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一嗓子亂彈,道一段子鄉情,有一種地方戲劇叫晉南蒲劇


山西是"戲曲之鄉",歷史源遠流長。蒲劇,又稱亂彈、蒲州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戲中最古老的劇種。其藝術特點是慷慨激越而又委婉柔和,粗獷豪放而又細膩纏綿,有著濃厚的地方色彩,謂之晉南人的鄉音。圖為侯馬蒲劇團在運城市上段村演出劇照。

因為深受老百姓喜聞樂見,政府把送戲下鄉固化為每年為民辦事的實事,僅一個運城市每年安排的演出不下千場次。戲劇文化給老百姓生活帶來美的享受。圖為蒲劇藝術中的絕活,吹鬍子瞪眼。

蒲劇這一藝術形式很有魅力,在晉南人眼中代表著“鄉音、鄉愁、鄉親”,從臺上的唸白、唱腔到民樂伴奏,再到臺下的戲迷、觀眾熱情互動,都讓人著迷,有一種沉浸式體驗的感覺。

蒲劇作為我國戲劇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長期以來受到廣泛的關注,從人才培養,到專業劇團建設,再到社會力量辦劇社,保證了這一古老戲曲劇種的繁榮和傳承。據介紹,僅運城市區裡,有表演實力的劇社多達60餘家。圖為幕後,兩位年輕演員上裝準備出演。

這個圖集的圖片取自侯馬蒲劇團兩次在運城市的演出,一次在永濟市的韓陽,一次是鹽湖區上段村,兩次都是我在鄉村採風時偶遇的。事後瞭解到侯馬市蒲劇團實力享譽秦、晉、豫黃河金三角地區,在晉南各縣市劇團名利前茅。圖為正在上妝的演員。


熱熱鬧鬧的演出之後,演員的生活更多的是淡泊而平靜。劇團中有許多演員都是我的鄉黨,道一聲鄉音,親情無障礙,給了我拍照很多方便。

每當劇團到鄉村演出,黃河岸邊的老鄉讓劇團的演員給孩子畫臉,說是討個喜氣。

小小三花臉,畫得好,演得更好。

著名戲劇導演席凱這樣說:“山西這個地方的戲曲文化氛圍特別好,無論是領導、演員還是老百姓,特別喜歡戲曲,有時候跟他們下鄉,看到老百姓在那麼冷的天,冒著雨雪也要堅持看戲,非常令人感動。山西的人文精神特別好,民風十分質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