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泪——一位母亲的故事

——一位母亲的故事

作者 李孝贤

她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又是一位普通的母亲在我的心中却是一个伟大的母亲

——题记

天泪——一位母亲的故事

图为李文香老人

早就听说了她的故事却不敢去打扰她怕打乱了老人已平静的心但听着她三十年如一日对女儿所做的一切点点滴滴敲击着我的心扉点燃我的灵魂使人热血沸腾我的血管膨胀得似乎要爆炸

母亲是刻在每个子女心中的一座永恒而又神圣的碑而她已将母亲这块碑在岁月中已用心血描绘成了一弯天空的彩虹每一种色彩都涂然在女儿的身上期盼着女儿永远绽放那七彩的绚丽......

她叫李文香现年78

甘肃省古浪县横梁乡小山村人一个普通而又平凡的母亲但她又是一个让人感动而尊敬的老人脸上写满了惆怅满头的银丝里藏着一个母亲对女儿的深爱那种爱是一个母亲对女儿天性的爱已渗透在她的骨髓还有让人感觉到那种冥冥之中的祈祷她三十年来默默无闻陪伴伺候瘫痪在床的女儿
当笔者采访完她的事迹后潸然泪下突然感觉到她瘦弱的身躯已超越我的视角一个伟大母亲的形象骤然间置于天宇

那是1987年的节坐落于古浪峡中的古浪县水泥厂职工常金莲和往年一样这一天她必然去看望远在横梁乡小山村居住的父母亲

那时古浪通往山区的班车每天只有一趟恰逢端午节回家的人自然多班车超载那是常事早上7点多从汽车站出发到水泥厂车已满员但常金莲还是挤上了车班车费力地吐着黑烟在山路上蹒跚前行一个多小时后班车驶入横梁乡境内的红沟梁,“红沟
全长约10公里山大沟深山体的岩石和砂砾均为红色一条石子儿路缠绕在半山腰间似一条红色的飘带贯穿其中红沟原本无路山高沟深难以行走故称鸿沟”,1936
红九军军长孙玉清和政委陈海松率7000多人从景泰镇虏堡出发经古浪县南部山区的甘沟乱泉台子突破马元海防线,11日至12在干柴洼今干城乡
与国民党马元海马彪旅激战两天突出重围,13日马家军紧追不舍在此与红军激战一昼夜虽歼敌数百然自身损失惨重
为了纪念红军当地人将此沟改名为红沟

班车从山梁下行至第三个转弯处因车速快来不及转弯便飞越路基向山下翻滚一场浑然不知的灾难顷刻发生随着车体的翻滚有的人从车窗中弹出重重地摔在地上有的人活着有的人已经死了一声声地惊叫从翻滚的车中传出那叫声惨烈而又惊秫

就像一块巨石砸在地上随之爆发出沉闷地一声却又陡然寂静此时走路的开三轮的放羊的只要是看见的人都纷纷跑去现场救人事后统计有十多人在这次事故中死伤其中常金莲就是重伤者之一导致下身瘫痪......

天泪——一位母亲的故事

瘫痪在床的常金莲

天泪——一位母亲的故事

图为李文香老人扶女儿翻身

她时常在梦中与儿子嬉戏睁眼却是一场空喜

听说儿子上学了她常念叨着儿子学习咋样面对此情父母及亲戚们上门去给孩子的爷爷奶奶求情下话倒也干脆利索竟然同意把孩子领走就这样儿子终于回到了自己身边除了一个月一千多的工资维持生活外她还将给予自己的赔偿款拿出供儿子读书哥嫂为了生计
种完地里的庄稼还要外出打工两个孩子也要上学了但父母又在县城侍候她老俩口不得不将自己的俩孙子接到古浪伺候读书人口的增加使得李文香老人的负担再次加重侍候了女儿又要照顾三个孙子父亲常发福又要接送三个孩子上学又要买菜买药就这样生活就像每天升起落下的太阳一年又一年
。2008年父亲常发福在长期地病痛和心里过度的疲劳忧郁下终于撒手人寰照顾女儿和孙子的重任全部落在了这位老人身上而常金莲还要每年需住一次院一次花费的医疗费用都在3万元左右由于她拿工资按照政策规定确不能享受城镇低保面对生活就医的沉重负担经济状况也是捉襟见肘
如今儿子已经上了大学躺在床上的她瘦弱如柴但她任然保持着坚强的生活信心

天泪——一位母亲的故事

李文香老人给女儿揉腿

有一句俗语叫久病床前无孝子”,我从来没听说过哪一个子女在病床前侍候父母三十年而这位母亲确在女儿的病床前侍候了三十年啊三十年对于人生来说却不短暂而三十年侍候瘫痪在床的女儿更加不简单这样的母亲是何等的伟大啊她是中国母亲的骄傲和典范

不愧是这个社会的楷模作为一个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赞美她歌颂她宣扬她

天泪——一位母亲的故事

李文香老人给女儿喂饭

采访结束了我的思绪仍徘徊在老人三十年的风风雨雨中她不善言语不善宣扬确将一个世间最伟大母亲的爱关在了这个小小的房间她的事迹将我的灵魂又一次洗涤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一个别样母亲的闪光点

简直是霹雳的闪电带来了的一声惊雷

行走在古浪街道突然间天空乌云密布下起了霏霏细雨我想这肯定是苍天感动地泪水......

天泪——一位母亲的故事

车祸前的常金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