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福建的很多地名都喜歡用這個字,比如說老厝新厝古厝等等!

為什麼福建的很多地名都喜歡用這個字,比如說老厝新厝古厝等等!

福建省是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的省份,省會在福州。來過福建的朋友會發現福建的很多地名都喜歡用一個字,那就是厝(cuo,第四聲)字,比如葉厝、平潭石頭厝、閩南紅磚古厝、孫厝、田厝、下厝、內厝等?這是為什麼呢?如果你不是一個福建人,真的很難能理解這個漢字的意思,那厝字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為什麼福建的很多地名都喜歡用這個字,比如說老厝新厝古厝等等!

厝,本是一個象形字,它是山崖,太陽和水的象形。上古時期洪水氾濫,於是才有了大禹治水的傳說,厝字也是在那個時期的記錄,洪水氾濫的時候,古人認為這種現象是冒犯了太陽神,這個字就是“昔”字,洪水在日上,於是古人十分害怕,都跑到山崖上去了,山崖成了他們的避難所。所以在以前叫“厝”的地方成了許多人有著美好願望的生命之地,臨近山崖告訴他們叫“厝”的地方可以讓人倖存下來,同時也告誡這些發生洪水的時候要逃到叫“厝”的地方去。後來時代變遷,“厝”字卻被後人所誤解,其中《說文》就把厝解釋為乾肉,認為和臘肉相仿,這純屬望文生義的解釋。其實在福建閩地保留了很多的上古文化,福建也是先秦文化保留最為豐富的省份。

厝在閩南語中是房屋的意思,厝字其實是個方言,福建的厝字在漢語中相當於“宅”、“屋”,類似於北方的莊和屯等。厝字算是閩方言地區的特色。據統計福建村級以上行政單位中,地名中出現“厝”字的概率為2.42%,其中廈門最高為4.73%,漳州為1.34%,泉州出現厝字的概率是2.77%,也就是說在閩南每40個地方就有1個帶有“厝”字的,這樣的頻率確實很高。

為什麼福建的很多地名都喜歡用這個字,比如說老厝新厝古厝等等!

在福建,用“宅”的比例為1.89%,用“店”字的概率是1.13%,“城”字的概率是0.95%,“寮”字是0.19%,與房子相關的字眼中屬“厝”字出現概率最高,其實這與閩南地區稱房屋為“厝”的方言用法關係密切。至於厝的來源,因年代久遠可能沒法具體溯源,它很有可能是古漢語的留存,當然也有可能是閩越人地方話的一個藉詞。比如,在閩南有很多人把錢說成閩南語時叫“鐳”,這據說是馬來文的藉詞。所以,同樣的道理,“厝”字也可以來自七閩當地的土著,只是最後被南遷的閩南人給借用了。

為什麼福建的很多地名都喜歡用這個字,比如說老厝新厝古厝等等!

在明末清初,有位著名學者叫黃叔璥,1722年成為首任臺灣巡察御史。他在擔任巡臺御史時根據臺灣的風土人情寫了一篇遊記叫《臺海使槎錄》,裡面在介紹當地番人時,頻繁地將當地房屋稱為“厝”,這大概是我能找到與“厝”意義最相關的記載了。

為什麼福建的很多地名都喜歡用這個字,比如說老厝新厝古厝等等!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同樣一方水土也造就了一個地方不一樣的建築風格。比如像紅磚古厝有著獨特的有燕尾脊;平潭石厝,多為小型樓房,結構緊湊。平潭石厝是一種從實用出發,針對海島資源和氣候發展起來的一種石結構建築。海島石厝首先是一種功能主義建築,儘管它並不完美,但極其獨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