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十二圩:转运半天下 东南此尽美

█ 巫晨

十二圩位于仪征市区真州镇东南5公里、新城镇正南5公里,真州、新城、十二圩三镇基本上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与真州、新城不一样的是,十二圩不是一个千年古镇,乃是从江滩上突然崛起的一个新兴集镇,开埠的时间是同治十二年(1873),曾经辉煌一个甲子,抗战后归于沉寂。2000年撤乡并镇时,十二圩镇一度被撤销,划归新城管辖,2005年因开发区发展需要,从新城分离出来。今天的十二圩,全称是仪征市经济开发区十二圩办事处,是个类似乡镇的机构。管辖两个国营场圃(原种场、水产养殖场),七个行政村(蒲新、弓尾、沙河、红旗、沿江、越江、东升),一个街道社区三个居委会,辖区面积32.7平方公里,人口3万。

运河入江,涨滩成圩

古代的运河,是从仪征入江的,从两淮(黄海)各盐场运来的盐,经过扬州、三汊河、新城,向西到达仪征天池,称掣、解捆、验放后从沙漫洲入江,发往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在新城,仪扬运河有个分岔,岔口有座卧虎闸,运河水可以通过卧虎闸进入珠金沙河,经入江口“旧港”直接入江。

由于珠金沙河通江距离短、河道直、落差大,再加上江潮起落,水力难以控制,使得这条河水流喘急,行船不便,用一段时间就淤塞,只能作为仪征入江口的补充。

长江夹带的泥沙很多,旧港以南的江边不断“涨滩”,形成很多江心洲,随着江水冲刷和江沙沉淀,这些洲会消失或者长大,也可能与江岸连成一体。举个例子:

嘉庆十一年(1806)十月,仪征大儒阮元丁忧期间,仰承父亲阮承信遗志,购置仪征江中天禄洲南面的鹰洲,将洲上芦柴收入用于家族中祭扫、丧葬、敬节、养老、义塾、考费等支出,并将洲名改为礼祀洲,礼祀洲每年纳课银四十三两七钱五分七厘,在县志记载的十一个洲中名列倒数第三,算是个纳税小户。

然而到嘉庆十四年的时候,礼祀洲与下游镇江的小洲连成了一体,随之产生了与镇江某地主的产权纠纷,镇江地主将阮家告到镇江府。此时阮元在浙江征讨海匪蔡牵的作战正在进行,无暇顾及,委托比自己大4岁的族叔阮鸿从浙江幕府回来打官司,最终打赢了官司。阮元后来又购买了礼祀洲下游的礼东洲,礼东洲与礼祀洲也涨连起来,来往可以坐轿子。而阮元从扬州去礼祀洲,则是从徐林门上船,经三汊河、新城、梅花院(珠金沙河畔的准提庵)、旧港,然后入江上岛的。

在《同治续纂扬州府志》中,礼祀洲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四页洲,这个洲显然是由四个小洲合并而成的,而《盐都十二圩》一书中,记叙了一则生动的民间故事,说孙悟空把玉皇大帝的一个土疙瘩一脚踢到江里,这土疙瘩越长越大,铁拐李等八仙看见,每二人驾一叶扁舟要上岛看看,因为他们是乘四条小船来的,这个洲就得名“四叶舟”。

随着岁月的流逝,到了民国时代,礼祀洲(《清史稿》卷五十八》称“里世洲”)地名演变成了“世业洲”,但仍归仪征管辖,属于仪征县第三区芦隐镇(区公所驻十二圩)。笔者在仪征市档案馆库房内翻查民国档案,发现了洪宪元年(1916)《大中华帝国道县形势全图》、民国二十五年(1936)《仪征境域图》、民国二十六年(1937)《仪征县第三区芦隐镇地籍原图》,清楚地标明了世业洲上仪征县与镇江县的分界。

在仪征档案馆,笔者还查阅到了1949年6月27日中共苏北行署(民政字第17号文件)《关于泗业洲乡归丹徒县管辖的指令》,表明从该日起,世业洲划归丹徒县了。

仪征十二圩:转运半天下 东南此尽美

【插图:民国二十六年仪征县第三区芦隐镇地籍原图】

由于连年涨滩,旧港以南逐渐出现了若干沙洲,起先都是荒滩,长满芦苇,较大一点的如补薪洲、永兴洲等,后来陆续有人来围垦造地,围一道就是一圩,由北到南,一共围了14圩,地名就这样产生了,第一圩叫头圩,后面一次排队,排到第十二个,就叫十二圩。还有个“裤裆圩”,是因为第十五个圩子没有最终完成,落下了这个雅号。

