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網友:中國世界製造中心的地位還能保持多久?印度能取代嗎?

印度網友:中國世界製造中心的地位還能保持多久?印度能取代嗎?​ 印度網友問:中國世界製造中心的地位還能保持多久?印度能取代嗎?以下為國外網友對此問題的看法,一起來看看!

Joel Phelan(美國人,經濟觀察員)先來看看,我發現了一些有趣的東西,正如你所看到的,從2000年到2010年,中國的製造業產出增長了375%,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然而,儘管(出於各種原因)增長確實在放緩,但中國還沒有結束這一增長過程。以下是中國將繼續保持其作為世界製造業領頭羊地位的一些根本原因。中國有13.57億人口,中國有巨大的勞動力供應來源,它在很大程度上尚未得到開發。這意味著,儘管人們對工資上漲感到擔憂,但勞動力仍將非常便宜,製造業因此是非常有利可圖的。
印度網友:中國世界製造中心的地位還能保持多久?印度能取代嗎?​中國的生產率得益於更好的基礎設施和投資。目前,中國約40%的國內生產總值來自投資支出。印度是第二高的,達到了30%。大多數新興國家都在20%左右,而大多數發達國家的比例在5%到15%之間。這一巨大的投資額對中國來說是個好兆頭,因為它意味著更多的資本積累和更強大的生產力

。東南亞消費的增長使中國的生產處於最理想的狀態。東南亞是經濟增長的熱點。隨著這些國家繼續發展,消費也將繼續增長(包括中國自己的消費),對企業而言,在這些國家或靠近這些國家的地區生產產品將是最理想的,並且可以避免將整個供應鏈擴張至太平洋地區所帶來的不便和成本。最重要的一點:中國控制著全球供應鏈,也有良好的基礎設施加以支持。不僅商品進出中國很容易,價格很便宜,而且在通常情況下,中國的工廠都設置在他們自己的工業園區內,從而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你想一下,在中國,一個企業要製造自己的產品,但是,他可以就近就能得到他想要的所有的配件,他的產品生產速度很快,而且沒有配件的運輸成本,雖說中國工人工資在不斷上漲,但是,運輸成本的減少使得中國產品具有更大的競爭力。
印度網友:中國世界製造中心的地位還能保持多久?印度能取代嗎?

而這一點恰恰是印度所不具備的,印度的基礎設施差,腐敗嚴重,關鍵配件都在中國或者西方國家手裡,哪怕印度工人成本只有中國的一半,也沒法和中國競爭。另一方面,印度的識字率沒有中國高,這意味著什麼呢?這意味著印度將會缺乏像中國一樣的熟練地、高素質的工人,你要明白,自動化是一方面,但是工人的技術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製造業。這也是德國在如此高的人工成本下,還能保持著自己的製造業的原因所在。

印度雖然在經濟增長速度上超過了中國,但是,實際的增長額只有中國的五分之一。也就意味著,只是中國增長的部分,在幾年內就會創造一個印度。或許這樣說印度朋友會不高興,但是,這就是事實。現在是印度的高速增長期,增長率為7-8%,但是,要注意,中國在高速增長時,可是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率。
印度網友:中國世界製造中心的地位還能保持多久?印度能取代嗎?

所以說,印度取代中國,目前來說還很遙遠,當然也希望印度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我真心的希望印度能夠好好改革印度社會中的毒瘤,如種姓制度,這些是限制印度增長的重要原因之一。還有一個,印度的政治環境很糟糕,印度的民主極不成熟,只限制了印度的發展。——轉發自丫頭看世界 百家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