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說話晚,真的是貴人語遲!

說到寶寶說話晚,老一輩常常安慰道:“貴人語遲”

寶寶說話晚,真的是貴人語遲!

其實很多人並沒有真正理解“貴人語遲”,這裡欽媽先給大家講解下,它和“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的意思比較接近,就是說話之前先想想,有沒有必要說,要怎麼說……

有這樣的表現的人,那才是貴人,大約是到宋代才真正有了這個詞,而且似乎是一本啟蒙教育讀物,讓這個詞被更多人知道,並理解錯了。

寶寶們如果說話晚,那並不是傻。寶寶們學說話早晚和寶寶們的成長環境有著莫大的關係。所以爸媽如果想教寶寶說話,那麼要營造好的環境,同時要注意教寶寶們說話的方式。這些方式是什麼呢?現在就來看看吧!

寶寶說話晚,真的是貴人語遲!

0至1歲的孩子處於語言準備時期,基本上以簡單的發音和稱呼為主,我們總能聽到孩子咿咿呀呀說個不停,卻不知道孩子在說什麼。其實,孩子是在積累語言信息。

1歲至1歲半,孩子處於語言理解階段,對大人的語言理解能力迅速提高,大人所說的話,孩子能夠很好的理解,但是往往還不太會表達,最多會用簡單 的詞彙來表達自己的意願。比如:“飯飯”表示想吃飯,“奶”表示想喝奶。一般來說,孩子是先理解名詞,慢慢理解動詞、形容詞和副詞。

1歲半後至3歲,是孩子語言發展的躍進時期,孩子學著用詞語和句子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要求,可以用語言與他人進行交際了。

寶寶說話晚,真的是貴人語遲!

那麼寶寶說話晚有什麼跡象呢?

6個月:不會大聲地叫或不會笑;

8-9個月:還沒有進行咿呀學語;

10個月:當別人喊他的名字時還沒有反應;

1歲:還不能發出聲母,如b、p等,不會搖頭、揮手等基本的肢體動作,不知道怎樣表達自己的需求;

1歲半:還只是能說極少量的詞,也不會用自己的手指指出想要的東西;

2歲:不能將兩個詞組合在一起,不會根據指令指出自己的身體部位;

3歲:不能聽懂簡單的指令,不愛和其他人交流,不會說短語,存在嚴重的分離焦慮;

4歲:還不能說完整的話,說話還不能讓別人理解。

若寶寶有以上跡象,就要多多注意了!究竟什麼原因導致寶寶不會說話呢?

2.語言環境:家長和寶寶交流少、寶寶和其他人交流少、家人的口音繁雜。

語言刺激得多孩子說話就會比較早

表妹家是做兒童服裝生意的,表妹的孩子從小就被表妹帶在身邊一起做生意。每天媽媽和客人說什麼,他都在聽。時間長了,語言刺激就比別的孩子多很多,她家的孩子說話就很早,好像是10個多月就開始說話了。

寶寶說話晚,真的是貴人語遲!

語系複雜,還是說話晚

我有個朋友是東北人,老公是雲南人。而且媽媽還在孩子小時候給聽些英語歌曲。 孩子一遍聽媽媽說的北方語系 ,一遍聽南方語系。每句話,都得理解兩個意思才行。孩子在這樣的語言環境下就很難說出口,他們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對。這個孩子就說話晚些。好像是1歲7個月才說話。

3.交流方式:寶寶表達方式很簡單,家人能看懂,幫助寶寶完成,這會造成寶寶的語言惰性,使寶寶認為表達用肢體動作就可以完成,所以必須要讓寶寶儘可能說出來,另外和寶寶溝通,儘量放慢語速,多用簡短語句表達,接近寶寶表達能力。

寶寶說話晚,真的是貴人語遲!

比如家裡會有‘地板、碗筷、桌子、椅子、沙發’。爸媽可以邊指著這些簡單的事物,邊教孩子說。由簡單到複雜,孩子們才能意識到自己的進步,才可以信心大增,學習語言才能越快。

孩子們學習語言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所以爸媽只教孩子一次,孩子們可能沒那麼深的映象。因此爸媽要多次和孩子說學習過的語言。在重複中孩子們的語言能力受到刺激,這樣孩子們才能夠更好的學習語言。

孩子們都喜歡做遊戲,在做遊戲的過程中,爸媽可以進行語言輸入。邊和孩子玩遊戲時,邊告訴孩子一些遊戲中簡單的字或詞語。讓孩子們在玩樂中學會說話。

寶寶說話晚,真的是貴人語遲!

4.心理原因:寶寶開口模仿家長講話,不要過早的糾正發音,要多鼓勵,不要逼迫寶寶說話,這樣會讓寶寶厭惡說話,當有什麼需求的時候,寶寶就不再願意和您表示,而是自己來,或乾脆放棄,這樣對寶寶的心裡健康發展非常不好。

5.疾病因素:.智力精神發育低下,聽力障礙,構音器官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造成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很多

總之,造成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往往非常複雜,不是單一的一種原因,而且多重原因造成的。

如果孩子僅僅是說話晚,其他的發育都很正常那這個孩子智力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欽媽溫馨提醒:

烏龜爬得慢但是不代表他的智力低下,否則在跟兔子賽跑的時候他怎麼會贏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