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皇帝發行了這枚銀元,卻造福了後代

眾所周知,古錢幣是一個國家重要的歷史組成部分,就其產生的特定年代而言,它不僅代表著中國貨幣文化各個歷史時代的滄桑演變,也反映出我國曆史、政治、經濟的繁榮與興衰。我國錢幣收藏愛好者遍及全國城鄉,流散民間的珍稀歷史錢幣不斷被發現,特別是大規模的基本建設,不少歷史錢幣重見天日,其間不乏出土很多精品。

  光緒元寶是清朝光緒年間流通的貨幣之一。由湖北兩廣總督張之洞率先引進英國鑄幣機器鑄造銀元和銅元,之後各省紛紛仿效。共有十九個省局鑄造,除中央戶部,地方省所鑄銅元,皆在其正面上緣鐫寫省名。光緒元寶是大清光緒年流通大面值貨幣之首,是我國首批引進海外技術的印發流通貨幣,對於現今也蘊藏了一定歷史意義。

光緒皇帝發行了這枚銀元,卻造福了後代

  光緒元寶一組,直徑皆為3.9釐米。位於左側的是“江南省造光緒元寶”,此錢幣正面中央內鐫滿漢文“光緒元寶”,圈外上端鐫“江南省造”四字,下沿鑄幣值“庫平七錢二分”,左右兩側分鐫六花星一枚。銀幣背面中央鐫龍圖,上下端環繞英文字樣,左右各鐫一枚花星。錢幣正面鮮然可見滿漢文化的融合,而錢背卻明確標示了西方文化的介入。其包漿入骨,熟舊自然,深打字口清楚,流通痕跡明顯,邊齒過關,龍鱗清晰,具有極高的投資價值和收藏價值。

光緒皇帝發行了這枚銀元,卻造福了後代

  位於右側的是“奉天省造光緒元寶”,該幣正面圖案中央珠圈內鑄滿漢文“光緒元寶”四字,珠圈外上環鐫“奉天省造”四字,下沿鑄幣值“庫平七錢二分”,左右兩側是發行年份“癸卯”二字。背面圖案中央是蟠龍圖,上下環鑄英文字樣,左右兩側各為一六瓣花星。神龍飛舞圖案,栩栩如生。錢幣制作精細,包漿自然,龍紋和字體刻畫,遊刃有度,非常難得。

  在中國,收藏家極其喜歡帶有龍之圖騰的錢幣,因為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在民間傳說,錢幣背面的龍,能增加一個人的氣運,使其時刻在龍氣的保護下,趨吉避凶。所以這組龍紋光緒元寶銀幣一直深受收藏家的喜愛。中國古錢幣隨著時代的變遷,早已失去其本身的流通功能,卻因其精美,存世量少,在收藏界持續升溫,是藏友樂於收藏的寶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