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航母艦長感嘆:這世上也只有兩國能擊沉我們但亞洲不行

美航母艦長感嘆:這世上也只有兩國能擊沉我們但亞洲不行

眾所周知,二戰期間,航母取代戰列艦成為海上霸主,到今天為止這個情況一直沒有改變,這是因為航母完美地將海軍艦艇平臺和飛機的機動性結合在一起。在海戰中,航母能夠利用艦載機的速度優勢控制廣闊的空間,這是普通水面艦艇無法做到的。面對航母的巨大作戰能力,各國都在研究打航母的技術和戰術,而潛艇則被認為是對付航母的重要裝備。也許在很多人腦海裡,能夠打擊航母的潛艇都是核潛艇,因為核潛艇水下速度快,而且具有無限續航力,武器數量又多。的確,在冷戰期間,蘇聯就曾建造過大量的攻擊核潛艇,甚至還專門建造了發射遠程反艦導彈的巡航導彈核潛艇來對抗美國航母。不過,核潛艇的技術難度大、造價高,只有極少數國家才能裝備。對於大多數國家來說,能夠擁有的潛艇還是常規潛艇,所以用常規潛艇來對抗航母也就成為必然選擇。

美航母艦長感嘆:這世上也只有兩國能擊沉我們但亞洲不行

雖然常規潛艇的水下航速與核潛艇有較大差距,水下續航力與核潛艇相比就更小,需要經常上浮充電,增加暴露率。但是二戰時期的實戰表明,常規潛艇對於航母的威脅是很大的,擊沉過多艘航母。例如二戰開始時,英國的“勇敢”號航母就被德國的U-29潛艇擊沉;二戰末期日本的“信濃”號航母則在第一次試航中就被美國海軍“射水魚”號潛艇擊沉。要知道,二戰時期的常規潛艇在艇型上還是偏重於水面航行,水下航速和續航力都很差,但已經令航母不敢對其輕視。

美航母艦長感嘆:這世上也只有兩國能擊沉我們但亞洲不行

不可否認,常規潛艇與核潛艇在整體性能上是有很大差距,但其也有自己的獨特優勢。常規潛艇在水下是採用電機推動,安靜性先天性就要比核潛艇好,現代常規潛艇又像核潛艇一樣採用在艇體表面敷設消聲瓦,採用減振浮筏安裝機械設備,以及採用低速的7葉大側傾螺旋槳,使得總體噪聲進一步下降,反潛探測聲吶要想發現常規潛艇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續航力方面,現在的新型常規潛艇普遍開始加裝不依賴空氣動力(AIP)系統,使得低速狀態的水下續航力大幅提高,基本都可以達到2周,因此暴露率就大大降低了。常規潛艇的最大水下航速雖然一直保持在20節上下,但是利用在關鍵航道、海峽等進行設伏,或者根據情報提前在航母必經海域進行蹲守,都可以彌補水下航速小的缺點。

美航母艦長感嘆:這世上也只有兩國能擊沉我們但亞洲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