这时候的十二圩只是一个没有市镇、没有街道的普通小村庄而已。而旧港,也远离了江岸3公里,徒有虚名了。

天降大任,花落小圩

两淮地区产盐历史悠久,西汉初年,吴王刘濞煮海为盐,并开凿100多公里的运盐河将盐从海边运到广陵。这也使得吴国实力大增,有能力发起七国之乱。汉武帝时期政府开始扶持食盐生产,东汉末年开始设置专门机构管理食盐产销。

唐代以后,经济重心向南方转移,开始在扬州设置两淮转运使署和榷盐院,有一年盐池遭灾,长安盐价飞涨,人心不安,两淮转运使刘晏急调3万斛淮盐,40天内从广陵运抵长安,被京城百姓称为“神人”。

宋代开始在真州设立发运使司和榷货务,并有专门的食盐仓库;元代在真州设置了“淮南盐引批验所”,规定两淮各盐场生产的食盐,必须运送到真州进行称掣验放,掣验后要解捆重新打包,以适合开往湘鄂皖赣等地的江船。《马可波罗游记》里说:大城镇真州,从这里出口的盐,足够供应所有的邻近省份。大汗从这种海盐所收入的税款,数额之巨,简直令人不可相信。

明清两代、特别是清早期的康雍乾时代,仪征盐运产业达到了空前繁盛,约3万吨淮盐在仪征天池中转。从事搬运装卸等工作的有九万多人,占仪征总人口(三十万七千)的30%。清代著名学者汪中描写乾隆二十三年仪征沙漫洲的景象:“是时盐纲皆直达,东自泰州,西极于汉阳,转运半天下焉,惟仪征绾其口。列樯蔽空,束江而立。望之隐若城廓。”两淮巡盐御史曹寅在仪征陆续工作生活了八年,他的办公地点(使院)就在天池。

道光三十年(1850),两江总督兼两淮盐政陆建瀛在淮南改“纲盐法”为“票盐法”,对盐商打击很大,仪征天池逐渐萧条。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同治三年(1864)被剿灭。战乱以后,仪征一片荒凉。程婉在《啸云轩文集》卷五《乐仪书院落成》中吟道:

县官初到我拿市,稽查户口甲令编。

空城只余五百户,一半青吏相蝉连。

为了恢复经济、安置湘军,两江总督兼两淮盐政曾国藩于同治四年(1865)议,将淮盐总栈由泰兴口岸迁回仪征,后来接替他的李鸿章则逐步恢复纲盐法。无奈由于十多年的战乱,仪征天池、运口均已淤塞,最终将淮盐总栈改设到瓜洲六濠口。

自瓜洲改捆后,仪征“天池鞠为茂草”“垣中寂然”“今者盐务歇绝,酒馆凋零”,原先的盐垣仓库,现在都成了一片废墟。康雍乾嘉年间“开新盐门”时的喧闻嘈杂(参见第一章“真州八景”)再也无从看到了。惕斋主人《真州竹枝词》有诗曰:

堪叹今吾非故吾,一朝冷落在穷途。

于今却有清闲福,不到公门写乐输。

然而风水轮流转,同治九年(1870),瓜洲坍江,淮盐总栈被江流冲毁,于是淮盐总栈于同治十二年又转到仪征来了,这一回选择的是仪征县东南二十里的普新洲,就是十二圩啦。于是,“终古荒江惟获诸,转眼千门叠万户”。(程畹《啸云轩诗集》卷六《十二圩》)

为什么会选择将淮盐总栈落户在十二圩呢?沈捷的《盐都纪盛》中有这么一段文字:“……曾国藩沿江视察,见十二圩一带滩面地势开阔高爽,对江有礼祀洲(世业洲)作为天然屏障,夹江之中江面宽阔、水流平缓,十多里范围均有锚位,可停泊大批船只,海州北盐可经大轮装运直达,且仪扬运河与盐河(即珠金沙河)相通,淮南捆盐运输起驳均甚方便,实乃得天独厚之地理条件,始议申请迁栈”。

