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比爾蓋茨賣掉42%的股份,通過投資賺取數百億美元,卻虧損數千億美元?

一招社

想說明啥?說明他不會投資嗎?

42%的股份,數百億美元,如果不分批賣出,你試試一天內直接砸下去會是什麼結果?信不信微軟股價直接到一分?

問這個問題的人,只能說完全就是散戶思想,總覺得放到現在微軟股價值幾千億的時候直接砸出去,肯定賺的更多,事實上根本不可能。就算賬面有這個數,能套現嗎?市場都是傻子?你要套現幾千億,馬上就有人拿出幾千億來接盤?

通過長期的投資,比爾蓋茨賺了數百億,能讓他賺這些錢的團隊,一定是頂尖的。對於大資金來說,年化超過3個點的增長已經非常多了。到現在美國國債超過3個點的收益,都會引發很多資金的瘋搶。我們持有那麼多美國國債,難道是因為我們想給美國人民做貢獻嗎?

中國過高的固定收益已經讓大多數國人理所當然的想象每年收益翻倍了,事實上,年化七八個點的收益對大多數國家來說已經高的不可思議了。

嘲笑他人收益少,那是因為你的貧窮讓你理解不了那個層次的人。


瞌睡蟲的窩

這是前些日子刷爆朋友圈的一個“段子”,說的是,如果比爾·蓋茨如果當年不賣掉微軟的股票,他現在的財產就遠遠不止900億美元,而是2900億美元。

這真只能當個段子,一笑了之即可,不必當真。

首先,退一步來說,即使比爾·蓋茨依然持有45%微軟的股份,那能變現2900億嗎?不可能!可能只要拋售個10%,微軟的股價就崩盤了……

其次,如果比爾·蓋茨當年要不是不斷賣掉微軟的股份,不斷將股份分給員工(stock options),刺激他們工作的積極性,微軟能發展到今天嗎?這是幾乎所有高科技公司發展的“套路”,想當年,我曾任職一家準備上市的FinTech公司INEA,最初就分到了整個公司0.5%的stock options,結果,我沒日沒夜地為了公司上市拼了兩年,整天夢想著,一旦公司上市,我就是百萬富翁了(那時這樣的故事漫天飛,硅谷每天出現6、7個億萬富翁的消息,刺激著大家神經。要知後事如何,請參閱我的《獨闖華爾街》);

這樣說吧,要是他們守著股份不願稀釋的話,自己的公司就根本不可能成長到今天。

正好這幾天,當年中國電商先驅之一當當網“賣身”海航,令人唏噓。噹噹網的落幕原因很多,而創始人不願讓資本進來,肯定是原因之一。其他原因和此題無關,就不另贅述了。

小結,比爾蓋茨賣掉42%的股份太正常不過了,毫不出奇,而所謂虧損數千億美元之說,純屬無稽之談。


陳思進

這完全是時光穿越式的段子啊!但這個段子一點現實意義都沒有。因為人不可能重新來過,人也不可能預知未來會怎麼樣。所以人不可能做好最好。就如曹操如果知道司馬家族未來一定會篡權,那麼在他生前就早把司馬懿殺了。也就不會有後面的很多的“悔不當初”的事情。

如果什麼事情都從結果來反推過去應當怎麼做更好,並且能從中總結出對未來一定有效的應對,那麼世界歷史早就改寫了。甚至可能都沒有現在提出這個傻問題的你,還有現在無聊的回答這個問題的我。

這就如現在一個如微軟當初一樣大小的公司,總裁死守自己的股份,堅持20年都不賣出。結果一定會比分散投資賺的更多嗎?誰敢打這個賭?

當年據說馬化騰都差點100萬元賣出自己的騰訊,只不過是沒有賣出去而已。。。。

當年的微軟所面臨的競爭環境也是非常激烈。微軟這麼多年能走下來已是一個幸運的企業,這恐怕是比爾蓋茨都沒有想到微軟現在會做到這麼大這麼有實力!

所以拿已經發生過的結果,找以前的後帳很沒勁、很無聊。就如現在的我。


孟可的思想空間

這個故事在財經圈流傳已久。

說的是,在1994年,當時的比爾蓋茨身價50億美元,他當時持有微軟的股份為45%。隨後,比爾蓋茨聘請了一個當時優秀的投資經理邁克爾.拉爾森,並且組建了卡斯凱德投資公司。

邁克爾.拉爾森在詳細的分析研究之後,決定減少比爾蓋茨在微軟的股份,把蓋茨的45%持股減少至3%。然後拿這些錢去做了資產配置。

直到最近,蓋茨的財富已經達到了900億美元,他名下3%的微軟股票市值不到200億美元。也就是說,他的財富中有700億美元,是邁克爾拉爾森通過資產配置,多元化投資賺來的!

