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城市的喧囂去歸隱田園很難嗎?只需解決這7條就夠了

總在羨慕陶淵明的“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的灑脫歸隱,也在羨慕新聞裡那許多從大城市撤離而歸隱山林的那份自在,在每次睡夢前都會想象自己是睡在大森林的小屋裡,外面靜謐安詳,醒來就能迎接一個陽光照耀在山林裡的明天。可是,夢醒後,我們還是會第一個想到今天的工作和要應付的人,有時候還會嘆口氣說,這樣的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放棄城市的喧囂去歸隱田園很難嗎?只需解決這7條就夠了

為什麼我們總在羨慕別人,自己卻不敢行動起來,有的人甚至都沒想過去行動?

其實,不管是否想過去行動,內心總有一個聲音告訴我們,這個事情太大了,離開這個舒適圈你可能會很慘很累,從現在的城市環境到隱居環境,你要處理很多很多問題,所以羨慕歸羨慕別認真,認真起來你就玩不轉了。所以,不必說行動,連思考一下都會在潛意識裡被拒絕了。但是放棄城市的一切歸隱山林的念頭卻始終在腦海裡出現。

放棄現在大城市的一切,去歸隱山林真的有多難嗎?我們不妨梳理一下歸隱行動都會遇到哪些問題。

1、現在怎麼辦

現在的環境不正是自己不喜歡的嗎?也許是工作方面,也許是居住狀況,也許是環境汙染方面,還可能是個性約束方面,不管到底為什麼,總有一款原因適合你。此處不幫你分析到底要不要決定放棄城市歸隱山林,而是你已經做出決定,決定放棄城市歸隱山林後,現在的一切怎麼辦。

第一,工作必然要放棄。

這是針對常規上班族而言的,如果你是搞自由創作的畫家、作家、自媒體經營者等,可能這個事都不叫事兒。但是如果你是在國企、事業單位、世界500強等穩定或高薪單位工作,可能就要像辭職跳槽一樣去決定放棄眼前的單位了。

第二,居住的房屋要選擇性放棄。

既然選擇了遠方,就別蹭在老窩裡了,選擇歸隱山林,現在你的居住環境就要大部分告別了。如果只是在大城市裡租房住的,這件事很輕鬆就能搞定,沒有什麼留戀。

但如果是自己買的房呢?是繼承的父輩、祖輩的房產呢?是單位分的房產呢?或者自己剛辛辛苦苦裝修好呢?亦或是這個房子沒那麼多產權破事僅僅承載著自己許許多多的回憶和感情呢?統統都要放棄嗎?不是!因為你選擇歸隱山林終究不可能一輩子永遠待在那裡,也許自己羨慕別人那麼久想象了那麼久結果自己歸隱山林只圖了個新鮮很快就厭惡了呢?所以,在決定長久待在山林前,居住房產需要慎之又慎,可以選擇外租,也可以託付保管,但賣房走人的事情還是在山林裡待上一段時間再做決定的好。

放棄城市的喧囂去歸隱田園很難嗎?只需解決這7條就夠了

第三、社交圈的關係可以不受影響也可以像蒸發一樣消失。

歸隱山林就意味著脫離來城市,到達新的環境和以前的親朋好友合作伙伴來往是否還能像現在這樣擁有手機、網絡的支持要看歸隱的深度了,如果像第一篇裡的王青山那種深度歸隱,恐怕家裡唯一的電器只剩手電筒了,那還有手機、網絡?如果像白秀娜那樣鄉村式歸隱,別說網絡視頻,隨便開個車就能和老朋友相聚。所以,你的親朋好友人脈網絡在歸隱時的維繫情況,除了看關係遠近之外,最主要的還是看你要選擇歸隱的程度了。

第四、老人孩子要安排。

也許這一條對有歸隱想法的人來說是一劍封喉,直接打擊了歸隱的心願。老人面臨的是想要落葉歸根,是要安度晚年,是要健康醫療,是要安穩富貴。想想看,當你給他們提出來自己的想法,他們會怎麼想,他們老了需要依靠你的時候,你卻在深山大林裡。這個是無論如何都要面對的現實問題,是帶著他們一起歸隱還是自己歸隱偶爾回來看看父母?然後是孩子,上一篇文章裡白秀娜和王青松不都是因為孩子的教育而和城市文明不得不再次接觸嗎?這兩個問題太沉重了,遠比工作、房產、社交圈重要,好好想想再做計劃。

