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戰爭》:十年佈局,卻還是欠缺打磨

作為漫威十週年紀念的作品,它集結了二十多位英雄,堪稱史上規模最大的超級英雄電影。大家對它的評價如何呢?

《无限战争》:十年布局,却还是欠缺打磨

綜合評分:6.3分

卮先生

9分

再沒看過這麼悲壯的反派,悲壯得好像當年看《守望者》一樣。這是最壞的結局,也是冗餘的需要,破舊立新,但多少還會懷念舊人。

伊夏

8.5分

《滅霸傳》並不算玩笑,反派心聲大吐露。所謂正義與邪惡的邊界,雖然是法西斯式的老問題,但足以令這一部不那麼爆米花。其實細想想,我們不是對特定的某個英雄有別樣的感情,是對“站在我們這邊”這件事有需求。期待驚奇隊長,也期待滅霸的性格深處還能不能再複雜。十年漫威,早就該比腎上腺素狂分泌更多些吧。

徐小卷

8分

開場不斷致敬十年來的光輝帥梗,中途甩一波古典戲碼,到最後上演灰飛煙滅一切皆為夢幻泡影。“請看下集“反轉吧,任何好的故事都會迴歸到人性,而不是喊高大上的口號,特效技術都是陪襯,這就是漫威迷人的地方。

《无限战争》:十年布局,却还是欠缺打磨

8.5

8分

電影劇情不想多說。我的立場偏滅霸,他才是我理解的主角。

滅霸是對之前漫威的顛覆,也是漫威的昇華。相比於滅霸,那些超級英雄只是外在能力的強大,而沒有內在意志的強大,其實不過是凡人。滅霸可能更接近尼采口中的超人。

最讓我欣賞的是這部漫威終於開始讓人面對死亡,悲劇意識顯得分外可貴。勝利總是簡單,失敗卻很難。一休大師說,入佛道易,入魔道難。

寒枝雀靜

7.5分

剛看完的時候真的抑鬱了很久,但是過了一段時間想想這一堆終歸要復活,MCU終歸是好萊塢文化快餐,就覺得真心不值得。

假如單拎出來看或者作為MCU的終結這或許是一部還不錯的作品,而且不少細節處理還算令人驚豔頗可玩味,但現在就只能吐吐舌頭說還過得去吧。

至於其他假正經的思考在長評裡都提到了,可以點文末鏈接不再多說,現在只想看冬兵和小蜘蛛早日歸來。

晚不安

7.5分

漫威,爆米花超級英雄電影領跑者。

十週年佈局畢其功於一役,復聯3的難度顯然是前所未有的。除了精彩的動作場面調度,必須交出令人信服的劇作,尋找娛樂性與嚴肅性之間的平衡,學習史詩的多線敘事,從而讓數量龐大的英雄繁而不亂地依次出現,以及清楚地解釋反派滅霸的動機。

復聯3基本滿足了我以上期待,唯獨感覺每個人的戰力有些飄忽不定。一個反高潮的結局為下一部鋪路,終極時刻的來臨格外寧靜。作為一個一路追看的觀眾,看見滿天飛揚的塵土真是不勝唏噓。以這種方式說再見,真讓人猝不及防。

艾晨

7.5分

人物眾多,敘事眾口難調,但好歹還算基本穩住了。沒有肆意刷特效狂轟亂炸,笑點雷神,淚點史塔克,豬隊友銀護,新手玩家小蜘蛛,醬油洛基,以及意外驚喜小惡魔。最佳臺詞:"我們沒有時間悲傷"。

《无限战争》:十年布局,却还是欠缺打磨

徐若風

7分

結構表面看似緊湊,實際上“潦草地趕”和“精密地運轉”完全是兩碼事,場景之間的維繫“遲滯感”很重。

即便消逝的數量如此之巨,卻都無法構建起影片最後的高潮。每位英雄的犧牲,本應當是可以令觀眾在十年的人物沉澱下,被呼喚起情感的。但尷尬的是,結局不僅沒有在情感上掀起高潮,反而官方劇透了之後的情節走向。當所有觀眾都知道下一部是即將開掛的“復活者聯盟”,那麼悲情便沒有意義。

