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吃苦”能解熱

2018年清明時間:2018年4月5日 04:12:43,農曆2018年二月(大)二十。

清明節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108天。清明時氣候清爽溫暖,草木始發新枝芽,萬物開始生長,農民忙於春耕春種。從前,在清明節這一天,有些人家都在門口插上楊柳條,還到郊外踏青,祭掃墳墓,這是古老的習俗。

清明“吃苦”能解熱

清明物語: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清明三候:一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為鵪,三候虹始見。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每年公曆的4月5日前後太陽移動到黃經15°時是清明節氣開始的標誌。

“清明節”歷來是人們祭祖掃墓的節日。各地祭祖掃墓的方式雖然各異,但是中國人重視“祭祀之禮”的傳統從未改變。清明時節,除了祭祀先人,各地還有插柳、踏青、放風箏等活動。

清明前後,天氣清爽、萬物俱新、綠草成茵,大地一片勃然生機。此時中國除了比較偏遠的西北和東北地區氣溫仍然較低外,其他地區的日均氣溫均達到12℃以上。但是根據以往的氣象資料來看,清明時節寒流還是偶有光顧,連續3天以上氣溫低於12℃的低溫天氣也是可能發生的。

清明是美麗的,“殘芳荏苒雙飛蝶,曉睡朦朧百轉鶯”;清明是悽清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在感受美麗悽清的清明的同時,我們也要根據這個節氣的特點,合理地進行養生保健。

清明“吃苦”能解熱

清明“吃苦”能解熱

春天人們容易“上火”,所以春季在飲食方面我們應該有所注意,儘量避免食用荔枝、龍眼、榴蓮等性熱的水果,還要注意少吃咖喱、辣椒、胡椒、花椒等辛辣助火的食物。這些性熱的食物同時還有“發散”的作用,經常食用,會“損耗元氣”,導致氣虛,從而降低人體免疫力。特別是辛辣之物,多吃容易導致消化不良,還會對睡眠產生影響,對健康十分不利。

在春季要想“降火”,人們必須養生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作息,注意休息,多喝水或者清熱敗火的飲料,這樣可以使體內的“火氣”通過新陳代謝,從體液中排出體外。另外,味苦的食物有敗火的功效,可適當選食。醫學專家指出,味苦的食物中含有生物鹼、類等物質,可以抗菌解毒、去火解暑、提神醒腦、緩解疲勞,對人身體大有好處。

苦味食物雖好,但卻不宜過量。苦味食物大多為寒涼之物,加之清明時節氣候多變,寒流仍時有關顧,如果此時多吃會引起胃痛、腹瀉;老年人和兒童大多脾胃虛弱,也不宜過多食用;另外,脾胃虛寒、大便溏洩的病人不宜吃寒性的苦味食品。

清明“吃苦”能解熱

少吃竹筍,多吃銀耳

竹筍味道鮮美可口,清明時節又是竹筍上市的時候,很多人喜歡買來吃。但是,竹筍味美,但不宜多吃。中醫認為,竹筍性寒,滑利耗氣,多吃會使人氣虛。中醫還認為,竹筍屬於發物,有誘發慢性疾病的可能。《本草從新》對竹筍有這樣的記述:“虛人食筍,多致疾也。”就是說氣虛的病人吃了耗氣的竹筍會加重氣虛的症狀,更加虛弱多病。醫學實驗也表明,吃筍可能引起咳嗽,從而誘發哮喘;此外,筍中含有的粗纖維不好消化,容易造成腸胃不適,甚至造成出血。所以,春節養生,最好少吃竹筍。

與竹筍不同,清明時節,我們可以多吃銀耳,銀耳性味甘平,有潤肺生津、柔肝降火之功效。據研究表明,銀耳營養十分豐富,且富含能促進肝臟蛋白質合成的多糖,甚至有防癌的奇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