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後深圳能否超越上海成為第一城?

傲視群雄am

五年之後深圳超過上海成為中國經濟第一城的可能性不是特別大。但是五年之後深圳趕超廣州和香港的可能性很大。而且深圳在十年之內妥妥地完敗上海。改革開放以來至今,深圳的GDP總量增長了10000倍,至今仍保持著9%的增速。由此可見深圳是中國目前最具備活力的城市,而且在不久的將來將成為中國第一大經濟城市。

改革開放的基因

為什麼在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漸漸步入新常態的情況之下,作為經濟特區的深圳依然能夠保持經濟足夠的活力?而且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能夠累積一個巨大的經濟總量?很大一個原因會讓人聯想到深圳是我國的首批經濟特區之一,但是與深圳同時化為經濟特區的廈門、珠海、汕頭卻並未能夠像深圳那樣取得如此的成功,由此可見深圳成功的秘訣遠不止於此。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深圳成立之初的改革基因至關重要,那是深圳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不斷向前發展的一個動力和源泉所在。

深圳與香港的關係

深圳距離香港很近,這也是當時為何在深圳設立經濟特區的原因之一。主要是為了藉助香港的優勢,吸引外來投資,承接香港的淘汰產業,將深圳打造成為中國對外開放最靚麗的風景。長期以來香港一直是深圳的老師,深圳從香港那裡學到的經驗主要是“小政府,大市場”,充分利用市場機制來促進自身的發展。其次,就北上廣深四座城市來看,深圳是唯一一座將戰略目標瞄準全球市場的一座城市,這一點與香港極為相似,而北京、上海、廣州的重點還是在於國內市場,綜上所述,深圳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經濟依然具有很大的活力,屆時GDP總量也會一路飆升,最終真正成為一座改革開放之城,支撐起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


青年史學家

1.什麼是第一城

第一城的標準

很難給出一個定義:中國的第一城標準是什麼?是GDP總量嗎?我們通過這個簡單粗暴,含有水分的數據,來判斷誰是中國的第一城,未免太草率了。我認為,中國的第一城,應該是在經濟輻射、帶動能力、全球影響力、經濟結構、產業結構、金融優勢、交通優勢、文化教育優勢領先全國的城市,綜合來看,非上海莫屬。

五年後深圳能否超過上海

我的回答是,深圳五年後不可能超過上海,十年也不可能,三十年、五十年都不可能

去年網上有一篇很火的文章《上海不是深圳的對手、浦東也幹不過前海》,裡面強調了深圳的產業結構比上海要好,但是此觀點在我看來是片面的,中國第一城,難道比的就是經濟結構?

從目前深滬兩市的經濟數據對比,深圳的經濟增速是比上海要快,但是上海在教育資源、經濟輻射能力、國際影響力等這些重要指標都超過深圳。

結語

未來五年,上海依然是我國第一城,大家也不要有地域黑和地域歧視,中國只有一個上海,但是未來需要誕生出更多的深圳!這就是強國之路!


蔣昊脫口秀

深圳超過上海,別說五年,估計十年,也沒有這種可能!

原因如下:

一、深圳,依託的主要是珠三角,或者是廣東全省;而上海依託的是整個長江流域!長江流域,無論是經濟規模還是人口數量,都非廣東一省可比!

二、上海處於我國南北近中間位置,這種地理位置,加上我國最大內河航道長江的入海口,由此形成優越的海運業,是深圳望塵莫及的!海運是什麼?僅僅是海洋運輸嗎?不,海運不止是海洋運輸,更是金融業的基礎。試看,世界上哪一個金融重鎮不是建立在海運基礎上的?

三、得政策之先的自由貿易港口地位,也是深圳還不具備的!

四、立市基礎不同,造成的成長空間存在巨大的差異。深圳是以電子科技作為城市發展的主要支撐點,金融是為科技服務的,因而具有單一性質。這與上海以金融作為城市未來發展的基礎,存在的發展空間顯然不可同日而語。因為,上海的金融是服務於所有的產業和整個長江流域,甚至全國!

