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抵巇篇:發現細微的徵兆,杜絕裂痕的產生

鬼谷子曰:“事之危也,聖人知之,獨保其用,因化說事,通達計謀,以識細微。經起秋毫之末,揮之於太山之本。”

也就說,當事情發生危機,有了裂痕時,智者是知道的,並且能夠掌握事物發展的走勢。利用事物變化的原理,道明事情原委,能利用各種計謀,看見裂痕產生的微小徵兆。雖然是在這種微小的徵兆上揮灑智謀,卻能成就泰山一樣不可動搖的功績。

鬼谷子抵巇篇:發現細微的徵兆,杜絕裂痕的產生

鬼谷子 ID guoxueggz

2

任何事物都有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沒有一朝一夕就能達到某個階段的東西,正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如果當裂痕產生所表現出的徵兆已經非常多,非常明顯時,我們才發覺,那多半為時已晚,已經沒有充足的時間和條件去彌補和挽救了。只有當裂痕產生的徵兆還非常微小時,我們就能發現,才能制訂比較周全嚴密的應對之策去彌補和挽救。

鬼谷子抵巇篇:發現細微的徵兆,杜絕裂痕的產生

鬼谷子 ID guoxueggz

3

公元前271年,范雎進入秦國,成為秦國相國,向秦昭王獻出“遠交近攻”的計謀,令秦國掌握了對山東六國的主動權,秦國具備了對任何一個國家發動成功打擊的實力,各國非常畏懼秦國。

到了公元前265年,穩坐在霸主寶座上的秦昭王開始有些飄飄然。

一天,秦昭王問左右近臣:“韓國和魏國與之前比起來,還那麼強大嗎?”

近臣回答:“沒有以前那麼強大了。”

秦昭王又問:“今天如耳(魏國大夫)、魏齊(魏國相國)的才能和孟嘗君、芒卯(魏國大臣)比起來如何?”

鬼谷子抵巇篇:發現細微的徵兆,杜絕裂痕的產生

鬼谷子 ID guoxueggz

近臣道:“如耳、魏齊比不上孟嘗君和芒卯。”

秦昭王蔑視道:“當年,以孟嘗君、芒卯之賢能,率強大的韓、魏聯軍攻打秦國,猶不能奈何寡人。今天,如耳、魏齊無能之輩,率疲弱之韓、魏以伐秦,其不能奈何寡人更是明擺著。”

近臣皆附和:“大王高見。”

這時,中旗馮琴說:“大王錯看天下之勢了。當年晉國還在時,六卿專權,智氏最強,吞滅範氏和中行氏,又率韓、魏之兵圍困趙襄子於晉陽城,圍城三年,決開晉水灌入晉陽,僅僅差三層城磚大水就灌入城中。當時,智伯親自站在戰車上指揮水攻,魏桓子和韓康子為其駕車。智伯說:‘我之前還不知道水還可以用來滅亡一個國家,現在終於知道了。’(此話是在敲打魏桓子和韓康子)掘開汾水可以灌入安邑(當時魏國都城),掘開絳水可以灌入平陽(當時韓國都城)。所以,魏桓子和韓康子前一刻還在做智伯的手足,為其駕車,後一刻就聯合趙襄子將智伯滅掉,瓜分了他的土地,智伯因而成為天下笑柄。今秦兵雖然強大,但還比不上智伯那麼強大(連續滅了範氏和中行氏兩“國”);韓、魏雖然弱小,但仍比晉陽之戰時強大。這時,我們應當繼續將韓、魏視作我們的手足,千萬不要蔑視他們,否則就有智伯之禍了。”

秦昭王聞言,大恐,立刻收斂起驕矜之心,投入全部的精力來應對韓、魏。第二年,秦昭王就派白起攻打韓國,斷斷續續用了三年時間,攻佔韓國二十座城邑。魏王也被秦國的強勢懾服。又過了兩年,秦、趙決戰於長平,秦軍大勝,從此奠定了秦國吞併六國的基礎。

4

在這裡,秦國吞併六國是一個大事件,秦昭王的驕矜之心,就是這個大事件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微小的裂痕徵兆。中旗馮琴發現了這個微小的徵兆,出言進諫秦昭王,秦昭王納諫,終於順利彌補上了這個裂痕,於是事情繼續按照“遠交近攻”這個計謀發展,最後秦國以此計吞併六國,這個大事件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鬼谷子抵巇篇:發現細微的徵兆,杜絕裂痕的產生

鬼谷子 ID guoxueggz

在發現裂痕微小的徵兆時,最關鍵的就是要能掌握其中的事理,並利用這個事理去做彌補和挽救的工作。

要明白這其中的事理,就要從事物的全局發展去觀察,要按照由大到小,由宏觀到局部的順序去觀察,才能發現裂痕產生時所表現出的鮮為人知的細微的徵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