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高考作文題,讓考生二選一

北京高考作文采用二選一模式,擴大了考生的選擇方向。

2018年北京高考作文题,让考生二选一

2018年北京高考首日平穩順利結束,6.3萬名考生在91個考點、1872個考場參加了考試。

昨天,北京高考作文題出爐,大作文為“二選一”,以“新時代新青年——談在祖國發展中成長”為題寫一篇議論文,以“綠水青山圖”為題寫一篇記敘文,緊貼時代;微作文以名著為載體,覆蓋了《紅巖》《紅樓夢》《論語》等7篇經典著作。

除了作文,今年語文題目新增對《論語》的考查,人工智能進入考題,同時,試卷長度降低,體現了“應試減負”的方向。

語文試卷長度減少200字

“語文試題具有鮮明的價值導向,充滿鮮活的時代氣息,與學生的成長密切相關。”順義區教育研究和教師研修中心特級教師劉德水錶示,今年試卷結構與以往保持一致,題型基本穩定。

不過,2018年北京高考語文卷也出現了一些新變化。劉德水介紹,首先是試卷長度降低,比去年減少200多字,題目數量減少兩道,體現著“應試減負”,這是對當前轉變教學觀念,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方向是一致的。

同時,突出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考查。今年新增對《論語》的考查,考查對儒家思想的領會,尤其突出《論語》中蘊含的儒家思想及人物對學生當下生活影響的考查。“這樣,就不是簡單地考查知識,而是強調對傳統文化立體的繼承。對引導傳統文化教學致力於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這一點,具有突出的價值。”劉德水說。

《考試說明》顯示,2018年語文最主要的調整是,將儒家文化經典著作《論語》納入經典閱讀考查範圍。調整後,高考經典閱讀考查篇目從2017年的6部增加至7部,分別是《論語》、《紅樓夢》、《吶喊》、《邊城》、《紅巖》、《平凡的世界》、《老人與海》。今年的“微寫作”三道題目覆蓋了七部名著,給考生提供了選擇的空間。

“人工智能”是目前科技發展的熱門話題和研究重點內容,也進入了試題。劉德水錶示,非連續性實用類文本閱讀,選取人工智能話題為材料,可以引導學生開闊視野,關注社會各個層面的信息,把自己和社會聯繫起來。

考出數學中蘊含的傳統文化

據北京市教育考試院介紹,今年試題根據數學的抽象性、邏輯性、嚴謹性等特點,選取體現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題材,讓學生感受數學文化魅力,體現“以文育人”,把數學中蘊含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考出來。

理科第4(文科第5)題關注了我國明代朱載堉對十二平均律的重要貢獻。明代朱載堉第一個用數學方法求出半音的比例,應用自制算盤,求出十二平均律的關鍵參數,計算結果精確程度達二十五位有效數字。這個關鍵數據沿絲綢之路傳到西方,鋼琴就是依據這個音律體系製作的。十二平均律是世界科學史上的一大發明,朱載堉的貢獻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本題目不僅僅使學生感悟數學在其他學科中的應用價值,而且能體會數學在人類文明中的貢獻,增強文化自信,增強民族自豪感。”市考試院專家稱。

北京

作文(50分)

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少於700字。將題目抄在答題卡上。

①今天,眾多2000年出生的同學走進高考考場。18年過去了,祖國在不斷髮展,大家也成長為青年。

請以“新時代新青年——談在祖國發展中成長”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觀點明確,論據恰當充實,論證合理。

②生態文明建設關乎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優美生態環境是每一箇中國人的期盼。

請你展開想象,以“綠水青山圖”為題,寫一篇記敘文,形象生動地展現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圖景。

要求:立意積極向上,敘事符合邏輯;時間、地點、人物、敘事人稱自定;有細節,有描寫。

■ 答題

“00後”考生如何寫高考作文?

