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日預售回溯、上線工作臺,貓眼專業版這次升級能解決什麼問題?

首日预售回溯、上线工作台,猫眼专业版这次升级能解决什么问题?

關注電視行業,分享精彩劇評!

來源 | 犀牛娛樂 文|叩敏

一直以來,普通觀眾習慣用貓眼APP查影訊、選座購票,影視業內人士則更關心貓眼專業版APP的票房、網播、收視、影視人合作等各種行業數據和服務。

近日,犀牛娛樂發現貓眼專業版又一次做了版本升級,新增了兩大功能:“首映日預售票房”和“工作臺”。在我們看來,這一次貓眼專業版產品升級,意義非同尋常。

首先是在“首映日預售票房”中,可以查看影片首映日在各個時間段的預售信息,翻閱預售明細;“工作臺”則是在“我的”一欄整合成一站式的窗口,包括“我的頭條”、“公共應用”、“宣發應用”、“影視人”四大板塊,在這裡,可以個性化訂製貓眼專業版的各項服務。

首日预售回溯、上线工作台,猫眼专业版这次升级能解决什么问题?

從率先為行業提供秒級實時票房、票房預測、網播收視率等數據,到如今集成精準觀眾畫像、營銷宣發監控、退票數據、升級工作臺的一站式服務,貓眼專業版再一次瞄準影視行業用戶的痛點,提供了高效實用的解決方案。

“預售數據”全公開,宣發更有譜

預售數據是預估票房、判斷影片映前熱度非常重要的一環。很多人都知道,通過首日預售情況可以推測首日票房,進而推測出影片的最終票房。首日預售多少往往也代表了影片在映前的熱度、宣發的效果。

分析首日預售數據已經成為了分析市場的標配,但問題是,首日預售數據是一個結果性的總和,預售數據在過去不同時段、如何累積的過程我們通常很難看到。

過往,很多人都會自行記錄或者截圖保存的方法來記錄某個影片在某個時段的預售數據。我們甚至瞭解到,有很多宣發公司老闆會安排員工做表記錄自己影片在不同時段的預售數據,這樣一趟下來,工作量大又容易出錯,費力不討好。

於是,能否查看自家影片在不同時段的預售情況,能否回溯其他影片同時段的首日預售數據,就成了亟待解決的一個行業痛點。試想,如果能夠很方便的對比不同影片的首日預售情況,那麼其實對於影片的映前宣發幫助巨大。

在貓眼專業版5.0版本中,我們看到這一難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首映日預售明細”是此次更新的新功能,除了常規的預售票房、排片、場次信息,預售趨勢和各個時間段的預售明細也一覽無遺,方便業內人士和票房愛好者對影片的首映日預售數據進行記錄、查詢和對比。總之,就是可以省時省力地“吃餅”了。

首日预售回溯、上线工作台,猫眼专业版这次升级能解决什么问题?

拿《復聯3》為例,這部首映日預售票房高達1.78億的好萊塢大片,它是如何形成強大開畫的呢?

通過“首映日預售明細”,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總的預售信息:預售票房17860.2萬,預售排片佔比67.9%,預售排片場次178049場。而通過“首映日預售趨勢”和“首映日預售明細”,我們能直觀地看到從開始預售到首映這段時間的增幅變化。

首日预售回溯、上线工作台,猫眼专业版这次升级能解决什么问题?

如上圖所示,《復聯3》4月30日,當天累計預售票房2884萬,到5月6日這段區間是平穩增長階段,每日新增預售保持在700+萬左右。5月6日至9日之間開始迅速增長,6日、7日、8日當天新增預售分別為951.4萬、1362.7萬、1861.2萬。到了最後兩天的衝刺階段,《復聯3》一發不可收拾,9日新增預售已達2146.9萬,10日更是翻了一倍達到4993.5萬。

覆盤《復聯3》的預售情況,我們可以看到《復聯3》這種級別的大片在上映前是以什麼樣的趨勢殺進市場的,從前期的超強預售和超高人氣,到中期發力、後期衝刺,《復聯3》的熱度隨著上映的臨近變得兇猛起來,最終首日拿下影史第三的3.87億票房。

同樣,如果有心人通過這項新功能來研究,是能夠發現不同類型和體量的影片在預售階段的各種規律的,之後犀牛娛樂會專門撰文分析。

首日預售高低受多種因素影響,例如預售時間長短、票補力度、影片體量、影片是不是粉絲向、宣發力度等等。對於片方、宣發方來說,通過影片首映日預售的觀察,影片映前熱度和宣發效果一目瞭然,可以及時調整宣發策略,做到心中有數。

