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藏北線的最北端,有座掛在懸崖上的寺廟

在川藏北線上昌都地區最北端,有座康區一帶現存規模最大、教徒最多、本教儀軌保存最完整的寺廟—孜珠寺。

在川藏北線的最北端,有座掛在懸崖上的寺廟

孜珠寺位於丁青縣覺恩鄉境內的孜珠山上, 海拔4800米。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孜珠”意為六座山峰,這裡異峰突起,挺拔險峻,怪石嶙峋,禪洞疊疊。

在川藏北線的最北端,有座掛在懸崖上的寺廟

在川藏北線的最北端,有座掛在懸崖上的寺廟

孜珠寺的歷史可以上溯到3000年前,作為外象雄的中心,這裡最早是本教大師的修行地,在吐蕃第二代贊普穆赤贊普時,國師穆邦薩東修復了孜珠寺。

在川藏北線的最北端,有座掛在懸崖上的寺廟

雍仲本教簡稱“本教”,是辛饒彌沃如來佛祖所傳的教法,也被稱為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發源於西藏古象雄的“岡底斯山”和“瑪旁雍錯湖”一帶。

在川藏北線的最北端,有座掛在懸崖上的寺廟

在川藏北線的最北端,有座掛在懸崖上的寺廟

在川藏北線的最北端,有座掛在懸崖上的寺廟

歷史上本教受到不少打壓,然而三千年來,無論天災還是人禍,孜珠寺都由於地處險峻高山遠離人煙從而得以保全,諸多本教佛法的經典、儀軌也在這得以倖存,這使瓊波丁青的三十九族地區成為本教寺廟和教徒最多、影響最大的地區。

在川藏北線的最北端,有座掛在懸崖上的寺廟

在川藏北線的最北端,有座掛在懸崖上的寺廟

孜珠山六座山峰象徵觀音菩薩用慈悲和智慧度化所有六道眾生,幫助他們從煩惱中走向解脫之路。六座山峰上到處是大殿、經堂、僧舍,繁盛時期僧人多達二、三千人。

在川藏北線的最北端,有座掛在懸崖上的寺廟

在川藏北線的最北端,有座掛在懸崖上的寺廟

孜珠山山勢險峻,怪石嶙峋,寺廟各類建築依山而建,高低錯落,雄偉莊嚴,建築物有的宛如一座座神聖古堡,矗立在陡峭的巖峰之巔,有的彷彿一個個特大木箱懸掛在離地面近百米的高空陡崖上。

在川藏北線的最北端,有座掛在懸崖上的寺廟

在川藏北線的最北端,有座掛在懸崖上的寺廟

在川藏北線的最北端,有座掛在懸崖上的寺廟

孜珠山的聖蹟比比皆是,巖壁和洞穴裡自顯的佛像、壇城、真言,令人目不暇接,它將如此豐富的本教寶藏集於一山。同時孜珠山也有代表六道輪迴的繞山隧道,許多藏民虔誠的不遠千里來此朝拜。

在川藏北線的最北端,有座掛在懸崖上的寺廟

十二年一次的神舞法會,是孜珠寺最為隆重的佛門盛事。每逢雞年,數以萬計的朝聖者不辭跋涉之苦,華服盛裝地聚集在這海拔4800米的雪域聖寺,弘宣善法,祈福懺罪,殊情勝景,蔚為壯觀。而最引人入勝的,就是法會期間上演的神舞劇“極樂與地獄”。

在川藏北線的最北端,有座掛在懸崖上的寺廟

跳舞時僧侶們戴著各種面具扮演不同的角色,穿長袍、佩綵帶、既有普渡眾生的意義也帶有濃厚的宗教文化色彩。

西藏的美、川藏線的美、孜珠寺的美都是無法用語言來描述的,只有當你走進它的時候才能感受到那股純潔的力量,那種純潔帶給你的震撼。

小貼士:

每年6月下旬到8月中旬為孜珠寺最佳朝拜時間,每年6月底,孜珠寺有一年一度的法會和跳神舞蹈。從藏曆(漢歷同)雞年起算,孜珠寺每13年舉行一次大型的講求因果,教人行善,倡導和平的本教神舞—《天堂與地獄》,全藏地區,唯有孜珠寺保留和可以重現此舞的原貌。

在川藏北線的最北端,有座掛在懸崖上的寺廟

... END ...

這裡是西行川藏

我們聚集了一批愛好川藏旅遊的朋友

專注於探索川藏所有極致的自然風光

打造最精品的旅遊服務

定期組織分享及探索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