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酒肉穿腸過”,巴彥淖爾首開中歐班列,而且是重去重回!

往來於中國與歐洲及

“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

中歐班列

以其迅猛的發展速度

不僅密切了中歐之間的經濟聯繫

也見證了“一帶一路”建設和我國

經濟發展的巨大成就

告別“酒肉穿腸過”,巴彥淖爾首開中歐班列,而且是重去重回!

▲中歐班列在二連國際口岸站快進快出

以前的中歐班列多是從內蒙古自治區經過

而5月10日開行的

自內蒙古巴彥淖爾始發

終到伊朗德黑蘭的中歐班列

可是讓河套人民心裡樂開了花兒

告別“酒肉穿腸過”,巴彥淖爾首開中歐班列,而且是重去重回!

該中歐班列由巴彥淖爾市政府

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

內蒙古對外貿易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聯合打造

這趟班列都裝了啥?

中歐班列編組50車

首發出口班列裝載的約1150噸貨物

全部為來自巴彥淖爾市的優質葵花籽

告別“酒肉穿腸過”,巴彥淖爾首開中歐班列,而且是重去重回!

回程班列

從哈薩克斯坦進口小麥3000噸

為中糧集團的進口配額

每列回程班列進口小麥1100噸

告別“酒肉穿腸過”,巴彥淖爾首開中歐班列,而且是重去重回!

這趟班列途徑哪裡?

班列從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貨運站發車

經由臨哈線

橫貫中國華北、西北大部分地區

由霍爾果斯(中哈邊境站)出境

經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

終到伊朗首都德黑蘭

全程運行15天8352公里

對比經行隴海、蘭新線

運輸距離縮短近800公里

運行時間壓縮1天

告別“酒肉穿腸過”,巴彥淖爾首開中歐班列,而且是重去重回!

為什麼開行這趟班列?

巴彥淖爾中歐班列伊朗線的開通,在原有的中歐線、中亞線的基礎上,為內蒙古的中歐班列再次開闢了中東線,為內蒙古及西北地區的農業和裝備製造企業打通了又一條優質高效的國際物流通道,對內蒙古自治區打造國家向北開放橋頭堡具有重要意義。

告別“酒肉穿腸過”,巴彥淖爾首開中歐班列,而且是重去重回!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位於河套平原,自然條件得天獨厚,農牧業資源豐富,這裡有我國最大的葵花生產區,每年出口葵花籽仁18萬噸,90%銷往了中東、歐美市場。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進一步深化,已建成番茄、葵花籽仁2個國家級外貿轉型示範基地,綠色有機農產品出口由過去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增加到現在的80多個國家地區,出口額連續9年居內蒙古首位,為中歐班列的開通提供了有力保障。

告別“酒肉穿腸過”,巴彥淖爾首開中歐班列,而且是重去重回!

隨著5月10日中歐班列的開通

巴彥淖爾市未來將承載

更多國際合作和文化交流任務

在向世界展示巴彥淖爾風貌的同時

也將通過文化交流與商務活動

更加主動地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

促進巴彥淖爾乃至內蒙古自治區

深度融入世界經濟一體化發展

做出更加積極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