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為什麼不替通天河老烏龜問壽命?

唐僧為什麼不替通天河老烏龜問壽命?

唐僧為什麼不替通天河老烏龜問壽命?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我們愛歷史》

唐僧為什麼不替通天河老烏龜問壽命?

歷史提問

唐僧為什麼不替通天河老烏龜問壽命?

答:首先要強調下,本文的內容,以《西遊記》小說原著為基礎,而與其他範疇無關。

而回到《西遊記》小說裡,唐僧“忘記替通天河老龜問壽命”這事,放在西遊世界裡,看似失了信,卻是一樁完全合理合法的正確行為。

為什麼說這事兒正確?可不止因為“湊八十一難”。首先一條,就要先看明白通天河老烏龜的人品。

在好些西遊題材改編的影視劇和戲曲裡,這位“通天河老龜”,經常是一副公益無害的老先生形象,遭遇也頗叫人同情:原本在通天河水底居住,卻被妖怪“靈感大王”一頓胖揍後攆了出去。這以後就過起了有家難回的悲慘生活。直到唐僧師徒降服了“靈感大王”,重返家園的“通天河老龜”,也就主動跳出來馱唐僧過河,場面十分熱烈。

但要仔細看看《西遊記》原著裡的情節,看上去“公益無害”的“通天河老龜”,卻也絕非善茬。

首先看看事情的前因後果,原本作為通天河主人的“通天河老龜”,被靈感大王打跑後,其實也沒有跑遠,一直還躲在通天河周圍。可這以後無論是“靈感大王”吃童男童女,還是故意設局抓唐僧,全程做圍觀群眾。哪怕孫悟空急的抓狂跳腳,又是下水打探又是搬救兵,這位“通天河老龜”就是一聲都不吭,連通風報信都懶得做。

直到“靈感大王”徹底被收拾到歇菜,這才腳底抹油跳出來,滿臉熱情要幫唐僧師徒過河。

唐僧為什麼不替通天河老烏龜問壽命?

以這過程說,看似熱情的“通天河老龜”,就是個膽小怕事之徒。

如果說膽小怕事,這還算人之常情。那麼他熱心幫唐僧師徒渡河的舉動,更是暗藏了小心思:說是馱唐僧是“幫忙”,可看看前後因果,“通天河老龜”能重回家園,多虧了唐僧師徒降服“靈感大王”。也就是說,唐僧師徒就是“通天河老龜”的大恩人。別說馱唐僧過一次通天河,就算來回馱個十次八次,都是應當應分。

可受了唐僧師徒大恩的“通天河老龜”呢?顯然沒這麼想,反而拿自己當恩人了。馱唐僧過了河後,就理直氣壯的要報酬:“我在此間,整修行了一千三百餘年,雖然延壽身輕,會說人語,只是難脫本殼。萬望老師父到西天與我問佛祖一聲,看我幾時得脫本殼,可得一個人身”。

所以說,這位修行千年的“通天河老龜”,骨子裡的人品,卻是遇壞事膽小怕事,遇好事佔便宜。他的要求,其實很自私很過分。

而比這前因後果更過分的,卻是“通天河老龜”提的要求本身:放在《西遊記》小說裡,“通天河老龜”叫唐僧問的事,其實是個嚴重不合理的要求。

有多不合理?可以瞧瞧他這句話,說是叫唐僧問佛祖“看我幾時脫本殼,可得一個人身”。其實就是叫唐僧赤裸裸替他向佛祖討賞:俺為取經立了大功,還不給我“人身”?

可事實上,他所謂的“功勞”(馱唐僧過個河),含金量十分有限,降妖過程裡,更是全程當圍觀群眾,貢獻基本為零。但他要求得的“人身”,放在《西遊記》小說裡,卻是修行的硬規矩:多少年的修行,付出多少勞動,取得多大神通,就有多少成果。別說是一隻“通天河老龜”,就算是玉皇大帝,在奮鬥成為玉帝的路上,那真是“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

玉帝都要按規矩來,何況一隻老龜?

而以“通天河老龜”之前被“靈感大王”打的抱頭鼠竄的場景說,他這一千三百多年的修行成果,想要“得人身”?分明還要繼續努力。可“通天河老龜”呢,卻是見了唐僧,就動了走捷徑的心思,滿以為可以佔個大便宜,少奮鬥千百年“得人身”。

這如意打算,別說是唐僧後來到靈山後“他事一毫不理”,活活把“通天河老龜”的過分要求拋在了腦後,就算是唐僧師徒朝拜佛祖時,真想起來這事兒,貿貿然替“通天河老龜”張了口,那就是破壞了西遊世界裡的修行規矩。這樣的唐僧,恐怕真沒成佛資格。

但在“通天河老龜”眼裡,他根本不覺得自己這要求過分,反而是自從馱了唐僧後,就滿心歡喜的等賞賜。待到唐僧取經歸來,又在通天河重逢後,同樣馱著唐僧的“通天河老龜”,立刻得意開口:“與我問聲歸著之事,還有多少年壽,果曾問否?”發現唐僧師徒爽了約,卻是緊接著翻了臉,翻身就把唐僧師徒甩進了水裡。單以這時刻的表現說,唐僧師徒沒幫他忙,真心作對了。

唐僧為什麼不替通天河老烏龜問壽命?

因為除了膽小自私外,這位修行千年的“通天河老龜”,更以此情此景,展現了他嚴重的“巨嬰型人格”:心裡只有他自己,從不體量別人困難,遇到事情不顧大局,就會任性胡來。可以相信,他在《西遊記》結尾處的這番任性,也親手堵死了他“脫人形”之路。

《西遊記》小說的主題有很多,但“通天河老龜”的這番折騰,卻證明了一個實實在在的生活道理:生活中與人交往,一定要拒絕“通天河老龜”式的人物,否則鬥米恩升米仇的鬧劇,就是不遠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