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推動殘疾人就業值得學習借鑑

日本在面臨勞動力短缺的情況下,積極打出許多口號,如號召女性進入勞動市場,開放政策促進外國人進入日本工作等等,似乎是在將現有資源儘量投入使用,並不斷開發新的勞動力資源。

日本推動殘疾人就業值得學習借鑑

事實上,在這一場“救火”當中,筆者更看重的是日本政府對於殘疾人勞動力資源的靈活運用和積極開發。厚生勞動省直接運營的一項支援就業、促進僱用的服務HELLO WORK近日公佈了2017年全年的殘疾人就業促進情況。2017年,共有9,7814位殘疾人通過HELLO WORK找到工作,同比增長4.9%,乃連續9年持續增長。2018財政年開始後,日本政府將員工數為45.5人以上的企業殘疾人僱用率標準從2%提升到2.2%後,預計今後還會有更多殘疾人在企業中就職。

在殘疾人當中,精神殘疾者的僱用率上升8.9%,達到4,5064人;智力障礙者的僱用率提高了3.2%,達到2,0987人,而身體殘疾者的僱用率卻下降了0.7%,為2,6756人。其中殘疾人最大的就職行業為醫療福利行業,共有3,5566人,上升0.5%;其次為勞動力缺乏最嚴重的生產製造行業,共僱用1,3595人,提高了10.8%。

日本推動殘疾人就業值得學習借鑑

僱用殘疾人既是為了達到政府對企業的要求,也是為了能夠靈活地應對勞動力短缺的問題。積極僱用是一回事,而另外一方面,殘疾人的就業有著現實上需要克服的困難,比如說通勤對於他們其實更具挑戰性。因此,許多企業允許殘疾人員工在家遠程工作,就可以解決精神障礙、身體殘疾以及偏遠地區三種問題。

一位住在北海道的殘疾人佐藤自從去年12月起為東京一家不動產公司工作。每週工作21個小時,工作內容是手機物業的信息後作出平面圖,是隻需要一臺手提電腦就能完成的工作。佐藤在15年前出現精神障礙的症狀,不得不辭去工作休養。離開工作環境後,長期的休養使得病情逐漸好轉,於是便藉助就業支援機構尋找遠程工作的機會。

日本推動殘疾人就業值得學習借鑑

僱用佐藤的單位還給佐藤配好了電腦和所需軟件讓他能順暢工作,和同事間的交流也不必擔心,如今網絡社會能夠讓天南海北的人隨時保持聯繫。原本佐藤懷疑自己會否因為工作上病情再次惡化,但事實證明這種擔心是多餘的:雖然是在工作,但家裡的環境讓人感到放鬆,不需要在意外部環境。如果可以的話,希望能一直在這家公司工作。

對於中小企業和地方城市而言,未來的勞動力短缺環境可能會更加嚴峻,遠程工作也將成為一種“必需品”。日本四國地區的高知縣早在2016年就倡導人們遠程工作,其他縣也似乎有此意向。

一份工作可以讓殘疾人獲得更多的經濟來源,同時還能夠讓他們意識到自己不因殘疾而被社會拋棄,相反,自己的價值能夠為他人所認可,這種力量才能讓他們真正地“活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