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實現你的財富自由 丨 薦書

如何實現你的財富自由 丨 薦書

李笑來,原新東方名師、中國比特幣首富、暢銷書作家、天使投資人,而他對自己的定位卻格外簡單——“終身學習者”。

《財富自由之路》,這是他在“得到”同名專欄的文章合集。這不是一本講理財的書,正如他的另外一本《把時間當作朋友》不是講時間管理一樣。

在這本書中,他結合自己這些年的成長經歷,分享如何學習、思考、實踐、精進。有他豐富精彩的人生作背書,這套思維方式很讓人信服,本書在豆瓣上的評分也非常高。

他的經歷無法複製,他的經驗卻值得學習。


如何實現你的財富自由 丨 薦書

李笑來對財富自由的定義是“某個人再也不用為了滿足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時間”。這是從時間角度做出的定義,跟羅伯特·清崎從收入角度做出的“被動收入大於支出”的定義不盡相同。

關鍵詞一:時間

時間是實現財富自由的必要條件。本書開篇,李笑來就給出了一條著名的曲線,這條飛揚的財富成長曲線其實就是複利曲線。所有能夠積累的東西,都會產生複利,財富如此,知識和經驗也同樣如此。所以複利並不是一個公式,而是一種思維方式。產生複利的條件,一是重複次數足夠多,二是持續的時間足夠長。

從《把時間當做朋友》開始,“時間”一直是李笑來思維體系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在這本書中,他以“個人出售時間的方式”界定了三種不同的個人商業模式

第一種是一份時間出售一次,即給別人打工。優化這種商業模式的方法,就是在換取薪水的同時實現個人成長,也就是既給老闆打工,也給自己打工。

第二種是一份時間出售很多次,比如寫暢銷書或者知識變現。這種商業模式的關鍵是你能不能滿足消費者的剛需或者消費者以為的剛需。(剛需是本書的另外一個關鍵詞)。

第三種是購買他人的時間再賣出去。也就是把你的時間配置在更能產生效率的事情上,其餘的可以通過購買來解決,這是非常典型的“比較優勢”思維,這個時候你會發現“時間>金錢”。

但還有比時間更寶貴的財富,那就是注意力,即“注意力>時間>金錢”。注意力是一個人能夠隨時支配的最重要的資源,但在這個移動互聯的時代,注意力卻極其容易渙散,所以無論時間管理還是精力管理、深度工作還是刻意練習、心流還是精進,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專注。李笑來在書中也總結了消耗注意力的人生三大坑,即“莫名其妙湊熱鬧”“心急火燎隨大流”和“為別人操碎了心”。

如果我們“長期持續使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情”,未來一定會很可觀,財富自由也只是一個水到渠成的結果。

那麼如何才能做到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情呢?則涉及到對個人心智的升級。

關鍵詞二:升級/進化

本書將個人的心智比喻為“操作系統”,這個操作系統主要由三個層面組成:概念與關聯、價值觀和方法論、實驗和踐行(其實類似於黃金思維圈的what、why和how)。為了完成升級,需要用實驗和踐行去檢驗價值觀和方法論, 把好的留下繼續打磨,把不合適的去掉。

人的大腦是可塑的。我們應該逐漸形成進取型人格(即更關注自己未來的表現),而非表現型人格(即在意自己當下的表現)。把一切可能的注意力都放到自己的成長上去。此間必須要戒掉的一個惡習,就是“抱怨”。

進取型人格的人是活在未來的,他們相信自己的明天會因為今天的努力而變得更好。活在未來最樸素的方法就是“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做對的事遠比把事情做對重要得多。

若我們生命中真的有最寶貴的東西,那隻能是“希望”。所謂希望,就是一個人相信自己的明天會因為今天的努力變得更好。明天之所以能變好,是因為今天用正確的方式做了正確的事情。明天是否會變得更好,和今天的笨拙所帶來的不適感甚至自卑感都沒有關係。

關鍵詞三:投資

雖然本書的大部分篇幅是講思維方式和認知方式,但作為作為一個天使投資人,不可能不講到投資和理財。

李認為,投資是另外一個鏡像的世界,其中運氣的權重甚至要大於技能。在投資的世界裡,賺錢不靠努力,“什麼都不做”不僅是最重要的事情,還是最難做到的事情。在開始學習投資時,李笑來建議建立一個excel表格,做一個虛擬投資,然後每個月更新一次(且只能更新一次)。持續12個月,才算入門。這個做法的目的是從一開始就避開短期思考,不養成壞習慣。

你的投資依據必須靠且僅靠自己的深入思考得到。“冒險”常常是他人對冒險者的理解,而不是所謂“冒險”成功的人的行動。看的人覺得那是冒險,做的人則是在深入思考後不得不做——思考越深入的人,越傾向於堅定地遵循思考結果。

最安全的投資策略是每天進步一點點。放在投資財富上來講,就是定投。但定投要成功,前提是在開始之前,要通過深入的研究得到了相當確定的結論:這是一家成長性極強的公司。所有的投資“功課”都是在投資之前完成的。“功課”是給自己做的。

如何實現你的財富自由 丨 薦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