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經典詩歌丨林徽因: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重溫經典詩歌丨林徽因: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重溫經典詩歌丨林徽因: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重溫經典詩歌丨林徽因: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是民國時期詩人林徽因的經典詩作,最初發表於《學文》一卷一期(1934年4月5日)。作品將內容與形式完美地結合,將中國詩歌傳統中的音樂感、繪畫感與英國古典商籟體詩歌對韻律的追求完美地結合起來,是一首可以不斷吟誦、可以不斷生長出新意的天籟之作。

本期音頻選自經典詩歌作品集《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重溫經典詩歌丨林徽因: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我說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笑響點亮了四面風;

輕靈在春的光豔中交舞著變。

你是四月早天裡的雲煙,

黃昏吹著風的軟,

星子在無意中閃,

細雨點灑在花前。

那輕,那娉婷,你是,

鮮妍百花的冠冕你戴著,

你是天真,莊嚴,

你是夜夜的月圓。

雪化後那片鵝黃,你像;

新鮮初放芽的綠,你是;

柔嫩喜悅,

水光浮動著你夢期待中白蓮。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

是燕在梁間呢喃,

——你是愛,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重溫經典詩歌丨林徽因: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的一至四節句式結構基本相同,形成復沓,構成對稱的樂章,將心中的愛以一幅幅四月天豐美的畫面作比,節奏明快。“排比的句式將畫面連接,情感如水面漣漪層層疊疊盪漾起伏,作品不僅美而且易於吟詠,朗朗動人"詩的第五節/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是收束的樂章,以抽象的愛、暖、希望來比喻心中的你,極盡盛讚,美不勝收“你是人間的四月天”與詩的開篇呼應,重複中有變化,詩情迴旋而流轉,毫無滯澀之感

作為詩歌最為形式化的表達上,此詩的節奏、韻律與語詞的選取都處於語詞的中性狀態,沒有大紅大紫、純黑純白的俗豔與鋒利,在聲音上,也是溫和的、靜雅的,甚至走向旖旎和慵懶;十一個“你”字,既突出了主題,又起到了“襯韻”的作用,在詩歌運行的過程中,“你”字的每一次出現,就像樂隊演奏中的節點,以“頻率”的方式突出了“我”的指向,這是一種形式美感與內容美感的深層次結合,是一種尚未被人們研究和認識的精妙之處。歌頌四月天,其實都是在向“你”傾訴,全詩只有一處破折號,這一處破折號寫著:“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什麼樣的希望呢?聯繫林徽因的知識背景,我們會更加明確這首詩豔麗的畫面背後,

有著理性主義表達的節制和書寫的雅緻,完全能夠體現出古典英國詩歌的高貴氣象

重溫經典詩歌丨林徽因: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重溫經典詩歌丨林徽因: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重溫經典詩歌丨林徽因: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林徽因

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女,漢族,福建閩縣(今福州)人,出生於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詩·大雅·思齊》: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後因常被人誤認為當時一男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

中國著名建築師、詩人、作家,人民英雄紀念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深化方案的設計者之一、建築師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築,成為這個學術領域的開拓者,後來在這方面獲得了巨大的學術成就,為中國古代建築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文學上,著有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間四月天》《蓮燈》《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間四月天》最為大眾熟知,廣為傳誦。

重溫經典詩歌丨林徽因: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重溫經典詩歌丨林徽因: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虹雲

虹雲,原名馮雲,1944年6月生。1961年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新聞系播音專業,1965年畢業於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後改為北京廣播電視大學)中文系。1961-1994年先後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音部和綜合節目部做播音員和主持人。兼任中國廣播電視學會播音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主持人節目研究會副會長,北京朗誦藝術研究會理事,北京廣播電視學院、天津國際女子學院客座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