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的回憶!新飛電器正式申請破產拍賣 昔日“金花”終沒落

“新飛廣告做的好、不如新飛冰箱好”這句廣告詞,是許多消費者的回憶。新飛曾是中國最老牌的冰箱品牌之一,是很多人家裡的第一臺冰箱。這家經歷了停產風波後的老企業,最終還是走向了清算破產。

據多家媒體6月11日報道,阿里拍賣平臺顯示,新飛全系品牌——新飛電器、新飛家電、新飛製冷器具三家公司的全部股權將於2018年6月28日10時至29日10時(延時除外)於河南省新鄉市中級人民法院淘寶網司法拍賣網絡平臺上進行公開拍賣活動,起拍價為4.5億元。

一代人的回憶!新飛電器正式申請破產拍賣 昔日“金花”終沒落

同時,新飛電器名下部分土地、房產及建築也將於7月5日開始拍賣,起拍價1.15億元。據相關部門清算,新飛電器名下全部的低值易耗品(辦公用品)、房屋、土地、機器設備、電子設備以及模具等總資產為5.65億元。

新飛電器全稱為“河南新飛電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一家創建於1958的小型地方軍工企業——新鄉市無線電設備廠。1983年,接任這家小廠的廠長劉炳銀偶然間發現,南方地區家家戶戶都開始購買冰箱,為了逆轉困境,他選擇了白色家用電器作為企業的轉型之選。

1984年,新飛冰箱項目正式在國家輕工業部立項;1985年,公司從荷蘭飛利浦引進了現代化冰箱生產線;1986年,新飛年產能10萬臺的電冰箱產線投產,“新鄉-飛利浦”品牌冰箱正式上市銷售,這也是新飛品牌名的來源。

1990年,劉炳銀學習當年的海爾,當眾怒砸400臺不合格冰箱。“砸冰箱事件”,增強了客戶信心,也提高了新飛人的質量意識。僅僅兩年不到的時間,1992年品質優良的新飛冰箱就成為國禮被國家領導人帶出國外,成為中國家電製造業的一張國際名片。

隨即,新飛冰箱迎來了飛速發展。據第一財經日報此前報道,冰箱投產後甚至有用戶堵在工廠門口要求購買,最後連劉炳銀給員工發福利用的冰箱領取券都被買走。另外,其員工待遇也十分驚人。1996年,新鄉市人民平均月工資僅二三百元,而新飛電器的員工平均工資已經超過千元。

1996年以來,新飛連續8年產銷電冰箱突破一百萬臺,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均位居中國電冰箱行業前列;1997年新飛品牌價值已高達31.84億;2002年9月,新飛冰箱、新飛冷櫃又被認定為“中國名牌產品”,成為全國屈指可數、中原唯一的擁有兩個“中國名牌產品”的家電企業。2002年,新飛冰箱的產銷總量躍居中國冰箱行業前兩強,扣除出口因素,僅國內市場佔有率就高達18.88%以上。值得一提的是,海爾冰箱2017年以17.3%的市場份額位列全球第一,由此可見新飛當年的輝煌。

在上世紀90年代,新飛和海爾、美菱、容聲並稱中國冰箱行業的“四朵金花,在市場上顯赫一時,“新飛廣告做得好不如新飛冰箱好”的廣告語也深入人心。然而,2005年後,隨著外資企業新加坡豐隆集團絕對控股,新飛電器便盛景不再,兩度傳出破產傳聞。

企業經營不善屢次失誤、高層流失、員工罷工等等,新飛逐漸失去了原有的地位和優勢。中怡康數據研究顯示,2011年,新飛市場份額已由之前的行業第二位,跌出國內品牌前五位。奧維德數據則顯示,2012年新飛冰箱銷量同比下滑37%,市場份額開始連年下跌,並於2014年跌出前十。

資深家電分析師梁振鵬表示,新加坡豐隆集團本身不做製造業務,對中國家電市場不大瞭解,致使新飛錯過了多元化發展的機遇。“而且豐隆控股後沒有很好地保留新飛原來的高管團隊和技術骨幹,人才大量流失也使得企業在經營管理上越來越不完善。”

數據顯示,2011年至2016年,新飛電器的虧損金額分別是5166萬元新幣、1.17億元新幣、3763萬元新幣、6064萬元新幣、1.1億元新幣、1.3億元新幣,6年時間虧損總計5.07億元新幣。

今年2月8日,新飛公司一度宣佈復工。有媒體曝光稱,豐隆亞洲計劃向新飛電器注資10億元到20億元,用於既有生產線改造、產品研發、市場營銷推廣等。

可好景不長,豐隆亞洲在今年4月13日發佈公告明確宣佈從新飛公司撤資,並以書面形式通知新鄉中院和企業管理人。對於撤資原因,豐隆亞洲在4月13日公告中表示,新飛公司自2011年以來一直在虧損,鑑於中國冰箱、冷櫃類家電行業整體產能過剩及競爭加劇,近年來其業績也一再惡化,致使新飛公司財務表現受到不利影響。豐隆亞洲董事會認為,如果提議的股權轉讓成功,將降低豐隆亞洲在中國高度競爭消費品市場的虧損,並剝離不良和無利可圖的資產。

如今,在沒有新的接盤者的情況下,新飛從一代巨頭走到了被拍賣。據悉,新飛破產重整中將清退所有員工,預計補償約1.58億,測算所得的債權申報總額超過25億,而新飛賬面總資產測算不到11億。

對於新飛此次拍賣股權,某律師事務所註冊律師認為,新飛的品牌、廠房、土地等是最有價值的部分。對於新的接盤者,將會更看重新飛的品牌。而從新飛長遠發展來說,最有可能接盤的是產業資本,比如大型的同類型企業,這一類投資者作為戰略投資人,因看中新飛的品牌,可能會給出相對較高的價格。

(綜合自:環球網 投資界 北晚新視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