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初學者記住這2點最重要

書法初學者記住這2點最重要

練書法讀帖,絕不僅僅是簡單地臨摹,拜讀。這些表面功夫,對於練好書法,實際上起不到多大的好作用。讀帖過程中,要懂得觀察細微,研究作者的一筆一劃,每一個字的筆法,寫字力度等方面,才能真正學到精華。今天,我們來講一講名帖中,書法名家在練字過程中用到的一些細微,而不被大多數人發現的筆法,希望書友們能從中有所啟發。

練習毛筆書法,筆鋒是一個重要的部分,所謂的筆鋒,就是筆毫的末梢,它是我們在寫字過程中力量的集合點,也是墨水集中流注的地方。毛筆使用得當,寫起字來,更是得心應手,毛筆使用靈活,字也就像是被注入靈魂般,立峰而走,挺健有力,更有力透紙背之感。

書法初學者記住這2點最重要

書法,正如古人經常強調的一般:用筆在鋒:

1、“立峰”行筆:

很多朋友在初學毛筆時,用毛筆寫字,字體歪歪扭扭,毫無張力,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不會用筆。不懂得工具的使用訣竅,即使空有筆法,也寫不出好看的字來。清代蔣和說“(用筆)如善舞竿者,神泛竿頭,善用槍者,力在槍尖也。”筆鋒立得起來,寫出來的字才能具備基本的骨架,線條沉穩。明朝董其昌也曾說:“予學書三十年,悟得書法,而不能實證者,在自起自倒,自收自倒,自處自束處耳”,又說:“發筆處便要提得筆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傳語。”,這些書法名家都將此道理說得很透徹。所以可見,這些道理並非空缺來風,而是前輩們的經驗所得。

書法初學者記住這2點最重要

書法初學者記住這2點最重要

書法初學者記住這2點最重要

“立鋒”關健在善於利用筆毫的彈性,因勢利導,更關係到功力,功力到時,雖極柔長鋒羊毫亦錚錚作彈。初學者可能開始時體會不到鋒端的彈力,鋒立不起來,可用薄長如竹蔑一類柔而有彈性之物,做用力壓下又竭力撐起的動作,注意力放在尖端上,領會其運動的技巧,再運用到毛筆上,相信不難掌握。

2、“筆鋒無處不到”;

縱觀歷代書家名帖,哪一個字體不存在筆鋒呢?一筆一劃,皆由筆鋒運走形成。即使在某一筆畫中少有停頓,但在這停頓中也必須有提筆這樣的動作,以使得筆力充分作用於紙面上,更突出字體的勁力。

劉熙載《書概》說:“張文史(張旭)書,微有點畫處,意態自足,當知微有點畫處,皆是筆鋒實實到了。不然雖大有點畫,筆心反而不到,何足之可雲!”“大有點畫”指簡單的筆腹按下,能按不能提,提而鋒不立,筆畫再大,也是筆腹形成的虛浮呆滯形象,而非鋒端真力貫注的堅實筆質,細審王羲之行書諸帖,歐陽詢行書,褚遂良《陰符經》,趙孟頫、文徵明行楷書墨跡,無不如此。

書法初學者記住這2點最重要

書法初學者記住這2點最重要

書法初學者記住這2點最重要

書法初學者記住這2點最重要

在理論上我們所說的筆鋒頂端,在實際中,鋒指的是鋒端以及接近筆毫的那一段,再網上稱之為筆腰,筆腰是最具彈性的部位。歷史上也有不少書家採用筆腰來寫字,比如我們熟知的顏真卿,他的字體著力點就不在筆鋒上,而是筆腰上。這種寫法比較特殊,也不是誰都可以習得來的,如果學不到精髓之處,寫出來的字體就有一種腰軟無力的感覺。

書法初學者記住這2點最重要

書法初學者記住這2點最重要

書法初學者記住這2點最重要

所以對於初學者而言,我們還是相對來說建議先練習立鋒本領,學好這個基本功,再去學其他的,也相對容易上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