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那一天,我會親自關掉這個號

如果有那一天,我會親自關掉這個號

如果有那一天,我會親自關掉這個號

最近,整個新媒體圈都在關注同一件事情。尤其是昨天到今天,朋友圈一直都是刷屏的狀態。

事情說起來也不復雜。

有個業內的大號,叫二更食堂,前天寫了一篇追熱點的文章,寫的是一個空姐在坐滴滴順風車的時候被殺的事情。文章作者在寫這件事情時,寫了一段犯案現場,還加上了一些非常非常讓人不舒服的修辭手法。

具體內容我就不放了,怕你們讀著難受。

現在,這個號已經宣佈永久關停了。

其實二更的事情不是個例。

就說這次的事件中,還有一個公號也做了類似的事情:

如果有那一天,我會親自關掉這個號

時間再往前倒,年初的時候,茅侃侃因為創業自殺。從央視出來的王利芬,寫了一篇文章,上了10w,隨後她發了一張這樣的照片。

如果有那一天,我會親自關掉這個號

字裡行間透露的全是得意,還附帶配了一張大笑的照片。

要說他們的文章三觀不正嗎?

也不是的。

他們的文章三觀是沒有問題的。

問題在於,寫出文章的初衷出了問題。

年初到現在,這樣的事情屢屢發生。當新媒體的初衷不再是人本身,只剩流量的時候,好像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二更的事情爆出來以後,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思考得整夜睡不著覺,只好出去喝酒解愁。(終於又給自己酗酒找到了正當的理由。)

但今天,我不談二更,只談自己。

首先表個態,對於新媒體來說,追熱點絕對不是一件錯事。我的理解裡,新媒體人是傳統新聞人和kol的結合體。

那麼,關注時事熱點,並且發表自己的看法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但是對於追熱點這條道路上,很多人走著走著,會只記得熱點,忘了人。

如果有那一天,我會親自關掉這個號

柴靜剛去央視做主持人的時候,每次錄節目,一看到鏡頭對著自己,就開始想“我這個妝容美嗎?我這個角度好看嗎?我聲音夠不夠好聽?”

每天一上節目,滿腦子裡就都是這種東西。一次節目錄下來,問了什麼不知道,就想著自己上鏡美不美了。

有一天,陳虻罵她:柴靜,你問問自己,你現在問一個問題的時候,你期待答案嗎?你要不期待,那就別問了。

陳虻還說,回去問問你媽和你妹妹,她們看新聞想知道什麼,想了解什麼。別做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

這句話對我觸動很大。

我也需要時常提醒自己,別做了新媒體人,就不是人了。

但是在這一行做久了以後,我偶爾開始迷茫。

比如。

我會發現自己的情緒在被稀釋。

以前,我是一個對任何事情都懷有濃烈情緒的人。

我真實地開心,真實地傷心,真實地憤怒,真實地覺得不公平。無論發生什麼,比起事情,我都更關心人。

但時間久了,經歷太多,爆炸的信息和數據困擾著我。有時候我發現,我的憤怒和傷心在慢慢變淡。

有一次看到一個校園暴力的新聞,我的第一反應竟然是:這篇文章要寫的話,切入點該是什麼?

下一秒,我被自己的想法嚇了一大跳。我這是怎麼了?

高中時讀《看見》,裡面有一段對話:

“你做新聞的時候關心什麼?”

“我關心新聞裡的人。”

當時不懂這句話的意思,不明白什麼才叫關心新聞裡的人,也不覺得有什麼難的。

現在終於懂了幾分,當真的身處在這個環境時,我們時常會忘記“人”本身。

我也明白了,要一直堅持這句話有多難。

我再看到很多事情時,我不會有那種渾身起雞皮疙瘩的反應了。我的情緒居然在慢慢地消失。

我為此很是惶恐。

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我們長期被眼前空白的word文檔和後臺數據佔領,難免會忘了自己究竟在做什麼,為什麼而做。

我們開始忽略很多,忘記自己最初作為一個普通人應該有的東西。

如果有那一天,我會親自關掉這個號

再比如。

我會質疑我做的事情的價值。

週五的時候,我們更新了一篇汶川的採訪。

在之前,我們討論主題的時候,我跟團隊成員說:要不去災區看看那裡的實際情況。

但也有過顧慮,萬一什麼都採訪不到,那麼這趟採訪有價值嗎?

其實當時我們已經想到很多選題了,大多是一些聽起來就很感人的東西。類似於“你離開十年,我一直在找你”這種的,一看題目就覺得,哎呀,有故事,有情懷,很感人。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成本低,流量高。

看到沒有,當我寫出這六個字的時候,是一種衡量價值的算法。

謝天謝地,我最後做了去採訪的決定。

我們坐最普通的鄉村巴士,和當地人擠在密得透不過氣的車上,一起抱怨,一起聽司機師傅吹牛,一起東倒西歪。

我們坐在映秀的小攤前,一邊跟阿姨嘮嗑,一邊幫她招呼路過的行人來買東西。

我們甚至沒有刻意的採訪,都是聊聊天,聊一個月掙多少錢,聊他們的兒子考試考了多少分。

回北京的那天,我跟pp說,你有沒有覺得跟咱們想得不太一樣。

pp說,完全不一樣,沒有什麼感人的素材,很平淡。

我說,但我挺開心的 ,是件好事。

我們的實習生一閃問,那怎麼寫?

我想了想,說:

照實寫就夠了。比起流量,更重要的是人。

儘管我平時也一直在拿這句話提醒自己,但是卻時常模糊。直到那一刻,我才能堅定地說出這句話。

只有真正地見到“人“以後,才會想起自己的初衷。

回程的路上,我發了條微博:真實自有萬鈞之力。

然後我們寫出了那篇平淡得不能再平淡的文章。

現在我覺得,這是我今年到目前為止,做過的最有價值的事情。

如果有那一天,我會親自關掉這個號

去年年底,我們請了一個行業內的大咖來給我們做分享。

在說到我們號時,他跟我說:你跟讀者分享了太多思考的過程,這不對。我們要做的事情,就只是把思考的結果帶給讀者,不是把思考過程教給他們,不能教會讀者思考。

當時我被這句話震驚了。

平心而論,我也動搖了。

但是後來我想通了,和我的讀者們一起成長為會思考的人,是我最想做的事情。這一點從來都沒有變過。

不只是新媒體,任何一個行業,都有可能讓人迷失。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沒有誰不在乎流量。我也很在乎,經常對著數據痛心疾首。

但是有些原則和底線,是一定要堅持的。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寫任何熱點的時候,我都會捫心自問:比起這件事帶來的流量,我更在乎這件事的人嗎?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才會動筆。

白巖松說,不要因為我們走得太遠,忘記我們為什麼出發。

如果有一天,我不記得這句話了,我會親自關掉這個號,或者,永遠離開這個行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