也許有人會說,現在深圳的經濟增長速度高於上海,假以時日,超過上海應該沒有問題。但是,產生這種觀念的人,似乎忽視了經濟規模的問題。深圳現在經濟規模還較小,增長速度高是正常的,但是,當經濟達到一定規模後,增長放緩,也是必然的!試想,我國目前的經濟增長速度,還能有以前那樣動輒兩位數增長率嗎?

綜上所述,深圳由於地域狹小,依託的後背基礎,城市發展的定位和政策的不同,經濟規模是很難超越上海的!別說最近五年,即使再有十年,也不存在這種可能!


鄭瑞文2015

上海和北京是目前中國唯一的超一線城市。深圳和上海可能有同款房價,同款交通擁堵,但還沒到同款國際地位的時候。查查國內大型會議的舉辦地點,深圳和上海遠不能比,相信外國遊客來中國的時候能說出的城市也主要是上海北京這些,說明這幾個城市的國際影響力更大。

從歷史上的角度來說,深圳是從改革開放成為經濟特區之後才受到中央的重視,之前幾乎可以認為查無此圳了。所以它在發展的軌跡上來說更像是一個暴發戶,突然得到了一大筆錢被扶持發展,在產業的佈局上是不全面的。而上海呢,自古以來一直是處在一個比較重要的位置。眾多重大的歷史事件也是在這裡發生的,上海輪船製造局、租界、中共一大……從產業鏈佈局來說,上海的產業更大更全,不光是經濟、政治,也有文娛上的地位,是深圳目前所不能匹及的。

而且上海的土地還有很多有待挖掘發展的,比如松江區,而深圳的土地僅為上海的,擴張已經飽和了。雖然現在由於交通通訊的發展,地理位置顯得沒那麼重要,但我還是要說,深圳的位置擺在這裡,以前是希望能夠與香港有更好的銜接,現在香港也不怎麼樣,所以它主要是輻射珠三角。而上海銜接的是浙江和江蘇,雖然都是大佬帶小弟,但誰的體量更大一目瞭然。

不管從任何角度看,綜合城市實力深圳都不可能超過北京或者上海。人口面積代表了一個城市的上限,城市的綜合實力裡體量是一個核心指標,沒有總量的基礎再談人均都是浮雲,具體範例就是美國,西歐三強英法德,亞洲兩強中日,都是經濟總量上形成壓制,而非人均指標的優勢。另外,深圳現在人均指標看似比較高,靠的也是人口結構非常年輕,未來隨著這個優勢會逐漸削弱,且核心人均指標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一直偏低,說明深圳的經濟含金量也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高。

有些指標深圳己超過上海了,比如人均GDP;有些指標一時半會超不過,比如人口,比如跨國企業中國總部。

其實,上海真正讓深圳無法企及的,一是經濟輻射和影響力;二是社會治理。前一項是富和貴的區別,後一項是城市成熟度的指標。

不管如何,希望兩座城市越發展越好。


投資家網蔣東文

總體上來說,中國所有的城市都很難超越上海的,上海的地理位置、歷史積澱、人才資源、輻射面積、海河通吃、戰略縱深、騰挪餘地都是別的城市無法比擬的。

地理位置就不說了,是長江入海口、海河交匯處,背後是廣袤的長三角、是整個長江流域;

人才資源也是世界性的,到上海老市區走走,到外灘看看,還有到夜場體會一下,有時候外國人比中國人還多,萬國銀行、世界500強最多的城市、中國最大的外貿港口,這些優勢可不是開玩笑的;

再說戰略縱深吧。上海的那些大企業特別是研發、實驗型的企業,都是關乎國家發展戰略的重點企業,航空、航天,大飛機制造,遠洋輪船,大型軍工,那都是不得了的大傢伙,光一個寶鋼,就是大國重器之重器了。

