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脫貧故事」欒川有個“劉書記”,用自己的雙手“雕刻”出了美好生活

「我的脱贫故事」栾川有个“刘书记”,用自己的双手“雕刻”出了美好生活

「我的脱贫故事」栾川有个“刘书记”,用自己的双手“雕刻”出了美好生活
「我的脱贫故事」栾川有个“刘书记”,用自己的双手“雕刻”出了美好生活

(77)

今日講述秋扒鄉嶂峭村劉六娃的致富故事

「我的脱贫故事」栾川有个“刘书记”,用自己的双手“雕刻”出了美好生活
「我的脱贫故事」栾川有个“刘书记”,用自己的双手“雕刻”出了美好生活

劉六娃有話說:

現在國家政策這麼好,光靠政府可不行,一定要通過自己的雙手早日實現脫貧致富!

“劉書記”的脫貧經

劉六娃原是秋扒鄉嶂峭村寨溝門組人,也曾是這個村的老支部書記。供兒子上大學和家裡的開銷讓老劉壓力不小,他靠著幹零活掙來的錢艱難地支撐著這個家庭,2016年,老劉一家被列入建檔立卡貧困戶。

在享受到到戶增收4000元、光伏發電和危房改造的政策後,老劉思緒萬千,“自己幹過村支書,又是一名黨員,光靠政府可不行,一定要通過自己的雙手早日實現脫貧致富。”

老劉一直有根雕的愛好,老劉決定重操舊業。

老劉購買了一套根雕技術實用書和一套根雕專用工具,每天沒事就捧著書本學習,拿著從山上撿來的樹根琢磨,尋思怎麼才能刻出像樣的東西來。

「我的脱贫故事」栾川有个“刘书记”,用自己的双手“雕刻”出了美好生活

正在用打磨機打磨根料

根雕藝術是發現自然美而又顯示創造性加工的造型藝術,所謂“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在根雕創作中,大部分應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態來表現藝術形象,少部分進行人工處理修飾,因此,根雕又被稱為“根的藝術”或“根藝”。

根雕貴在自然,好的根材並不是隨處可見,收集樹根、樹樁也不是很容易的事,山崖、山林、河邊甚至老百姓的柴堆都是老劉經常光顧的地方,有時候,為了找個好的樹根,老劉一走就是大半天。

“找來的樹根,還不能急於動手雕刻,得根據它自身的造型,仔細琢磨,不能壞了原有的樣子。打磨的時候用打磨機將根料打磨一遍,裂口痕跡磨平,用力要均勻,根料本身的窟窿和紋理不能破壞……”老劉說起根雕頭頭是道。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近兩年的刻苦努力,老劉的根雕作品已經小有名氣,2017年,老劉的根雕開始賣上好價錢,最初還是駐村幹部和幫扶人幫他尋找銷路,現在很多人都慕名前來購買。

「我的脱贫故事」栾川有个“刘书记”,用自己的双手“雕刻”出了美好生活

滿屋的根雕品

「我的脱贫故事」栾川有个“刘书记”,用自己的双手“雕刻”出了美好生活

門外根雕

“我這還都是粗加工,按照根雕的材質、造型,一般都是幾十元到幾千元不等,光2017年就收入了一萬餘元!”老劉的心裡樂開了花,把根雕事業繼續下去的信心也就更足了。

就這樣,老劉在2017年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老劉的奮鬥精神,感染了上大學的兒子劉望敏,通過努力,劉望敏考進縣民豐村鎮銀行成為一名正式員工,為家庭減輕了負擔,也成為了全家人的驕傲。

“現在國家政策這麼好,我作為老黨員、老支書,更要自力更生,不能坐家裡等著別人來幫你,學門手藝,這才是脫貧致富的長久之計。”老劉笑呵呵地說。(杜林波)

「我的脱贫故事」栾川有个“刘书记”,用自己的双手“雕刻”出了美好生活

劉六娃的致富故事有沒有打動您?

3月1日起,《多彩欒川》每日推出一名來自我縣各村的勤勞致富明星,您要持續關注喔!

劃重點

「我的脱贫故事」栾川有个“刘书记”,用自己的双手“雕刻”出了美好生活

若您身邊還有不等不靠、自強自立、苦幹實幹的勤勞致富模範,請第一時間聯繫我們!電話:66830310 66814445 郵箱: [email protected] 也可在留言處留下聯繫方式!

「我的脱贫故事」栾川有个“刘书记”,用自己的双手“雕刻”出了美好生活
「我的脱贫故事」栾川有个“刘书记”,用自己的双手“雕刻”出了美好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