查《同治续纂扬州府志》,注明“淮南掣盐前经总督曾国藩,因仪河难以修复,改由瓜洲开横河,于六濠口设栈。至是因江岸坍塌,署总督张树声,委员屡勘,于十二圩之蒲新洲,挑复仪河通江故道”。可见,选址工作可能是从同治三年太平天国覆灭时就提上议事日程了,当时曾国藩任两江总督,同治四年选址在瓜洲是他确定的。

由于瓜洲江岸不稳,必须再选,曾国藩在沿江巡视选址并选中十二圩是很有可能的。但同治十一年二月曾国藩发病、三月去世。组织实施淮盐总栈建设和开挖疏浚相关河道的,是署理两江总督张树声。

张树声(1824-1884)字振轩,肥西人,廪生出身,淮军将领,官至两广总督,谥号靖达。同治十一年任漕运总督、江苏巡抚、署理两江总督。

各种资料研究表明,淮盐总栈落户在十二圩,交通便捷是最关键的因素。十二圩沿江江岸稳定不坍,江中心有世业洲做屏障,沿江岸滩均可构筑码头。更为重要的是,十二圩地处珠金沙河旧江口(旧港)以南,珠金沙河自古就是仪扬运河的入江通道,选择十二圩,有利于两淮盐船经仪扬运河、再经珠金沙河(盐河)运抵此处堆储转运。

就在决策选址十二圩这一年,政府组织疏浚珠金沙河(盐河),将旧港以南约3公里的入江河道(新坝河)打通,从而连通了新城与十二圩,实现了运河与长江之间的畅通。名不经传的小小十二圩,就要承担起大清帝国的中兴重任了!

仪征十二圩:转运半天下 东南此尽美

【插图:《同治续纂扬州府志》十二圩开埠书影】

东南利浦,盐都开埠

据李长傅《江苏省地志》记载,淮盐总栈的搬迁工作早在同治九年(1870)就开始了,由两淮盐政李宗羲、盐运使方浚颐负责,曾国藩亲笔题写了“东南利浦”四个大字,两淮盐务总栈建成后,制成匾额,悬挂在总栈大堂上。

光绪年间,刘坤一两度担任两江总督兼两淮盐政,并到十二圩视察,题有“东南尽美”,其匾悬于总栈二堂之上。

同治十二年十月十五日,淮盐总栈正式从瓜洲搬迁到了十二圩。起初名叫“仪征淮盐总栈”,光绪后期刘坤一来视察,更名为“十二圩两淮盐务总栈”,后来又更名为“两淮盐务扬子总栈”。

十二圩淮盐总栈官署建在十二圩圩身之上,面对盐河,门前有码头就在盐河边,盐河直通长江。十二圩淮盐总栈的主管官员称为总办,同治年间由知府调任,光绪年间以道员充任。

从《盐都纪盛》列举的十二位总办名单来看,里面有李鸿章的外甥蒯光典、族侄李瑕一等,可见这个职位是个肥缺。总办的级别比仪征知县的级别高,所以新任知县到任后,都会去拜访总办,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

十二圩淮盐总栈是一个庞大的衙门,下设多个机构:

淮南监掣同知署,负责稽核盐商申报承运的引盐数、票证、税收等掣放手续,发给凭证,开堆放盐上船运行。

淮南盐引批验所,负责稽核发放引盐数票证的数字。

楚盐、西盐查仓局,负责查验盐船空、实仓与承载盐斤数。

总栈浦委厅,负责淮盐盐斤进出场一切事物管理,并监管场浦各职司工种和水陆工种的职责。

盐务警察总局,负责管辖圩区内的一切行政事务,总局内设水陆两个巡防缉私营,既承担治安防卫任务,又查缉私盐。巡防缉私营后改名为税警大队。

毛盐局,负责回收盐包上下装卸过程中漏撒的盐斤,加工淘洗。此局设于清末民初,名为官办,实为商办机构。

进入民国以后,随着社会的变迁,十二圩淮盐总栈下设的各个机构也在不断地调整,有的裁撤、有的合并,有的名称变更、职责变动。

在仪征博物馆,收藏有从两淮盐务总栈旧址收集来的“砝部石陀”,石陀上刻有“砝部”、“校准”、“光绪戊申年春造”等字,这是个官砝,是盐署衙门用于校准的衡器,是十二圩盐运繁盛的历史见证。