浪費大量筆墨塑造了一個非常無趣的反派角色(與養女的共情點更是強扭)的同時,也沒有讓其他人物在塑造上有像樣的發揮。

單說星爵“豬隊友”這件事,實際就是編劇沒有好好打磨劇本,想讓他在那個場景做功能性人物,卻無法令觀眾信服,也有悖於之前的人設。

對英雄們的技能特色沒有進行足夠的挖掘與配合,以至於動作場面完成地相當機械,缺乏記憶點與驚喜度,《美隊3》中的機場大戰一場足夠完爆這部的每段動作戲。

總之,是一部令人失望,完成地甚至有些失控的漫威作品。

奧特小曼

7分

影片一直渲染在絕望悲傷的氛圍中,漫威十年收官之作,羅素兄弟完成得非常好。眾多英雄線索繁亂,如何使每一位粉絲都滿意是一個難題,通過選取大英雄做主線加小英雄依附的敘事方式得體又恰當,對於節奏的控制不錯。

每個英雄登場的方式設計極佳,引爆我的腎上腺激素,並且結局也處理的恰當,全場淚灑一片。格鬥場面拍的心驚肉跳,拳拳到肉的近身搏鬥又燃又刺激,華麗的特效場面配合IMAX全畫幅簡直是視聽享受。

誠然,裡面安排插科打諢的片段有點突兀,但這畢竟是一部商業大片,讓觀眾看得開心才是最重要的。滅霸的反派塑造很成功,讓人恨不起來,但他的行動目的交代的還不是很明確。

《无限战争》:十年布局,却还是欠缺打磨

荰萇葓

7分

十年佈局,成功塑造出這個有血有肉的最強反派。如此眾多的英雄雖猶如跑馬燈般各司其職,但依然能看出在狂轟亂炸的特效中幾乎是毫無新意可言的動作場面,遺憾地襯托出已是群像極限的《美隊3》是多麼地出彩,為了賺錢把一個故事拆分成上下部的行為,儼然已讓這部《滅霸傳》變成了不倫不類的漫威拼盤。

土豆牌

7分

老公們都死得好慘,只能幻想自己是宇宙第一美少女卡魔拉自我安慰。

渡口無邊

7分

結局讓人怔住,讓所有心理預設都落空,也遠沒有想象的那麼悲壯,因為你知道他們都會回來。這種情感錯位在滅霸身上也能找到,他建立了史無前例的宇宙觀,但人物深度也遠構不成一個滅霸傳。群像節奏很好,但人格特質同質化嚴重,在笑點上的筆墨也落得太重了,除了雷神出場頗有燃點,其他場面也都乏善可陳。

《无限战争》:十年布局,却还是欠缺打磨

枝葉不語

6.5分

高潮過度翻滾,疲勞感很重,還好有笑料的調節。看了這麼多漫威的電影,覺得黔驢技窮,沒有太大的期望了,已經不期待復仇者聯盟第四部了。

土匪

6.5分

最終復仇者聯盟會不會淪為RPG或者ACT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第三部裡我們看到了人心叵測的可能性,忍受英雄一個個被擊破的失落,卻還被大反派鱷魚的眼淚燃起集齊六顆寶石的希冀;手套的一次響指毀了半壁江山,可我們對這個世界的重建真的只是拭目以待,卻還抱著渴望娛樂至死的麻木之心。

《无限战争》:十年布局,却还是欠缺打磨

小宇

6.5分

《復聯3》貫徹漫威的尬笑風格,又要保留每個英雄人物的特色,這種結合讓其整體風格變得非常割裂,電影形式是不合格的。

在面臨合約到期和漫威走向變化之際,交出這部作品似乎只是為了完成這些任務而已,態度上依然是那種玩世不恭的想法,無非至此給粉絲斷奶而已,主角們就沒了buff,弄點死人啥的可以揮淚離去,畢竟苦難是最好的戲劇,離別與死亡是痛徹心扉的。

其實仔細想想,滅霸這麼做真的是圖啥?就因為自己國家人口控制就可以屠殺其他國家嗎?漫威用了十年(鋼鐵俠埋了六年)布這個局,真的很迷。漫畫裡滅霸是為了討好死亡女神而特意做的功勞,那至少給個牽強的解釋也可以。還有殺掉卡魔拉那段的強行煽情,卡魔拉為何成為靈魂寶石所烙在他心裡的痛?

特別討厭的設定——為完成合約任務而故意設局讓那些強力人物廢掉,包括背鍋最慘的星爵也是,為何要做成這樣?

