大山深處,溶於大山腹地,靜靜地聽著四季的風雨雷電,忍受著雪霜的侵襲,看著日月輪迴的歲月!而一個嶄新的“石井子”村已經誕生,但願村民們在新的環境下脫貧致富,生活的幸福、安康!我相信,貧困將會永遠留在那個遙遠的大山中,埋在那些鵝卵石的下面,忽然我似乎醒悟到那些先輩們所取“石井子”村名,是留給後代們為埋葬貧困而掘的希冀之井!埋葬貧困不需要黃土的填埋,而是需要艱苦奮鬥的生活信念,堅韌不拔、吃苦耐勞的精神!

重返“石井子”--下鄉散記

移民新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