考點:北京101中學

答題人:金同學

“語文題目不是很難,我11點10分做完的,檢查了一下就交卷了。”昨天上午11點23分,高考語文考試還沒結束,首都體育學院附屬競技體育學校高三學生金坤琳,與另一名同校同學從北京一零一中學考點大門走出。

金坤琳說,今年高考大作文她選擇的是“新時代新青年”。“這個題跟祖國有關,比較好寫,我寫的是我們這一代青年要努力奮鬥。”

她的同學也選擇了這個題目。她們都說最擅長的科目就是語文,所以做得比較快。

考點:廣渠門中學

答題人:隋同學

一位復讀生隋同學說,他選擇了“新時代新青年”的大作文,以科技為主題,寫了中國的科技發展,並且展望未來,希望自己以後能為祖國科技發展助力。

“神舟飛船升空,北斗衛星探測,這些都很振奮人心。我國古代也嘗試過宇宙探測。”他說,自己喜歡科技,希望能就讀工科優勢的高校,將來青睞於計算機等專業。

考點:人大附中

答題人:劉同學

人大附中劉叢同學稱,他選擇的作文是“綠水青山圖”,因為這個作文題很容易運用到他學到的知識以及生活中的體驗。“生態環境越來越重要,保護生態環境也越來越成為我們的共識,尤其是北京這幾年空氣質量慢慢好轉,聯繫到國家對環境治理的各方面政策,所以在選擇這道作文題的時候,這些知識就已經在腦子裡了。”

考點:北京市第二中學

答題人:李同學

上午11點40分左右,走出考場的北京二中學生李欣然說,大作文選了“綠水青山圖”的題目,並虛構了一名大學畢業生的故事,“寫的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考到外面的城市去,畢業後想為村子做點好事,回家鄉挖石油,但是破壞了生態環境,意識到這個問題後進行補救,把村子開發成旅遊景點”,以此契合青山綠水的主題。

考點:北京市第四中學

答題人:李同學

11點35分,走出考場的李同學說:“兩道作文題目都是緊貼著時政熱點話題,我選擇的是‘新時代新青年’,這個題目的難度不是很大,平時在學校老師也指導過這類題材的作文,結合著相關素材就能一氣呵成。”

■ 解析

兩道題都圍繞“成長”關鍵詞

●北京市第二中學高級教師劉智清

今年的作文依然考查了考生熟悉的兩種文體:議論文和記敘文。兩道題都圍繞“成長”這一關鍵詞,要求考生結合自己成長與生活的背景展開作文寫作。

第一題關注到了本屆考生的年齡特徵,他們成長的這18年,也是國家不斷快速發展的18年,考生一定有話可說。小到身邊事,大到國家事,都可以引發對考生對自己的成長與祖國發展的思考。第二題中,生態環境關乎每個人,考生完全可以發揮主人翁精神,放開手腳,積極創作。

學生要把個人的成長和社會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做走在時代前列的開拓者與奮進者。

第一批“千禧寶寶”正式登上舞臺

●學而思網校初高語文教研組組長石雪峰

2018年北京卷繼續採用給材料、強命題、重要求的作文命題形式,避免了考生寫作跑題的可能。

無論是議論文的“談成長”,還是記敘文的“綠水青山圖”,事實上都是在鼓勵考生從所知所學所感出發,在對宏大話題的把握中,感性敘說,理性思辨,暢所欲言,展示其理想信念、精神狀態與綜合素質。從考查目標來看,考查非常明確,較大程度地避免了分析、概括、歸納等閱讀能力對考生作文能力測量的干擾。

比如議論文“新時代新青年——談在祖國發展中成長”,考生首先要注意材料的要求,2000年出生的考生走進高考考場,表明第一批“千禧寶寶”正式登上舞臺,開始承擔祖國建設、未來發展的任務。祖國在不斷髮展——清晰明瞭地告訴考生們,我們在祖國的發展中成長,見證了祖國快速進步的軌跡。接下來,要注意個性表達,題目的關鍵詞是“成長”,審題時首先要“談成長”,這是寫作的主題。然後注意主體“新時代新青年”,這是“談成長”的主體,其實也就是我們每一個高考考生。最後再關注“在祖國發展中”。議論文的題目就清晰了。

寫作文要關注時事多寫最新案例

●學而思網校高考研究中心鄭會英

大家寫作文要關注時事,多寫最新的案例。近幾年,不斷強化關注現實,體現了通過考試來進行價值觀引導的趨勢。建議大家寫作文的時候最好不少於5個段落,不多於8個段落,開頭和結尾儘量精簡,中間可以多寫點。雖然文無定法,但在高考這種有評分的考試中,還是穩妥一些比較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