《无限战争》:十年布局,却还是欠缺打磨

很顯然,主創們給不了也滿足不了我們一個明確的答覆。雖說多線敘述立人物形象部分就佔據1/3甚至一半內容,那麼那些無聊的笑話填塞剩下1/3內容則顯得非常不明智,甚至是讓影片更為割裂。銀護讓超英片找到新的方向,包括後來的死侍也是走這類路線,但他們,在復仇者聯盟這樣的團隊裡,不應該搶掉整部作品所立下的基調和氛圍,不應該為了凸顯人物個性而特意給他們安排這麼多內容,即便是拍片出資上的利益糾葛。這也凸顯該片的分裂和態度不一致,就如滅霸在完成他夢想的同時也在為卡魔拉流淚,難道只是為了塑造他柔情一面?這怎麼說也太不像話了。

最後留一句不像話的結尾。面對現在的投資,想讓他們重回現在宇宙,除非現在活著的都死了,或者你們催眠演員們集體降薪酬,不然怎麼都是無果,還不如新開創一些英雄,讓去世的這些更能成為英雄。如果英雄永遠不死,那何為英雄?死亡是英雄必須經歷且特別壯舉且佔據非常重要的部分。

《无限战争》:十年布局,却还是欠缺打磨

第七大陸

6分

口口聲聲說平衡為最重要卻深不知自己才是最不平衡的一環(也是整個故事邏輯發展下去的前提,所以整個邏輯都很怪異)。確實努力在插科打諢,努力做到張弛有度,但是笑點仍然一如既往的尬(說的就是銀護…)整個劇情都在很趕的狀態下,為了死而死(尤其是反派死的都很草率),不過滅霸的塑造確實是成功的,願意植入情感的反派都是能立住的,哪怕只是簡單而套路的童年和親情。

楊清宇

6分

美隊登場那兒簡直太《第三人》了。他們就像孫悟空(七龍珠)修行歸來,眉目之間流露出時間的滄桑。

在持續的視效轟炸下很難不感到一絲疲憊,繼而就對這種情感的真實產生懷疑,對結尾的幻滅保持警惕。當年觀眾看完《帝國反擊戰》會相信英雄終將回歸,但不會像氾濫的彩蛋一樣把期待化為長達三年的劇透。

我對滅霸這個反派形象實在不能產生任何崇拜情緒。他的強大完全是力量層面的,如果一個獨裁者先是剷除了國內的一半異己,再屠殺了一半波蘭人,一半俄國人,最後研發出核武器可以一次性消滅全球一半的人口,我應該佩服這種所謂的宏大嗎?在我看來他不過是個誤解“平衡”的巨嬰。

《无限战争》:十年布局,却还是欠缺打磨

北投少年他

5.5分

官方說要防劇透,結果自己直接把下一部給劇透了???

劇情生硬刻意,剪輯混亂不堪,大段乏味打戲,超級英雄電影的審美疲勞問題依舊無法解決。放棄其他角色的人設來塑造一個有情感的滅霸,不成功反而更顯刻意。

一如「諸神黃昏」,宇宙史詩硬是被拍成了毫無誠意的騙取粉絲眼淚的爆米花特效片,難得的悲壯感也因此失去了意義。

全片有兩個很打動我的時刻。一是自帶使命感光環的美隊在黑暗中久別重逢的登場;二是雷神獨自打開中子星閘門的光輝瞬間。遺憾的是,期待中史詩的厚重感也僅存在於這兩刻。

歡樂分裂

5分

大部分時間依舊是冗長無味的粗暴打鬥,光環加身的超英們即使被虐千百遍,依然能續寫神話,不過以虛無對抗虛無的結尾多少提升了立意,也暗示並非絕對二元對立的初衷;較前作有進步,各線鋪排勻當,眾多角色的存在也不再只是露臉,各自承受命運考驗,在群戲中各有功能擔當。

《无限战争》:十年布局,却还是欠缺打磨

PhosphenesRay

5分

你以為這會是曲悲壯的英雄讚歌,卻沒想到它依然還在套路里兜兜轉轉。繁複的多線敘事極為紊亂,所有的情節都在隨心所欲地強行推進。即使是羅素兄弟最擅長的場面戲,也僅僅停留在完成任務的層面上。最終灰飛煙滅的塵土歸一,只能淪為一場尷尬又兒戲的程序死亡。在如此強大的襯托下,滅霸的人物形象確實顯得立體和複雜了不少。

沈舍非

4分

雖然我很能接受比較負面的結尾,但沒想到編劇這麼的敷衍,幾乎就是反派能力太強、圓不上了,動機也站不住腳,滅了半個宇宙就為擺出慈父形象看夕陽?搶寶石的套路重複,反派取勝全靠主角智商下線。

