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歷史,美蘇冷戰期間蘇聯到底有多強大?

軍事方面,勃列日涅夫之後在歐洲北約的策略是防禦,具體點是一旦蘇聯發動攻擊,歐洲的任務是拖延蘇聯攻擊速度,在被趕下海前等到美國的增援。而蘇軍的策略就是陸地戰場大縱深突擊,可以理解成機械化的閃擊戰(蘇軍的機械化程度到了已經取消了步兵師的地步了),而且是核戰爭態勢下的。

回顧歷史,美蘇冷戰期間蘇聯到底有多強大?

為什麼要加個核戰爭態勢呢,因為蘇聯的核彈(戰術)發射權是下放到師一級的,蘇軍的進攻在蘇聯看來應該是戰術核彈開路,空軍和陸航頂住地方空軍,地面鋼鐵洪流平推過去這樣的模式,而這些力量以坦克為例,當時世界上坦克總量將近三分之二在蘇聯,餘下的部分再有一半以上在華約....

經濟方面,上述的部隊規模真的是經濟差的養的起的嗎?而且蘇聯的列裝換裝可是滿額的,也就是他們的兵工廠一直沒停過。事實上蘇聯在當時被統計的GDP都是估算,而眾所周知的一點,蘇聯沒輕工業,而這個問題導致的物資短缺的確存在,但在戈爾巴喬夫前,這種短缺並不是以我們所熟知和認為的那樣。用現在的經濟模式去直接評論蘇聯的經濟這是很不科學也很無知的。

回顧歷史,美蘇冷戰期間蘇聯到底有多強大?

以物資短缺為例,蘇聯的物資短缺有個前提,蘇共認為社會主義下,民眾按勞分配的體現應該是這樣的,以低廉的價格可以用自己的工資輕鬆的買到所需的一切,於是蘇聯一直對基本上所有工業品和農產品進行政府補貼,這些生活剛需的價格在二戰後到解體前都沒啥變化,先不說這樣的方式的利弊,單看這個難道這是一個經濟不行的國家做得到的?

蘇聯當時的經濟模式有點另一個全球化的意思,在蘇聯和他的盟友的體系內他們有分工,蘇聯的地理條件和人力資源不適合輕工業,輕工業在別的國家,事實上蘇聯有段時間一直想讓我們在海南種橡膠...這種情況造成了一個後果,只要是蘇聯和他的盟國有產出的,蘇聯境內都很便宜,而西方特有的,蘇聯就沒有或者死貴,而解體前的那種短缺也只有在戈爾巴喬夫搞的華約全散蘇聯頻死的時候才出現了。

回顧歷史,美蘇冷戰期間蘇聯到底有多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