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小寶有一絕技竟是跟慈禧太后學的?屢試屢靈征服俄國公主!

金庸筆下的主角通向成功的方法,無非遇到名師或找到秘籍兩種,像郭靖就是兼而有之的幸運兒,但唯獨有一人與眾不同。

韋小寶有一絕技竟是跟慈禧太后學的?屢試屢靈征服俄國公主!

這個人就是韋小寶。

別的主角們靠的是武功秘籍,什麼九陰真經凌波微步,韋小寶的成功卻是靠著《楊家將》《水滸傳》或《三國演義》這些戲曲評書。

金庸在書中直言:韋小寶腦子中的學問,一是來自聽說書,二是來自看戲,自從做了大官之後,應酬看戲更是不少, 往往到了遇到緊要關頭,救他的就是這些評劇。

例如他剛入天地會,能取得關夫子祁老三這些豪傑信任,全靠平時從岳飛、楊家將這些忠義戲文中聽來的橋段投其所好。

當然最經典的還是韋小寶在羅剎國幫蘇菲亞女王造反的那一回,他腦子裡過了無數劇本,什麼《斬黃袍》《 鹿臺恨》《逍遙津》。

最後給火槍隊士兵們許願分金銀財寶分女人,是從李自成張獻忠的故事上學的。讓他們殺了隊長立“投名狀”,是來自《水滸傳》林沖火併王倫那一段。

正如雙兒的點穴功夫對羅剎人一樣奏效,韋小寶的皮毛權謀也在羅剎國十分靈驗。

皆因不管是哪國人,身體上的穴道構造一樣,人性中的弱點穴道也一般無異。

韋小寶有一絕技竟是跟慈禧太后學的?屢試屢靈征服俄國公主!

像韋小寶這樣聽戲學計謀,用戲文中的計策決定國家大事,看上去是是小說中兒戲荒誕的劇情。

但同樣在清朝歷史上,有一個人還真就是這麼幹的,而且她地位更加尊貴,很有可能還是韋小寶的原型。

葉赫那拉·杏貞,慈禧太后。

韋小寶十三四歲入宮,慈禧太后也是不滿16歲入宮,雖然受過私塾教育,但要適應激烈的宮廷鬥爭,光靠什麼《女兒經》《家訓篇》很明顯是不夠的。

歷史故事中往往蘊藏著維權之術,所以像《連環套》《空城計》《五虎平西》之類的歷史劇就成了慈禧的教科書,聽戲也變成了她獲得更多知識與教育的一個體面途徑。

當然,她自己也喜歡看戲,平時一年裡為看戲支出的賞銀就高達三四千兩,光緒五十二年壽誕時,宮裡為添置戲衣、切末的花費更是達到五十二萬兩。

韋小寶有一絕技竟是跟慈禧太后學的?屢試屢靈征服俄國公主!

古有楚王好細腰,宮女多餓死;慈禧太后嗜戲如命又不吝金銀,也直接推動了京劇後來的大繁榮和高速發展。

而且她不僅愛戲寵戲,還相當“懂戲”,看了幾十年戲,對於諸多名家都能分出優劣,“挑毛病挑眼都挑得很服人”,像楊小樓這些京劇名家都很服慈禧的點評。

在當年,像慈禧和小寶這樣文化水平低,看戲聽書成了不少人獲取知識的一個途徑。

只不過同樣是一部岳飛傳,可能小桂子看到的是嶽武穆精忠報國,而老佛爺看到的卻是秦檜玩弄權術的手段。

看來“說書唱戲勸人方”這句老話,還是自有它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