《无限战争》:十年布局,却还是欠缺打磨

冰山的陰影

4.5分

細節上處理的不滿基本貫穿觀影始終,羅素兄弟對群戲的失控以及漫威影業對漫畫資源的過度消耗,使得角色的閃光點往往尚未被徹底開發,出於戲劇需要就已經被放棄。

《奧創紀元》中的快銀如是,《無限戰爭》的浩克、黑豹、幻視等等角色亦如是。尤其是浩克,作為個人最喜愛的漫威角色,從《雷神3》開始,馬克·魯弗洛版浩克已經愈發變得像個只懂得揮灑蠻力的智障。

而這種智商上大規模的掉線也不一而足地以不同程度出現在《無限戰爭》中幾乎每一個角色上。斯塔克與史傳奇兩顆號稱人類當世最傑出的大腦(尤其是史傳奇還提前預知了一千多萬個未來),對付尚且僅有力量寶石、空間寶石與現實寶石的滅霸居然只懂得搶手套。

拜託連毀掉時間寶石這種自損式戰略都想得出來不知道砍手更快?明明手握最大Bug的時間寶石居然不加以使用,真的很難令有邏輯的觀眾信服。

《无限战争》:十年布局,却还是欠缺打磨

這種戰略呈現上的矮腳也出現在滅霸的身上,大部分無限手套上的寶石作為劇作結構中的麥格芬都是裝飾性大於功能性,《無限戰爭》力圖的「生死疲勞」感,全是假惺惺的。

說滅霸是MCU目前“最佳反派”的聲音可以消停一會兒了,他只是“最強”。《美國隊長3》中的澤莫,從佈局、意志、戰略思維、戰局把控以及戰損控制多方面考量都設計得更好。

全片最打動我的時刻是索爾扳動中子星熔爐的逆光時刻,極具古希臘雕塑力與美的悲壯感,與創世紀的救贖感,海姆斯沃斯演出了角色的神性高光時刻。

啟川

4分

割裂成了十餘段雷同的短片,故事大線索多而時長有限,導致剪輯非常跳躍,情緒全出不來。大場面很差,幾乎無創意可言。動作戲宛如吃屎,那段慢動作看吐了。

沒有時間去營造宇宙命運的危機感,99%的鏡頭裡只有幾位超級英雄或壞蛋。而所有人的言行和死都太玩票。

開頭的街頭打鬥和彩蛋裡街頭目睹的災難仍然不錯,但漫威離開了明亮又寫實的城市,就乏善可陳。

《无限战争》:十年布局,却还是欠缺打磨

OreoOlymLee

2分

羅素兄弟的執導是我對《復聯3》保有一絲期待的唯一原因,後兩部《美國隊長》正是因為這兄弟倆在氣質上與宇宙中其他的作品保持了一部分距離。

具體落實到給第一個十年畫上句號的本作也能立刻看出它和喬斯韋登的兩部復聯(也許還有《正義聯盟》)的不同:雖然它們都多少有著打翻了調色盤的春晚式災難調度和美學,不過好歹《復聯3》不用被莫名其妙地打著擦邊球的黃色段子給困擾了。

大段的情節被分配給了反派滅霸,角色深度被不斷地擴展延伸而為不少觀眾對他的理解提供了足夠的情感基礎,這對漫威來說是一個莫大的進步:反派和英雄的主體性發生了轉換。他能被理解不是因為動機被理解,而是因為和觀眾產生了情感上的聯繫。

但隨之而來的卻是,除卻英雄們的粉絲,觀眾對英雄們的犧牲所應該投射的憐憫,都在那些荒唐走板的小幽默中消失殆盡了。

受自身商業運作模式的侷限,理智的觀者可能更清楚大部分犧牲的英雄再次復活的可能性是可以被預知的,這無疑讓本作的悲壯氣氛顯得飄絮而缺乏力道。

《无限战争》:十年布局,却还是欠缺打磨

它塑造了漫威最成功的銀幕反派形象,對應地卻犧牲了不少英雄的原本人設,這是極大的敗筆。僅以雷神索爾本不需藉助武器即可戰鬥,卻仍要用大部分的時間鍛造神器才可去攻擊滅霸,就顯示出《雷神3》和《復聯3》的創作者之間缺乏有效的協調和溝通,才會讓角色行為如此自我矛盾(《復聯3》劇本完成於《雷神3》上映之前,既選擇雷神作為關鍵人物,何以對這一細節的處理如此粗糙?)。

電影宇宙中作品與作品之間的聯結與關係本該是漫威最別具一格之處。更不用說洛基無端的自我犧牲、星爵作為領袖卻在關鍵時刻受私情影響做出的愚蠢舉動,都有著未認真打磨故事細節便朝著滅霸必勝結局一意孤行的一廂情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