仪征十二圩:转运半天下 东南此尽美

【插图:仪征博物馆藏十二圩砝部石陀】

自同治十二年淮盐总栈设立后,十二圩迅速崛起,由一个寂寂无闻、史无所载的江边滩地成长为一个繁荣的大镇。产自两淮(黄海)各盐场的食盐,经过通扬运河或海江联运到达十二圩,在这里掣验、解捆,重新打包后发往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即所谓“扬子四岸”。鼎盛时期,在十二圩掣验储运的淮盐,达44.8万引(宋代始有盐引,每引116斤,价6贯。明代为300斤,清代不同时期400-700斤不等),合2.69亿斤,虽然比不上康雍乾鼎盛时期仪征天池134万引,但在晚清已经是中兴景象了。正常在这里堆储的盐在10亿斤以上,堆场面积达300亩。

十二圩沿江建有三十个码头,正常停泊在十二圩江面的盐船多达2000多艘,最大的江船长十三四丈,桅杆高十二三丈,可装1.6万包盐(1200吨),小的也可装900包,再加上200艘大小驳船,把十二圩江面挤得满满当当。直接从事盐运的船工水手有三四万人,镇市有条长达五华里的商业街,注册商铺400余家。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人、劳工和其他百姓,使这里的人口达到十五万之众,《苏报》甚至说有二十万。十二圩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话:“盐场三门真热闹,赛过南京夫子庙。”“人到扬州老,船到十二圩小。”

十二圩陡然间蔚为一小都会,繁盛程度超过了仪征县城。据民国二十四年(1935)前后的统计,仪征县城面积小而商业不振,全县人口为627778,其中仅有3.2万人居住在县城内。当时中国地舆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地图》,在江苏省图幅中,有十二圩却无仪征。

十二圩之所以迅速崛起,是因为基于盐运的专卖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支柱。清朝立国以来,盐税收入逐年增加,顺治元年为15万两,康熙六年为275万两,雍正二年为426万两,乾隆十八年为701万两,嘉庆五年为608万两,道光二十七年为752万两,其中两淮的盐税,占全国盐税收入的一半左右。

光绪二十年甲午战争战败后,为了偿付《马关条约》中的赔款,从1895年开始,清政府以盐税收入作为担保,向外国举债计2400万英镑。

1922年1月,北洋政府的海军为了讨要政府欠薪,将“楚泰”“楚谦”两艘军舰开到十二圩,截留两淮盐税,此举引起英、法、美、日等国使节的抗议,成为当时的一桩严重事件。

今天,十二圩淮盐总栈旧址是扬子中学。市政府在这里复建了总栈的门厅,十二圩办事处在这里建了盐文化馆。

仪征十二圩:转运半天下 东南此尽美

【插图:仪征十二圩淮盐总栈旧址】

鱼骨街巷,码头船帮

十几万人口的聚集,催生了十二圩的街市。

《盐都十二圩》一书叙述:十二圩有“九街十八巷”之说,这只是个约数,形容街巷很多。其实就是一条主街,几条副街(如横街、侉子街),众多巷子。因为主街不是一天建成的,所以不同的路段有不同的名字。

街的最西头靠近盐栈,叫头帮,是最先建成的,然后向东延伸,最东头叫尾帮。有前街(栈前街)、后街(栈后街)、官街、小街、阴阳街、中兴街、奤子街、新街、安益街、利运街等。这些街,长度只在百米左右,整个老街长约五华里。

老人们讲,过去老街上有好几座砖砌的“圈门”,圈门上有石额,石额上镌刻着街名。圈门是用来隔开居住区与市场的,相当于现在的封闭式小区的大门,是中国城市坊市制度的体现。尾帮、湘乡街、官街、横街、永兴街等处都有圈门,小小的十二圩竟有这么多圈门,可以想见当年的繁华。

古街是用麻石板铺成的,中间横放,两侧竖放,外侧有排水沟,每隔五六丈有雨水井,下雨不会淹。街道两旁的房屋鳞次栉比,多是平房,少数二层小楼,马头墙封山。墙体多用乱砖砌成,盖因街道屡遭火灾,光绪后期一场大火烧去了中心大半条街,民国初年码头失火,近千条江船火烧连营,连带街道烧去三分之二,好在商家实力雄厚,废墟上很快又竖起了房屋。