深圳呢,創意創新這方面還真比上海做得好些,華為、騰訊、中興、萬科也都非常了得,但是都是面上的繁華,邊上還有廣州、香港都是不甘示弱而且旗鼓相當的。上海周邊的城市都是拾遺補缺性質的,都是拱衛上海發展的,不像廣州、香港要跟深圳分一杯羹的。

深圳的後方僅限珠三角,戰略發展的空間也比不上上海,科研機構、大學數量跟上海比,也不在一個等級上,就是說人才積累、後發優勢也比不過大上海!


坐看雲起於此時

深吹們,要超越就回你老家,把你老家的城市去超越上海,不要拿廣東的城市去比來比去!搞清楚你自己的身份*你不是廣東人,沒資格去拿廣東的城市去知別的城市比,好與壞,關你班盲流啥事!好好打你的工或做好你的小生意吧!就算你拿了深圳戶口你一樣唔系深圳人!你只繫個定居身而爾!


滄海一片雲


深圳在五年後能否超越上海成為中國第一城?可以肯定的說:不可能!且看分析:

一,基礎

一)綜合經濟實力。目前,上海的綜合經濟實遠在深圳之上。

1,GDP。2016年上海GDP為2.75萬億元,增速為6.8%;深圳GDP為1.95萬億元,增速9.0%。2017年上半年,上海GDP名義增速為7.35%,深圳則高達12.78%。深圳GDP總量不及上海,但增速及人均GDP遠高於上海(2016年深圳人均GDP是上海的1.47倍)。

2,財政收入。2016年上海的財政收入超過6406億元,增速16%;深圳為3136億元,增速15%。

3,資金總量(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2016年末上海全市中外資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110511億元,深圳為64408億元。

綜合經濟實力,深圳與上海還有不少差距,即便上海原地不動,按深圳目前的經濟增速,要達到上海2.75萬億的經濟總量也要四五年時間,更何況上海還在發展?所以五年後深圳根本不可能超越上海。


二)國際地位。根據2016年GaWc世界級城市名冊的排名中,中國的香港、北京、上海入選一線強市,臺北廣州入選一線弱市,而深圳入選二線中等成市,成都、天津入選二線弱市。這是按城市發展水平、綜合經濟實力、輻射帶動能力、對人才吸引力、信息交流能力、國際競爭力、科技創新能力、交通通達能力等多層面綜合評定劃分的。深圳要從二線中等城市上升到上海所處的一線強市,還要經過二線強市、一線弱市、一線中等幾個階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二,潛力

上海和深圳都有各自的優勢因素,上海位於我國經濟重要增長極的長三角經濟帶且處區域絕對核心地位,是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的重要支點,雄厚的基礎實力及作為我國經濟中心而具有強大的整合各種資源的能力,足以讓上海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影響力進一步攀升。

深圳同樣處在我國經濟另一重要增長極----珠三角經濟帶,也是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重要支撐點的粵港澳大灣已的核心城市之一。深圳的突出優勢在於其位列全國前茅的創新能力、較高的政府效率及毗鄰港澳的優勢,發展更具爆發力。


三,憧憬

深圳憑藉持續優化的傳統產業和已成型的具有高競爭力的高端產業,以及所具有較大的創新優勢和毗鄰港澳的地理優勢,發展動力恐怕上海都會"自嘆弗如"。所以,五年後,深圳超越不了上海,十年後也應該不會,不過會很接近,但十五、二十年後,那是很有可能的。

當然,每個城市不是衝著要超越誰而去發展的,它是在內在機制及外在因素的作用下,遵循一定的經濟規律發展的。只要都能順利發展,國際地位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斷提高,不管超不超越,不管誰超越誰,都是值得欣慰的。


