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不願意兒女和單親家庭孩子結婚,這有一個很嚴重的誤區

很多家長不願意兒女和單親家庭孩子結婚,這有一個很嚴重的誤區

不知道你有沒有經歷過相親,在相親中很多家長都會在意兒女的但是相親對象的家庭情況,除了經濟條件外,他們十分在意對方是否單親家庭,似乎他們比較拒絕自己的兒女跟單親家庭的孩子結婚。

如果你沒有經歷過相親,你也可以回去問一下你的父母,問一下你周邊的長輩親戚,問他們是否介意自己的兒女和單親家庭的孩子結婚,你會發現上一輩的人都比較抗拒單親家庭的孩子。

很多家長不願意兒女和單親家庭孩子結婚,這有一個很嚴重的誤區

一位讀者給我來信,說他在讀研的時候交往了一個女同學,兩人十分相愛,打算畢業後結婚。他帶女朋友回家見父母,而父母卻阻止了這婚事,原因是女生是單親家庭。

女生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離異了,她做大學教授的媽媽單獨養大女兒,而男生的父母在貨運公司工作嗎,家裡還有一個弟弟在上大學,說起家庭經濟條件的話,女方的經濟條件比男方更優越,可是男方父母卻嫌棄女方是單親家庭而拒絕了他們的。

似乎在父母眼中,孩子的幸福比不過他們對單親家庭的成見。

現在很多人談論原生家庭,也承認了家庭對一個人成長很大影響,他們就以這個為理由,判斷在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因為家庭不完整長大後會有特別多是弊端,而阻止自家孩子和單親家庭孩子結婚。

很多家長不願意兒女和單親家庭孩子結婚,這有一個很嚴重的誤區

孩子性格如何不取決於是否單親家庭,取決於成長環境是否有足夠的愛與尊重。

單親家庭一樣能出優秀的孩子。雖然兩性在孩子成長中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形成,但如果孩子在成長中獲得足夠的愛與尊重,即使單親家庭,他一樣學會如何正確地去愛別人,一樣是性格完全的人;一些非單親家庭出來的孩子也可以是性格惡劣的人,比如那些成長在有家暴家庭的孩子,成長在父親出軌,母親知道到默認忍氣吞聲的家庭,孩子長大踏入婚姻也會有很多不良的影響。

姚軍出生在一個父親很強勢母親很弱勢的家庭,父親是家裡的一言堂,十分大男人主義,全家都要聽他的,母親因為沒有經濟能力也害怕離婚,所以知道父親不斷出軌也默默忍受,默認更助漲了男人的風氣。姚軍恨父親也恨母親的懦弱,長大後他組成了家他,覺得自己會成為好丈夫,但等孩子大了後,他成為家裡的一言堂,脾氣暴躁也出軌,妻子知道後跟他爭吵,他更是動手打妻子,最後兩人離婚了。

姚軍去看心理醫生,醫生說他在重複兒時的交響曲, 他內心埋下了男人應該是一言堂,在家裡可以為所欲為的種子,他潛意識覺得妻子也應該像母親那樣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默默接受自己出軌的事實,當妻子表現反抗並不像母親那樣選擇順從,他就會暴躁到動手打人,這是他對妻子和孩子重演兒時自己的環境。

每個人都會被原生家庭影響,但單親家庭出來的孩子性格有缺陷,雙親家庭出來的孩子性格就沒問題,這說法是不成立的。主要是看這個孩子的成長環境,如果這孩子在愛中長大的,小時候學會去愛人,長大了就會重複去愛人,小時候學會了自私,長大了就只會要求別人付出。

很多家長不願意兒女和單親家庭孩子結婚,這有一個很嚴重的誤區

既然這樣,那為什麼現在社會給我們一種單親家庭的孩子性格缺陷的概率會比雙親家庭的孩子高的感覺呢?那是因為我們普遍這一代和上一代為人父母的人,都不懂得如何正確的教導孩子。很多單親家庭的父母會在自己孩子面前埋怨、抱怨。甚至攻擊另外一方,孩子本能是愛雙親,但一親告訴他他應該恨拋棄他的另外一親,孩子心理容易產生扭曲。

更有一些孩子單親母親的寵溺下長大,要麼就變成媽寶男,要麼就變成極度自私的人,因為母親不顧一切犧牲性地對他們好,他們只能被迫索取,長大了也只學會重複不斷索取,不懂如何付出愛人,有的甚至會趕年邁的父母出家門。所以,單親家庭的父母更要擺正自己的心態,正確對待和養育孩子,更別把自己的恨和其他意志投射到孩子身上。

相親的時候看對方是否單親家庭而判斷對方的人格,根本就是不科學的事情,應該看她的成長環境和現已形成的人格。

在這裡也提醒各位家長,用正確的心態對待和教育孩子,特別是尊重他們的自我意識發展,別把自己的主意強加到孩子身上,避免造成孩子自我意識發育不良,形成人格缺陷。

願父母尊重孩子的自主婚戀意志。

很多家長不願意兒女和單親家庭孩子結婚,這有一個很嚴重的誤區

(本文作者思瓜情,一位情感專欄作者,喜歡可以關注我,查看更多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