還有那些瑣碎的小事。這裡繁瑣的小事情很多,你的車是要開到山林裡還是賣掉?你的理財產品要不要收回來?你現有的傢俱要賣掉嗎……這些與前面幾個相比,都不叫事兒。

好,如果你覺得這些現在的事兒都不是事兒,再來看看後面的事。

放棄城市的喧囂去歸隱田園很難嗎?只需解決這7條就夠了

2、未來怎麼辦

有勇氣有能力放棄現在的一切,不一定有勇氣去面對未來,未來有多困難?直接問題就是我該怎麼活下去。

第一、你住哪?

離開熟悉的一切生活習慣,去一個深山大林裡,你住在哪裡?租一個農家小院是最簡單,也可以選擇買下,當然也可以選擇造一個!不管選擇哪一種,都會面臨許多與你之前居住環境相差很大的地方。

也許那裡沒有電力,這樣你就沒辦法使用家用電器了,沒有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空調,還有電燈。也許那裡沒有網絡,你沒辦法看視頻追劇,沒辦法刷資訊曬朋友圈,沒辦法逛網購電商。也許那裡周圍人很少,你居住的周圍遇到一個人比遇到一隻山貓都難,遇到困難需要幫忙的時候會急得發慌。也許那裡周圍沒有水源,你每天都需要走幾公里挑水蓄水,省著用水。也許那裡會有小動物出沒,在不經意間也許會看到你的灶臺旁出現一條蛇,你的儲米缸邊出現老鼠,你晚上睡覺的時候周圍小昆蟲不斷侵擾。此外,你的洗手間下水怎麼處理,你的灶臺火源燃料怎麼辦,冬天如果很冷夏天如果大雨你在小屋都還能承受嗎?

放棄城市的喧囂去歸隱田園很難嗎?只需解決這7條就夠了

第二、你吃啥?

最原始的生理需求:食物。你可以不要小屋,不要冷暖,不怕蚊蟲叮咬,不嫌風吹雨淋,但你無論如何也無法逃避飢餓。在市裡,你可以隨便去餐廳,可以買菜自己做,可以叫外賣,可以買泡麵煮著吃。但是去了荒山野嶺,你一開始還能有有點儲備糧食,但以後呢?米糧都要自己想辦法解決。可以選擇的無非買和種。買,你就又要去徒步幾里地去周圍小鎮買。種,就是一個有一定技術含量的工作了,種菜種水果種糧食,實實在在的變成農民,可以參考一下第一篇文章裡的王青松一家。糧食可以種,香料可以種,油也可以自己榨,肉食可以自己飼養家禽家畜,除了鹽基本上都可以自力更生了。如果做到這裡,你已經徹底進入農耕百姓模式。你既然都有這麼大本事了,那織布縫衣的本事也不遠了。對了,可以學學網絡視頻澳洲小哥,不光自己造房子種紅薯撈蝦,還能鍊鐵製造自動錘。澳洲小哥不是歸隱山林,而是迴歸原始。

放棄城市的喧囂去歸隱田園很難嗎?只需解決這7條就夠了

第三、你病了怎麼辦?

人難免會生個小病,拉個肚子感一下冒都好說,可是其他的呢,不說多麼不幸的得這病那病,就是勞動過程中受個傷都可能會感染繼而發燒難受無法繼續勞動,那麼生活就又一次陷入困境,沒有勞動就可能捱餓,沒有充足的實物營養傷口病情可能惡化,惡化之下又無法行動……可以看一下《荒島餘生》湯姆漢克斯主演,記得他在裡面說過一句話,大概意思是一個小疾病在荒島上都可能要了他的命。

這三個問題就是我們歸隱生活的三座大山,解決了他們我們再來看升級的問題項目:經濟來源是什麼?即使深度歸隱也會面臨去買基本生活材料吧,比如鹽你不能自己造吧。你歸隱在這裡做什麼?你的孩子以後要上學怎麼辦?你的父母要養老怎麼辦?這樣就又回到了離開城市之初的想法上。

放棄城市的喧囂去歸隱田園很難嗎?只需解決這7條就夠了

其實,解決這些問題都很容易,就是選擇淺度歸隱,既能夠悠閒自在,又可享受現代文明的一切,但這是否符合你歸隱當初的心境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