官街上有公家的管理机构,东侧就是商家了,有钱庄、典当行、布店、粮行、酱园、五洋店、广货店、酒楼、饭店、戏园、茶馆、木行、漆庄、旅馆、浴室、照相馆、瓷器店、染坊、药店、寺庙、邮局、发电厂和十几家会馆。很多知名商号都来十二圩开分号,比如山西的长裕川茶庄,是晋商中的老字号,在汉口、长沙、南昌、张家口、归绥、天津等大城市有十多家分号,十二圩分号是他们唯一开在新兴市镇的。再如大美烟草、南洋烟草、德士古煤油、鹰牌煤油、壳牌煤油、水火保险公司、中央储蓄会,也在十二圩有办事处。

另外,十二圩还有电报局和邮政局,甚至在光绪年间就建有发电厂,这可是开风气之先的。

老街两侧垂直分布着鱼骨状的巷子,街南面的巷子短,只有五六丈,街北面的巷子长,四五十丈,这是因为南面靠江,万一江船失火,倒下来的桅杆会带来火灾。

街南沿江是江船的停泊码头,有30个码头,江船逶迤十多里,比街市长多了,每个码头都有名称,是按照江船所属的船帮命名的,安徽的有杨家码头、金凤楼码头、电厂码头,湖南的有中镇码头、衡山码头、潇湘码头、永兴码头、安益码头、湘乡码头,湖北的有襄河码头、三江泉码头、汉兴码头、盛湘码头、楚黄码头,江西的有吉安码头、洪都码头、江西码头、纯川码头,江苏也有中新码头、利运码头、玉铭泉码头、大兴码头等,除江船码头外,还有专用码头,如阴阳码头、如意码头、复兴码头、太平码头等,大小驳船也有专用码头,如东门码头、新东门码头、西门码头、中门码头等。

由于盐业有规定的运销地点,各地运商自然就选择在当地招工,这就形成了以“引岸”为核心的船帮。十二圩号称有十八帮,大的有江西帮、江淮帮、湘乡帮、安徽帮等,小一些的是细分地域,各帮在十二圩都建有会馆和公所,是大小船主和船工们议事活动的场所。【插图:江西会馆石额】

江中心的世业洲也是十二圩管辖的范围,西北头最靠近十二圩的地方,叫安徽大岸(该地名沿用至今),是安徽船帮集中停泊的地方。当年这里大江两岸都是停泊的江船,今天十二圩沿江都是造船厂。

仪征十二圩:转运半天下 东南此尽美

【插图:在世业洲西北安徽大岸北望十二圩】

有些码头是以运商十分注重的“口彩”命名的,祈求运输顺利生意兴隆,也反映到了码头的命名上,如利运码头、太平码头、如意码头、复兴码头、永兴码头,还有些码头的命名是以地理位置、著名企业命名的,如西门码头、东门码头、新东门码头、中门码头、发电厂码头,而义渡码头则表明这里停泊的是救生船。

码头对应的岸上都有通道,这通道就是街南的巷子,这些巷子通常都以码头的名称命名,比如洪都码头就直对着洪都巷,安益巷出去就是安益码头。

街北的巷子比街南要长得多,巷子里主要是居民的住宅,也有经商的店铺,比如龙江巷里就有茶水炉、纸烟店、典当行、石灰店、钱庄、邮局、旅馆等,十二圩最大的旅馆——华洋旅馆就坐落在龙江巷内,建筑外形有些洋气,门窗的形状与中国传统的不一样,上面是半圆形的,两边还有勒着竖槽的圆柱,一看就是西洋风格的,这里也确实经常住着洋人,这旅馆当年是天天爆满,经年养着6位姑娘。

仪征十二圩:转运半天下 东南此尽美

【插图:十二圩龙江巷内的华洋旅馆】

街北的巷子出去,就是盐工苦力们聚居的地方了,条件十分简陋,都是芦席搭建的工棚,很容易失火。由于盐工基本上是与船帮对应的,所以居住的地方也是以船帮地域来命名,如果有人要捎封信、带点东西给某个盐工,只要写明十二圩某某帮某个人,该盐工就能收到。仪征地方习惯,外地人都叫“侉子”,如今街北还有一条“侉子街”。

有人的地方就有寺庙,十二圩街上有财神庙、杨泗庙、灵徒庙、三茅宫、仓神庙,龙江巷北圈门内还有一座清真寺。

仪征十二圩:转运半天下 东南此尽美

【插图:《光绪重修两淮盐法志》十二圩总图】

本文收录在《扬州运河古镇》,2017年1月已由广陵书社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