平臺級的一站式工作臺

過去幾年,貓眼專業版經歷了數次重大產品更新。而每一次版本的大升級,都在著力解決行業困擾已久的某一痼疾。

如兩年前,貓眼專業版最先推出實時票房,數據更新精確到秒;在3.5版本中,貓眼專業版新增了電視劇、網劇、網綜的實時播放量,同時增加了電視劇的收視數據,以及與愛奇藝合作上線網絡大電影分賬票房,數據更龐大也更透明;4.2版本中,影視人頻道全新上線,找人找資料找項目找合作,一網打盡;4.7和4.8版本中,電影營銷監控逐漸完善,三大渠道四大指數,為影片宣發做效果參考;一月前又率先公開了退票數據,退票人次和退票率的公開無疑將促進電影市場的透明化、規範化。

可以發現,目前貓眼專業版從聚焦電影產業到劇集、網大、綜藝的全方位關注,從為觀眾服務到服務藝人、導演、製片、編劇等全產業人才,貓眼專業版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只提供數據查詢的工具,如今輻射的範圍更廣,功能更強大。

眾所周知,影視行業其實細分的工作種類很多,大類就分為院線電影、網絡電影、劇集、綜藝;產業鏈同樣很長,例如電影就分為投資出品、製作、發行、宣傳、影城等環節;職業工種上則更多,有導演、編劇、製片人、演員等等。

每個人關心數據、使用服務的側重點都不一樣,因此很有必要整合並且分模塊訂製功能,以適應個性化的需求,提升工作效率。

貓眼專業版本次升級推出了“工作臺”,顧名思義,我們猜測貓眼專業版是希望這個版塊成為方便行業內人士工作的集成服務平臺,為用戶集結貓眼平臺提供的各種專業服務。

我們梳理了一下:“我的頭條”中有貓眼每週推送的票房總結、文娛熱點事件、週末觀影推薦等內容;“公共應用”中有“行業頭條”與“關注影院”,可以觀察行業資訊、影院動態;“宣發應用”中有“上映日曆”、“營銷監控”、“預售分析”以及即將上線的“片方紅包”,更好地為影片宣發服務;“影視人”中分為“關注影人”、“我的申請”、“我的發佈”、“我的邀約”,促進行業內的合作、社交。

通過平臺級的一站式工作臺,不同身份的用戶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在這裡找到相應的平臺服務一鍵直達,節省了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便利的服務和高效的應用與用戶形成粘性,我們相信“工作臺”可以在今後更多發揮它的優勢。

據悉,貓眼專業版工作臺未來一方面將整合貓眼全平臺服務,包括線上發紅包、試映調研、影迷服務、發行監控等等,另一方面還將積極同第三方服務展開合作,引入產業內其他服務方,成為全產業鏈服務平臺。

從數據賦能到服務賦能

過去的行業痛點是數據不透明、信息不對稱,導致效率很難得到提升,而隨著貓眼專業版等互聯網+專業平臺的出現,數據不再是困擾行業的難題。及時、準確、專業的電影票房數據分析,為影視從業者提供了信息互通平臺,推動產業中上游項目運作模式向互聯網模式轉型。

互聯網大數據產品的初衷是為產業各個環節提供信息化、智能化的互聯網運作能力,但完成了數據的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後,平臺需要不斷進化,即建設一個更開放、更全面、更專業的服務型平臺。否則,貓眼專業版就只是工具級產品,而不是平臺級產品。

從數據賦能到服務賦能,是一個影視專業化產品升級的必經之路。因為數據賦能是從數據出發,而從服務賦能真正從人的需求出發。

貓眼專業版的最近幾次重要更新都是以人為本,為影視從業者減負,譬如宣發實時監控,對於宣發人員可以說是福音,以及目前新增的“首映日預售票房”和“工作臺”,一個是數據優勢,一個是服務賦能,都進一步為影視人的工作效率提升,提供了便利。

為什麼貓眼專業版能夠做到?因為從實時票房開始,貓眼專業版就一直領跑市場、持續迭代、目前市場覆蓋率絕對領先、持續做需求調研和改進。所以每次新功能都能命中行業痛點,切實解決問題。

貓眼專業版通過影視大數據輸出和平臺化專業服務輸出,已經成為文娛行業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平臺,正在通過雙輪驅動推動文娛產業升級。

行業觀察|趨勢分析|精彩劇評

關注電視行業,分享精彩劇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