影子伴你

只想說如果深圳土地面積能擴大一倍就好了,深圳發展土地有限,要是能夠把東莞合併的話超過上海也是自然的,其實深圳是民營高科技企業多,上海是國企研究機構多。不過現在的話感覺深圳民企更有活力,而且深圳也在大力發展大學等科研機構。深圳和東莞加起來也就4400平方公里。還是不如上海6340平方公里


嘻嘻嘻裡洲

深吹真是越來越不要臉了,天天拿不含稅的假大空GDP出來忽悠人。上海2016年國地稅收入(不含海關代徵和非稅收入)14667億元,財政盈餘7748億。深圳2016年國地稅收入7029億(含海關代徵和非稅收入),財政盈餘2851億 。2017年上半年上海國地稅收入9891億(不含海關代徵和非稅收入)財政盈餘5930億。深圳2017上半年國地稅收入 3591億(含海關代徵和非稅收入),財政盈餘1196億。上海自建國以來,每年實際上繳中央財政財稅收入全國第一(省級單位),財政盈餘全國第一(省級單位)。深圳的財政盈餘逐年和上海的差距從不到3倍擴大到將近5倍,一幫不要臉的深吹哪來那麼大勇氣整天在頭條上自吹自擂。沒有收入的GDP那就真是個P!上海的GDP含稅率全國第一,高達33%!同為直轄市的重慶GDP含稅率6%都沒有!!同為直轄市的重慶和天津,貌似很高的GDP因為沒有實際稅收,2016財政盈餘都是虧損1000億人民幣左右!所以不要拿假大空的GDP出來騙人,把實際真金白銀拿出來看看,立馬顯出原型!


憶笙笙

這個問題比較模糊,超越,有量化指標嗎?如果沒有量化指標,我說我的你說你的,何來超越?

記得前些天有一個什麼聯合國機構搞的“全球發展最快的十大超大城市”排名,前十名裡邊沒有深圳,倒是有剛果金夏沙、尼日利亞拉各斯、孟加拉國達卡、巴基斯坦卡拉奇、印度德里,另外加幾個中國城市位列其間。我替深圳說了幾句話,然後便遭到了一大堆的言語攻擊,最典型的是一個人說我是“深吹”。

深圳不與達卡和德里比,那麼與上海有可比性嗎?上海是直轄市,華東區域的中心,它的地位甚至比大部分的省都要高,它可以很容易地獲得發展的政策和各種資源。而深圳呢?不過是個計劃單列市,上面還有個廣東省會壓著,怎麼去跟上海比?最近深中通道開工建設,大家知道深圳為此爭取了多少年嗎?大家知道港珠澳大橋深圳連接線除了香港反對之外還有個大城市在後面使絆子嗎?

2016年中國城市GDP排名,上海排第一,26688億,增速6.7%;深圳排第四,19300億,增速9%,從絕對數自然是比不過上海,但上海是2415萬人口,深圳是1077萬人口。上海的面積6340平方公里,深圳只有1997平方公里,是上海的1/3不到。如果把人口和土地資源加權進去誰高誰下?更不用說政治資源因素了。

深圳的歷史是與改革開放同齡的,在此之前她只是幾個南海邊的破落小漁村,但上海是個歷史悠久的大城市,二者從基礎上來說沒有可比性,以至於有些人總拿“歷史沉澱”和“文化積澱”說事。依我看,一個城市的歷史沉澱到底是促進城市的發展還是拖累其前行的腳步真是未可知呢!

然而這並不妨礙深圳成為一個不斷進取的城市,這是個平均文化水平最高、最渴望學習的地方,這裡的圖書館和書店是全中國密度最高的,並且裡面永遠人頭攢動永遠一座難求。深圳因為年輕,所以還沒有幾所叫得響的大學,但她擁有最多全球知名大學的畢業生。深圳的發展就是這些勞動者推著飛速向前的。

未來深圳是否會成為第一?我想大部分的深圳人都不會關心,他們只會在意深圳的明天要比今天好,自己的未來要比現在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