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考生關心時事善表達,“新時代”“綠水青山”入高考作文

7日上午語文考試結束,各地高考作文題陸續公開,為了要求考生關心時事、有自己的觀點成為今年高考作文的一大特點,“新時代”“綠水青山”“小康社會”“社會主義現代化”等出現在今年的高考作文題裡。

为了让考生关心时事善表达,“新时代”“绿水青山”入高考作文

其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圖”分別出現在高考全國卷三和北京卷裡,“和中國的新時代一起追夢、圓夢”“新時代新青年”分別出現在全國卷一和北京卷裡。此外,天津卷《器》、浙江卷《談浙江精神》也都分別給出了“國之重器、肩負榮光、成就夢想”“幹在實處、燦爛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部分提示,要求新時代的新青年有宏大視野成為今年的命題方向。

與前些年各地自主命題佔主流相比,今年的作文題主要集中在全國三套試卷和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蘇等少數省份,雖然可供圍觀的作文題目變少,但這些題無一例外都給足了豐富素材,且所有素材全部是日常新聞所見,避免了城鄉孩子知識面的差異,同時對學生觀點的表達也有清晰要求,引導學生言之有物。

《寫給未來2035年的那個他》是適用於全國十個省份的全國卷一,這則作文題列舉的全部大事件都是參加高考的“千禧寶寶”親身經歷過的:2000年中國千萬“世紀寶寶”出生,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奧運會,2013年“天宮一號”、公路“村村通”、“精準扶貧”,2017年互聯網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與此同時,全國卷三列舉的標語口號也深度影響著中國:1981年深圳特區“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2005年浙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17年雄安“走好我們這一代的長征路”。

而透過這些熟悉的新聞素材,語文作文對學生的要求大多是“自選角度、自擬標題、文體不限”,也給了學生更多發揮空間。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口號式作文題到八九十年代議論文佔絕對主流,再到新世紀以來文體不限,所給材料日益豐富,高考作文題的變化有目共睹。如何在讓學生們有話說的基礎上,進而考察學生的語言能力、知識儲備和觀點視野成為高考作文改革承載的新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