不過,尷尬的是,假如當前比爾蓋茨不組建投資公司,不聘請這位專業投資人,他仍然持有微軟45%的股份的話,按照微軟市值大約6490億美元來計算的話,比爾蓋茨現在的財富應該是:2900億美元。而不是現在的900億……

通過這件事情,很多人都開始嘲諷專業投資人的資產配置理論,開始嘲諷多元化投資……

其實沒有必要,因為現在結果發生了,我們知道了歷史的走勢變化。我們站在上帝視角來看,確實一目瞭然。但是,回到當初他們做決策的那個時刻,他們面對的,可是充滿不確定的未來。

比爾蓋茨當時肯定也不確定,他的微軟可以這麼牛,他的投資對象實力竟然這麼“弱”。他也不確定,1994年至今這24年,他會不會被市場淘汰,他的微軟會不會被其他人超越。

未來充滿不確定,最好的選擇,當然就是分散。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所以,回到當初的那個時間點,他們做的選擇,其實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因為分散投資,多元化投資,資產配置的好處就是能夠分散風險,累加收益,保證相對安全。而它的代價,就是你可能失去了重倉一個風口而產生暴利的機會。

這是一個選擇,而越大的資金越喜歡穩定,所以,他們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僅此而已。


只不過,這個選擇,錯過了2000多億美金…


天啟量投

這裡面可不僅僅是錢的問題,牽扯到各種勢力敵友等等千絲萬縷的關係。阿里騰訊投資那麼多是因為把錢投在別的公司利潤最大麼?在舉例,中國四大行,如果一家是你的股東,那剩下的三家就都是競爭對手。可如果四家都是你的股東,不敢保證對你有所幫助,但肯定不會故意為難你。只要你在主營業務上和他們沒有直接競爭關係。

所以,你的那種假設都是不成立的。他如果不那樣公司不可能發展到現在這樣。所以不把一個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是正確的。


很有道理哦

90%的投資虧錢 對 是90% 牛逼上天的馬雲 幾乎所有投資也是全虧(螞蟻金服和天貓不過是淘寶樹上的果 不算投資)還不如蓋茨這個經濟人呢 蓋茨這個經濟人好歹還賺了700億 不過大家都是這麼看的 與其只是一樣生意 萬一哪天生意不好了關門沒錢花 還不如到處入股 而且 現在的市場就是這樣 誰也不曉得哪個小不點公司會突然暴漲成大帝國 對他們來說反正不差錢 到處扔唄 萬一中獎了呢?典型的民工買彩票心理 大家都是人 沒有差太多的 不過個人認為 如果一家公司做到行業頂尖了 那就應該專注 而不是到處投資入股 像牙膏廠 英偉達 微軟 淘寶 蘋果這些公司 應當集中全力把東西做的更好 而不是到處撒錢被人當傻子 當然了 人微言輕 一個屌絲給頂級大老闆出建議 反而會被取笑 就像馬雲說的一樣 員工不要和我提戰略 言下之意就是你那麼牛逼咋給我打工咧?不過事實也打了他的臉 員工多次建議支付寶不要搞社交 不聽 結果空費時間心思金錢卻毫無收益


機器人一號1



蓋茨竟然公開給一個人這麼高的評價,那麼這位邁克爾·拉爾森究竟是什麼人?


這位邁克爾·拉爾森就是賣掉比爾蓋茨手中42%微軟股份,【目前45%的微軟股份價值2900億美元】然後通過投資賺取數百億美元的職業經理人。


奇怪吧。明明是虧損了,可是比爾·蓋茨竟然對他的工作非常滿意,還給出最高的評價和讚賞。


事實上,比爾·蓋茨在早期已經決定定期賣出微軟股票換取現金,避免所有的財富集中在單一股票上。而邁克爾·拉爾森是專門負責管理這些現金,進行多元化投資的經理人。


在投資決策上,蓋茨和邁克爾·拉爾森兩人有高度一致的投資理念——類似於巴菲特的保守型價值投資。這就是比爾·蓋茨讚賞邁克爾·拉爾森的最大原因。


2016年比爾·蓋茨第16次成為福布斯年度世界首富,然而人們也同樣清楚的記得比爾·蓋茨的另一個身份——世界級慈善家。


比爾·蓋茨聞名於世的並不只有鉅額財富,還有他的全球最大私人慈善基金會—比爾與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基金會擁有400多億美元慈善資金,而慈善事業也是比爾·蓋茨的另一個夢想。


蓋茨基金會的核心理念為“眾生平等”,幫助全球所有人享受健康而高效的生活。


根據在網絡上搜索到的公開信息顯示,比爾·蓋茨用賣出微軟股票的錢為發展中國家的貧困人群提供優質的醫療和教育,改善他們的健康狀況,幫助他們擺脫飢餓和貧困。


在尼日利亞、在印度、在博茨瓦納、在莫桑比克等等國家和地區許多最需要幫助的窮人都得到過蓋茨基金會的大力援助,使健康和生活水平得到最大的改善。


在中國,幫助預防艾滋病傳播,而且比爾·蓋茨在探訪中國的艾滋病患者時,還和他們一起看了《斷背山》。

在追求夢想的時候,給最需要幫助的人,提供了最及時的幫助,也給自己帶來心靈上的滿足,這才是比爾·蓋茨賣出微軟股票後帶來的最大回報。


蓋茨這種把財富使用到惠及全人類福祉的行為,十分值得國內富豪思考和學習。


白馬華菲特

問這個問題實在是業餘。

20多年下來,微軟經歷過多少次公開非公開增發,引入過多少新的戰略投資資金?如果蓋茨啥也不幹,他原始45%的股權目前也已經被無數次股權變更稀釋了,根本不可能維持這個比例


OrientalLeon

這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用現有的結果去印證當初的決定,從創業角度來說可以借鑑,從投資角度來說沒有任何讓人後悔的理由。投資追求的就是穩定和風險分散,沒有誰能保證自己的投資都是準確的,如是,世界還有破產的嗎?


誠信有度22

以金錢來衡量你們太弱雞了,不難發現蓋茨是在幫人類發展科學。自己要那麼多錢幹什麼、顯然已經超出金錢範疇……再說了人家老早就宣佈裸捐了。你們思想太狹隘,還來問這樣的問題,作者更弱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