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第一次閱兵,人們一直以為受閱飛機有26架,其實只有這個數

1949年10月1日下午,當戰車方隊進行在天安門檢閱臺前時,藍天白雲間突然響起了轟隆隆的飛機引擎聲。空軍分別以雙機、三機編隊,一批接著一批飛臨天安門廣場上空,在人聲鼎沸的廣場上空,一共飛過去了26架飛機。

開國第一次閱兵,人們一直以為受閱飛機有26架,其實只有這個數

這一天是難忘的一天,人們的歡呼聲、裝甲車滾滾的振動聲、飛機的轟鳴聲匯合在了一起,震撼著這千年的古都以及新生的中國。那26架飛機也成為了人們難忘的回憶,但事實上,這次受閱的飛機數量卻遠遠沒達到這個數。

開國第一次閱兵,人們一直以為受閱飛機有26架,其實只有這個數

在閱兵之前,北京廣播電視臺的楊兆鱗訪問了空軍司令員劉亞樓,詢問空軍閱兵情況,劉亞樓告訴他一個“秘密”:因為只有17架飛機,一兩分鐘就飛過去了,因此決定飛機編隊飛過天安門上空以後,再飛一次。

原來,當時由於戰爭的消耗,我國空軍的飛機除了起義的外,幾乎全是國民黨遺棄的趴窩飛機,飛機數量上還可以,但只能算是一堆零件,能飛的早就被飛走了,所以便利用這些零件東拼西湊的組裝成“新”的飛機,數量上總共也就達到17架,飛機的性能還不一,有好有壞。

由於飛機性能的問題,經過幾次訓練之後才正式的進行閱兵,按照預定的方案,受閱機群剛剛通過天安門廣場上空,大會總指揮就在電話裡頭命令油江:“根據大家的要求,再組織一次通過天安門飛行。”油江立即下令:“9架P-51再通過天安門一次。”

開國第一次閱兵,人們一直以為受閱飛機有26架,其實只有這個數

於是,9架P-殲機加快速度由成西折向北方,再由東向西第二次通過天安門廣場上空。因為相隔的時間短褲,這9架飛機的第二次飛行,幾乎是接著整個空中受閱編隊的後尾,當時觀看閱兵儀式的群眾並不知道有9架飛機是兩次通過廣場上空,所以很多年來,人們一直認為受閱的飛機是26架。

時隔將近70年,再來對比當時的新中國,我們的進步幅度之大、發展之快真是令人不得不感慨萬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